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文学居士>

六一居士欧阳修的故事

炜基分享

  欧阳修是我国古代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他自己开创了一代文风,对宋朝整体的文学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欧阳修领导的运动把古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古文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后人应当记住欧阳修领导的运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六一居士欧阳修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一居士欧阳修的故事

  欧阳修别名醉翁,他出生的时候父亲年纪已经很大了。于是他的成长几乎都是母亲一个人陪伴的,幸运的是还有个亲戚可以依靠一下,即便不是很富裕,但基本的生活还是可以维持下来。因为从小家庭就是比较贫穷,所以欧阳修很努力也很勤奋,加上母亲的教育,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欧阳修从小就喜欢广泛读书,十分刻苦加上天生的聪明才智,从小作的文章就比其他人强很多。

  于是家人更加用心的培养他的文学才能,他是家人未来的希望。欧阳修果然没有辜负家人殷切的嘱托,在参加科举考试的路途上即便是满路的荆棘但也没有阻挡他前进的心,即便最后没有拿到状元,但也考的不错,顺利进入官场并担任了职位。在长大后欧阳修成为了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文学方面颇有一番成就,开创了北宋文学的新局面。他领导了北宋的文学改革与创新,在继承前人的理论的基础上,他又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融入到新领域。因此他成为了唐朝和宋朝两个朝代的八个散文大家之一。他的醉翁亭记便是他文学作品的一个典范。欧阳修还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在官场,他看到了一些社会问题并与同伴着手进行改革,可是最终抵不过那些官宦的内部操纵,最后被降低了官职。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到他作诗的风格,他仍然比较豁达,面对生活的磨练也很乐观。

  欧阳修勤学的故事

  在欧阳修刚四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然而由于他们家的家境并不富裕,因此没有钱供他上学,他的母亲是受过教育的,知道一定要让他学点知识,于是就用芦苇杆之类的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欧阳修小的时候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认字、写字的。他母亲还让他背诵了很多古人写的文章,好让他能够学习怎么作诗。等到他年纪稍微大一些之后,家里因为实在是没有钱让他继续看书了,他就去同村相对富裕一点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的时候还会趁机把书里的内容抄写下来,好让自己能够随时再看。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书还没有抄完,他就已经可以将这本书背下来了。甚至还会因为沉迷于读书,连饭都会忘了吃,满脑子想的都是读书。因为有了这样的刻苦和努力,他小的时候作出来的诗和写出来的字,就已经和成年人的水平差不多了。

  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

  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是这样的:欧阳修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司法小官,但是为官清廉不敢错判重判任何一起案件,他认为当官有钱就是累赘,所以死后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就连一间像样的东西都没有留下。欧阳修的家很穷买不起纸笔,可是她的母亲又想让他读书成才,这怎么办好呢?他的母亲一直为这事犯愁。有一天,她经过池塘看到荻草杆,于是就拿这个教欧阳修写字。

  她拿来一些沙铺平在地上,不厌其烦地用荻草杆教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对这个非常感兴趣,一遍又一遍地在地上写字。时间久了,他认的字多起来了,他母亲就向有钱人家借书给他看,有时候还会把书抄录下来。欧阳修的学问不断提高,小小年级几乎可以过目不忘,而且写的文章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水平。

  他的母亲同时教他做人的道理,又把他父亲怎么做官的告诉他,目的是希望他将来做一个清廉好官。做人一定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虽然不能给予母亲多好的生活,但是也要保证母亲的温饱。

  欧阳修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跟他母亲的辛苦教育是分不开的。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流传千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果每个母亲都像她这么教育孩子,何愁出不了更多的欧阳修。

六一居士欧阳修的故事相关文章:

1.六一居士欧阳修

2.江西历史故事

3.欧阳修的一生成就

4.欧阳修的生平经历

5.欧阳修楷书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