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文学居士>

陈寿资料介绍_陈寿三国志资料介绍

学康分享

  陈寿,西晋时期巴西安汉人氏,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南充人,其字称作承祚。他的生年是公元233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十一年,在公元297年即西晋元康七年病逝。关于陈寿还有哪些资料介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陈寿资料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陈寿资料介绍

  陈寿,字承祚,他的生年是公元233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十一年,在公元297年即西晋元康七年病逝。陈寿所处的朝代是西晋,他是西晋巴西安汉人,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南充人。他从小就刻苦好学,拜谯周作为老师,学习并研究《尚书》、《三传》,此后精通《史记》、《汉书》。

  其师谯周对他给予这样的评价: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陈寿主要代表作品是《三国志》,另外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只是后来这些书都亡佚了。

  陈寿一生,不阿谀奉承,导致得罪了一些权贵,仕途之路颇为坎坷。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吴国灭亡,至此分裂局面结束,陈寿花费十年精力,完成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也被称为“前四史”。《三国志》得到当时很多人的赞赏,也正因如此,秉笔直书的他遭受当世权贵的厌恶,晚年屡遭被贬,始终郁郁寡欢,不得志。公元297年,也就是元康七年,六十五岁的陈寿病逝。

  早在唐代,在陈寿故乡南充,当地老百姓们在陈寿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建起了万卷楼,来表示对陈寿的纪念。因此南充也成为了“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到了1992年,南充市政府拨款重新修建起规模宏大的万卷楼,至此之后,世界各国的人们来到万卷楼,想要寻找他们心中所向往的三国文化。

  陈寿三国志资料介绍

  陈寿,西晋时期巴西安汉人氏,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南充人,其字称作承祚。他的生年是公元233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十一年,在公元297年即西晋元康七年病逝。陈寿的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史学界把这部巨著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合称为“前四史”。

  据统计《魏书》共计三十卷,《吴书》略少,共计二十卷,而《蜀书》则有十五卷,共计六十五卷。这三书的内容几乎没有重复,记事也较为详实。总得来说,《三国志》就是一部记载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书。

  同时期的范頵曾这样评价《三国志》: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其书中劝诫之言颇多,既讲明了前人的是非分明,同时也使现代人受益匪浅,虽然文辞不及司马相如,但胜在质朴实在,希望惠帝愿采录该书。通过范頵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三国志》在当时是颇受好评的。《三国志》以尊魏为正统,但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并且较为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三国鼎立的局势。在《魏书》中,陈寿专门为曹操叙写了本纪,但是在《蜀书》和《吴书》中则只有传。

  《三国志》记事较为简洁,因作者陈寿是三国时期人,蜀国灭亡时他刚好三十一岁。所以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在当时应该属于现代史,但所能记载的事迹毕竟有限,那一时期的很多事他都亲身经历过,因此书中情况应该较为真实,但也可能是个人恩怨没有消除,史学家们对此褒贬不一,很难达成共识,这给史料的选取采用和整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