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文学居士>

枚乘故里在哪_枚乘的事迹

学康分享

  枚乘是西汉时期一位著名的文人,枚乘逝世前留下了许多事迹,那你知道枚乘的故里在哪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枚乘故里在哪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枚乘故里

  谈到枚乘故里其实我们不难知道是在哪里,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就可以发现,毫无疑问枚乘故里就是在江苏省淮安市,这个没有半点疑问,因为枚乘之前所生活的地方就是一个造就人才的地方,加上确切的历史资料,肯定了枚乘故里的具体位置。枚乘故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因为枚乘故里位于沿海地区,有山有水。因为枚乘在历史上的名声使这个地方在现在更加具有活力,在枚乘故里,还有一个地方是用枚乘的名字命名的,由此可见枚乘在历史上是多么出名。

  枚乘故里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在这个地方曾经出现过许多名人像枚乘和吴承恩都是淮安市的代表人物,这也为枚乘故里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内涵。枚乘故里正因为有如此多的文人出现使这个地方成为了一个众人所知的文人聚集地。除此之外枚乘故里还是一个商业十分发达的地方。因为枚乘故里沿海,水源比较丰富,所以这个地方交通也十分便利,主要是河道运输江南水乡是枚乘故里的一个代表性特征。因为淮安市在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文人,所以现在枚乘故里的历史地位仍然很是重要。这里古文化气息浓厚,建筑也很朴素,总之枚乘故里会给人一种十分惬意舒适的感觉。

  枚乘的事迹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枚乘,他因为被奸人所害被抓入狱,但是在狱中凭借着自己的忠心和肝胆义气写下了著名的《狱中上梁王书》,从而让梁孝王深感他的深明大义和才华出众,立即下令将他释放出来。

  但是开始时枚乘是跟随着吴王刘濞的,后来因为吴王想要造反谋事,枚乘屡劝不听,最后才改投到梁孝王门下。在他劝服主上的时候,还发生过两个小故事,最后演变为成语流传至今。

  在吴王刘濞想要造反的时候,枚乘劝阻他引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用一根纤细的头发系上千钧重的东西,然后将上头的一端悬挂在没有尽头的高处,在它的下面则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这样的情景一出来在蠢笨无知的人也可以想象的到会有多危险,如果上边断了下边又接不上,结果可想而知。而咱们若想要起兵造反,那就会出现和这头发一样的危险处境啊!”这就是成语“千钧一发”的来由。枚乘说的生动又形象,可是吴王却没有听从,最终落得个国败家亡的惨痛结局。后来枚乘在狱中写《上书谏吴王》中,又写道“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后来“安于泰山”也被称为“安如泰山”,意思是像泰山一样安稳牢固不可动摇。

  枚乘被梁孝王释放之后,因为他的《狱中上梁王书》的远见卓之而名声大振,在汉武帝即位之后,因为欣赏他的才能,想要征用他为官,可惜的是在来京师的路上,枚乘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