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文学居士>

白居易为什么是诗魔

炜基分享

  在中国诗歌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被称为诗魔的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他还有另外一个称谓诗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白居易诗魔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白居易诗魔原因

  白居易诗魔的由来正如他诗中所说“魔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息”,反复的诵读着自己的诗句,导致自己嘴巴里长满了口疮,诗魔的称号就是这样来的。白居易写诗的题材一大部分都是从自己的身边提选的,他的诗歌让人通俗易懂,他的用词手法主要运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情感……他从来都不参加党内的战争,淡泊名利。一心只为造福百姓为己任。他的情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诗歌是历史上的经典,是流传千年的中华文明。

  白居易出生于公元772年,河南新郑人。他34岁的时候中进士,开始进入仕途。在白居易生活的年代里,大唐王朝已经开始出现衰败的迹象,面对江河日下的国事,白居易痛心疾首。他先后在盩庢县、江州等地当过官,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京兆尹。后来由于受到朝廷的排挤,他被贬江州,之后又到过苏州、杭州做官,他最怀念的日子,就是在杭州当官的时期。晚年的白居易,一直任一些虚职,日子过得极其无聊。终其一生,白居易也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白居易和元稹被后人并称为“元白”,和刘禹锡一起被后人称为“刘白”。

  据说白居易一生极其爱好诗文,他有每天朗诵和抄写诗文的习惯,一般情况下,都会从早上开始又诵又写,直到晚上,长此以往,他的舌头因过度诵读而生了疮,手指也由于过度书写而长了老茧。他甚至还写过一句诗用来自嘲,“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鉴于他对诗歌的过分热衷,因此后人根据这句诗的意思,将白居易称为“诗魔”。

  白居易是哪里人

  据史册记载,白居易的归属有三种,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山西太原和河南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陕西渭南,那么在白居易心中他是哪里人呢?之所以提到陕西渭南,那就要追溯到白居易的曾祖父了,当时他的曾祖父白温从长安迁往陕西渭南,但是却并没有在这里“上户口”,虽然定居过,但也不能说明白居易的归属地就是这里。

  河南郑州也是呼声较高的一个地方,因为大诗人是出生在这里的,可以说是河南人吧,但从现今的户籍制度来说,出生地不代表户籍地。这样就比较好解释最后一个归属了,山西太原,那里是白氏一族的发源地,最早可追溯到秦国时期,白家在太原安家落户,那么白居易可以算是太原人了。

  白居易自己对于这个归属也比较认同,况且在他去世后李商隐为他作墓志铭时也明确了白居易是哪里人,好友元稹也称他为太原白居易。众多的史实都表明了白居易是太原人,但是小编认为对于他的归属不能简单认为是某一地方,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文豪,他是属于整个历史文坛的。

  白居易隐居在官场的原因

  唐代诗人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使得一代名家顾况对他赞赏有加,那时的白居易还没有踏入官场,但是接触到的都是高官显贵,随后白居易参加科考入仕,少年成名,当时的仕途还算顺利。

  直言不讳的诗人没有意识到官场的黑暗,屡次谏言不被采纳的他逐渐失望,后来的贬黜更让他心中苦闷,以写实诗讽喻当权者的腐败激起了统治者的不满,虽有满腹才华和一腔热血,始终不得志,自请外放。

  即使对官场失望,白居易也没有轻易辞官,还抱有一丝幻想,自请外放的地点选择在苏杭一带,尽心尽力为民做主,获得了老百姓的称赞。之后白居易隐居在官场,一边挂职,一边与友人赏景咏诗,此时的官场腐败现象严重,诗人已逐渐失去兴趣,之后白居易在洛阳生活了十几年,被称为“神都”的洛阳地位不亚于长安,是名人雅士聚集之地,老年白居易隐居在此,后期大多数诗作均在此产生,多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对于官场已经彻底失望,无心牵挂。

  白居易隐居在官场还表现在即使被调回长安后,对加官进爵也失去兴趣,一心为民谋划,时时刻刻想着百姓,在老年时期还四处游走募捐,帮助百姓疏通龙门八节险滩。

白居易为什么是诗魔相关文章:

1.白居易为何被称为诗魔

2.诗魔是谁

3.白居易的称号是什么

4.白居易被称为什么

5.关于白居易的简介

6.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什么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