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文学居士>

王之涣是怎么死的

炜基分享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曾写出了为数不少的诗篇,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六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王之涣是怎么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之涣是怎么死的

  王之涣死于壮年,在做文安县县尉的时候死在任上,最后葬在洛阳。王之涣之前的一份工作是在衡水主簿,当时衡水县令李涤将女儿嫁给了王之涣,当时是公元722年,王之涣已经是35岁而且已婚有孩子了,李氏18岁,比王之涣小17岁。

  李氏嫁给王之涣必定是为这位才子的才华倾倒,二人的感情非常恩爱,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王之涣在家中闲居15年,李氏安贫乐道,跟着王之涣苦了15年,但是毫无怨言,不过李氏不到40 就守寡了,而且王之涣死后6年李氏也病死,因为有前妻,两人不能合葬。王之涣的生平在史料中鲜有记载,我们后人对他的身世也知道的不多,但是他留下来的6首诗却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才子的盛名不是空有的。

  王之涣给我们留下的资料不多,但是他留下的寥寥6首诗歌却带给我们边塞诗的浪漫风采,人们大多认为《凉州词》是他的代表之作。王之涣的一生并没有像许多人那样追名逐利,反而有侠客之心,这样的诗人还是很少见的。

  王之涣一生是怎样

  688年,王之涣生于太原一个名门望族,五世祖王隆之是后魏的绛州刺史,曾祖王信则做过隋朝的大官,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王之涣却并没有走科举的道路,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

  722年,年已35岁的王之涣娶了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为妻,因为王之涣这个时候已经有妻子,而李氏刚刚十八岁,婚后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虽然婚后不久王之涣就辞去了官职,但是李氏丝毫没有怨言,跟随着王之涣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王之涣再次入仕,但是不幸很快去世,而李氏在王之涣去世之后的第六年也撒手人寰。

  726年,王之涣上任冀州衡水主簿,写出了诗词《宴词》、《送别》。但是也是在这一年,王之涣因为受到别人的诽谤,愤而辞官,从此开始了自己赋闲十五年的清贫生活。在此期间,王之涣写出了《登鹳雀楼》和《凉州词》。

  742年,王之涣再次入仕,成为了文安郡文安县尉,同年2月24日,王之涣在官舍被因病去世,享年55岁。

  743年,王之涣被安葬在洛阳的北原。

  王之涣最著名的的诗

  王之涣是盛世唐朝的一位大诗人,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诗作,而且很多诗作都被当时的人们广为传颂,被谱成了曲在当时传唱。王之涣的诗流传到今天的数量不多,只有区区六首,但是就是这区区六首诗歌却奠定了王之涣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在这六首诗歌中最出名的要数|《登鹳雀楼》和《凉州词》。

  王之涣的诗虽然流传到今天的仅仅有六首,但是却以自己诗作的浪漫主义气息和气势磅礴的意境征服了后世的读者,让这些诗作广为流传,特别是《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更是脍炙人口,世人皆知。特别是《登鹳雀楼》中的那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百年来人人皆知的名言警句。

  王之涣的诗都是非常大气的,可以称得上是气势恢宏,意境开阔,热情洋溢,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王之涣的诗作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王之涣的诗用词非常的简朴,看不到豪华的句子,更加看不到生僻的用词,就是那么平时,那么不经意的几个字就能够立刻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怦然心动,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是让王之涣的诗作更是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就像是在《凉州词》中的那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短短的七个字就勾勒出了黄河磅礴的气势,让人们仿佛看到了黄河水与天相接滔滔不绝的气势。

  总而言之,王之涣的诗能够流传至今,并且得到人们的喜爱,被现代人广为传颂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的。

  
看了“王之涣是怎么死的”的人还看了:

1.王之涣的诗句

2.王之涣 凉州词

3.王之涣的人物生平

4.王之涣 宴词

5.王之涣《登鹳雀楼》

6.王之涣: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