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古代诗人>

贪作馨香忘却身是唐代诗人罗隐的哪一首诗

伟文分享

  中国香文化源远流长,文人雅士对香的歌颂也是数不胜数。而“贪作馨香忘却身”这句话是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古诗,那这首叫什么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不要错过这篇文章哦,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香》作品原文

  沈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

  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古诗赏析

  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

  沉水:沉水是评价香材等级的一个标准,油脂含量极高的上等香材能够沉水。这里可能需要注意的是水沉与沉水的区别,水沉是说香的种类,沉水则言其等级。

  柏珍:一种名贵稀少的香料。

  博山:蓬莱三山之一。博山炉,汉代起流行的一种香炉,山形,状优美、典雅、大气。

  玉楼:指场所布置奢华。

  这句描述了一个品香的环境:极品的柏珍香在优美的博山炉中点燃,满楼的春意仿佛都被温暖。

  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怜:怜悯,同情,同病相怜。

  无端:无知。

  忘却:忘记、忘掉。

  这句表达了微妙而又丰富的感慨:可怜你也是无知之物,贪心要化作那缥缈的香气,却忘掉了此身所在。似有讽刺名利场上名利客,又似自嘲身世际遇难以随心所欲。这里的无端,无头绪、无缘故、无心、无奈,都可以解。笔者倾向为无缘无故莫名其妙,归结为因缘际会。就像这世上很多事,不是不明白,只是起初不经意,后来不由己,恍然间回首已是百年身,再去纠结,已没有意义。感伤者一声长叹,豁达者付诸一笑,生活,还要继续。

  品香的场景,融洽,和谐,庄严;突然抽身跳出来感慨一句,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发人深省。

  诗作者介绍

  罗隐(833—910),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原名横,后因屡试不第,改名为隐。唐末新城饮贤罗家(今富阳城阳乡)人。祖知微,福唐县令;父修古,曾应开元礼。因其恃才傲物,所为诗文每多讥讽,触怒权贵,以致十试不第。

  罗隐工诗能文,与陆龟蒙、皮日休齐名,又与罗虬、罗邺并称“三罗”,誉满江左。其主要著作有《江东甲乙集》、《谗书》、《淮海寓言》、《两同书》、《吴越掌记》等。又善行书,《宣和书谱》中曾录御府所藏罗隐行书数种。

  罗隐碑林

  罗隐碑林位于浙江省富阳区新登境内。为弘扬中化民族文化,追念先贤,示教后人,一九九五年,富阳市政府择址新登镇葛溪帝贤明山北山腰兴建罗隐碑林,碑廊内树立一批花岗岩碑,镌刻当代著名书法家刘海粟等题写的书法艺术精品。 碑林里面有两个露天的院子,分上下两个台阶,四周镌刻着当代著名书法家刘海粟等题写的四十多块书法艺术精品。走廊墙壁上有十几块黑色大理石分别雕刻着我国当代书法家篆写的罗隐诗句。沿院子两边走廊往上走四十多个台阶,便是罗隐纪念厅。纪念厅内有一座两米多高的罗隐石雕像,雕像旁边有一块黑色大理石碑,上面雕刻着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篆写的罗隐诗句。


猜你喜欢:

1.唐朝都有哪些著名的诗人

2.高雅生活情趣的名言

3.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4.关于唐代诗人来鹄的介绍

5.望庐山瀑布原文及翻译

6.白居易为何被称为诗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