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古代诗人>

历史上姓黄的宋代诗人是谁

学康分享

  黄庭坚是宋朝的诗人、文学家,被誉为江西诗派的创派者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历史上姓黄的宋代诗人是谁,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

  黄庭坚幼年时期便聪慧过人,诗词文章读过几遍就能够背诵,他的舅舅李常去到他家,曾取书架上的书考他,结果没有他不知道的,七岁就能作诗。公元1067年,黄庭坚考中了进士,后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其文章最为优秀,因此担任国子监教授,苏轼看到他的诗文都颇为欣赏。公元1085年,黄庭坚被召入京师,任秘书省校书郎,哲宗即位后任他为《神宗实录》检讨官,书成后被提为起居舍人,却遭母丧,丧期满后回朝任职,却因《神宗实录》被贬。后于公元1105年,在永州去世,终年六十岁。

  虽然黄庭坚晚年仕途坎坷,但作为江西诗派开派宗师,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说法对该诗派的成员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黄庭坚还很擅长书法,在行书草书楷书上都颇有成就。他的著名作品有散文《书幽芳亭》、《答洪驹父书》等,诗词《晚楼闲坐》、《清明》、《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等,书法《松风阁诗帖》、《李白忆旧游诗卷》等。

  黄庭坚的诗艺术特点

  黄庭坚的诗主要选取书画、文房四宝、亭台楼阁、扇、香等富有文化性的题材,及时题材本身不具备人文性,也会被他发掘出来,如《演雅》中的蝶、蚕等原本只是自然生物,但是黄庭坚从古籍中找到了相应的典故。有时也因为过分的追求人文气质,而破坏了诗的内容。

  黄庭坚的诗具有很强的艺术个性,力求与唐诗区分开来,也是当时很多诗人所追求的,所以很多作品都在求变,创新了诗的艺术风格。黄庭坚认为一味地仿照故人写诗,就不会有后人来传承了,自己有独特的风格才显得真。

  黄庭坚的诗在感情和意义的表达上都很委婉,结构严格,往往短短的几句话就表达了好几层含义,采用迂回的手法,在需要时突然来一个转折,增强张力。《过家》就是采用曲折的表述手法表达主旨。

  黄庭坚善于运用修辞,是从杜甫那学来的,有自己的句法,不受常规的语法约束,颠倒、删掉、整合句子中的成分。黄庭坚的诗中的文字都是经过推敲的,句子工整,但又有创新的地方。黄庭坚还将工整精美的对偶句运用到律诗中,有不同的韵味。

  黄庭坚的诗有音乐的美感,运用了大量的拗句,不按照格式创作的诗具有“不和谐”之美,使得读者在朗诵诗时感受到诗中的音律。

  黄庭坚的诗欣赏

  黄庭坚的诗风格独特,被人称为“山谷体”,具有很高的生新程度,凸显了宋诗的主要特点。不过这种诗也存在着表达生硬、出人意料、人文气质太重等问题。晚年的黄庭坚逐渐改善了这些缺点,展现出返璞归真的一面。

  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中运用了古代的典故,化用了古诗中的句子,每一个字都带有倔强、骄傲的气质,不过描述的意境自然、清爽,语句表述流利,显然没有了奇险生硬的问题。《跋子瞻和陶诗》的语言朴实简单,内容精致,可以看出黄庭坚晚年的心情与境界。

  黄庭坚年轻时写的《题落星寺》,采用了大量的拗句,不讲常规状态下的平仄用法,前后文连接奇险,笔墨刚劲,更容易营造出清幽僻静的意境,风格峻峭精悍。《寄黄几复》用普通的字词搭配形成新的意象,看似平凡,其实是经由作者仔细规划过的,用就的典故创造出不一样的艺术性。

  黄庭坚是北宋很出名的诗人,诗风从杜甫的诗中汲取优势,并结合自己的创新,又受到了苏轼的影响,自成为“山谷体”。黄庭坚的诗题材并不新奇,但是善用有人文气息的意象,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展现出来,不直接抒发情感,构思严谨,且具有艺术特征。

猜你喜欢:

1.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资料

2.宋代诗人陆游的诗有哪些

3.宋代诗人陆游的号是什么

4.宋代诗人李清照是男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