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古代诗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生平简介

学康分享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开创的新乐府派诗歌,一直被后世之人流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唐代诗人白居易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代诗人白居易生平简介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就是浅显易懂,连不识字的老妇人听了之后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才思敏捷的白居易在盛唐时期创作了许多朗朗上口的佳作,广为流传。纵观他的诗歌,既不像李白那样充满了浪漫情怀,也不像苏轼那样豪放不羁,平淡真实的白居易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诗人。

  最典型的就是《卖炭翁》一诗寥寥数语就描绘出一位卖炭老人的困苦形象,通过贫苦的卖炭老人被酷吏压迫剥削的事实,讽刺当权者的黑暗腐败,这些都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借由诗词批判当时的黑暗现象,表达了对穷苦大众的同情,从这首诗中最能体会白居易到底是什么主义诗人。

  白居易的年轻时的性格和我们一样都是年少轻狂。但是他一直依照‘君子居易以俟命’的思想为中心。白居易不仅写得一手好诗,在朝政上也一直都是衷心耿耿,任劳任怨的他一直在为民排忧解难。之后因为白居易直言不讳的在朝堂之上指证皇帝的错误,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他的心中一直以造福百姓为己任,他写的大部分诗词都是以暗喻的手法讽刺当时的朝政,不顾百姓安危,只顾自己吃喝玩乐,这些令百姓不满也让白居易不满,所以白居易的大部分诗词都在讽刺当时的昏君。白居易的诗句的另一个内容就是描写当时的百姓的习俗还有文化。这就是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享年79岁,他的一生都淡泊名利爱好写诗,他不喜欢争强好胜,从来不参与党内战争。他的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著名的诗歌名句,是著名的唐朝三大诗人之一,也是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他的所有诗集保留在现在以供我们后人学习研究。

  白居易隐居在官场的原因

  唐代诗人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使得一代名家顾况对他赞赏有加,那时的白居易还没有踏入官场,但是接触到的都是高官显贵,随后白居易参加科考入仕,少年成名,当时的仕途还算顺利。

  直言不讳的诗人没有意识到官场的黑暗,屡次谏言不被采纳的他逐渐失望,后来的贬黜更让他心中苦闷,以写实诗讽喻当权者的腐败激起了统治者的不满,虽有满腹才华和一腔热血,始终不得志,自请外放。

  即使对官场失望,白居易也没有轻易辞官,还抱有一丝幻想,自请外放的地点选择在苏杭一带,尽心尽力为民做主,获得了老百姓的称赞。之后白居易隐居在官场,一边挂职,一边与友人赏景咏诗,此时的官场腐败现象严重,诗人已逐渐失去兴趣,之后白居易在洛阳生活了十几年,被称为“神都”的洛阳地位不亚于长安,是名人雅士聚集之地,老年白居易隐居在此,后期大多数诗作均在此产生,多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对于官场已经彻底失望,无心牵挂。

  白居易隐居在官场还表现在即使被调回长安后,对加官进爵也失去兴趣,一心为民谋划,时时刻刻想着百姓,在老年时期还四处游走募捐,帮助百姓疏通龙门八节险滩,这样的好官能不受百姓爱戴吗?今天的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前往瞻仰的洛阳人络绎不绝,人们纪念这位诗人高贵的品格,称颂他的为官清廉。

  白居易和元稹的关系

  白居易与元稹绝对算是唐朝诗人中的一对好“基友”,二人同年考取功名,分配到一个单位,做了同事,此后二人形影不离,一同游玩,诗歌唱和,干了一切“好基友”之间会干的事情,这还是早年间的事,后来二人的命运更是时时牵连在一起,二人的心更是时时挂牵着对方。

  之后,白居易被调到长安城郊当县尉,就是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元稹与其分别,很是痛苦,写诗遥寄相思之苦,说我们认识有三年了,从来没有分开过,你这忽然被调走,我每天魂牵梦绕的,每天只能望着远处的山顶,不能与你一起相随,真想化作云和雨,一起在天边会和啊。你看,连云雨之情都说出来了,真是赤裸裸地表达爱意啊。其实,像云雨这样露骨的字眼,二人彼此唱和的诗篇中,还有很多。

  不仅如此,二人还创了一个惺惺相惜,深交挈阔的佳话。元和四年,白居易回京当了左拾遗的官,而元稹却是监察御史,这个官要全国各地出差办案,所以,二人不能经常在一起。一次,白居易和好友一起游慈恩寺,席间,白居易惆怅无比,就写了一首诗给元稹,说忽然想起友人元稹去了远方,如果计算一下路程的话,应该到了梁州了吧。说来也巧,二人真的是心心相印。这一天,正如白居易掐指一算情况一样,元稹真的是到了梁州,而且晚上还做了一个梦,梦境和白居易白天游玩的情景一模一样,这个故事还演变成了后人夫妻之间相互思念的一个典故,可见元白之间真的是超越了一般的朋友关系了。

猜你喜欢:

1.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2.李白的生平简介

3.李白的生平事迹

4.白居易的生平经历

5.韩愈生平介绍

6.巴金的资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