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古代诗人>

李商隐夜雨寄北艺术手法_李商隐流莺艺术手法

学康分享

  《夜雨寄北》是诗人李商隐身处外乡巴蜀地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那你知道夜雨寄北中有什么艺术手法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李商隐夜雨寄北艺术手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商隐夜雨寄北艺术手法

  《夜雨寄北》是诗人李商隐身处外乡巴蜀地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写给远在千里之外长安的妻子的抒情诗,是给对方的复信。这首诗立意新颖独特,跌宕起伏,言简意赅却情意浓浓,具有含蓄委婉却触动人心的力量,传诵千年吸引了无数人,堪称百读不厌。

  诗的前面两句通过问答以及对于眼前景色的描写作为开头,阐述了诗人寂寥的心情以及对爱人深切的思念。而接下来后面两句则是对未来日子里能够团聚相谈的想象,以此来反衬今夜的孤单。这首诗为即兴之作,写出了诗人在瞬间的情感变化,言语质朴,在用词造句上均不加修饰,不同于李商隐大部分作品的辞藻华美与象征暗示,这首诗言意明了、自然深切。

  诗歌的大意,你问我什么何时是归家之期,我暂且还没有确定下来。而此刻我唯一能告知你听的,就是眼前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绵绵不尽地涨满了秋天的河池。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中与你团聚,我们两人共同坐在家中的西窗下面,一面剪着烛花一面谈心。到了那时我再来对你诉说今夜,我客居巴山时听着细细不断的冷夜秋雨,心中对你是如何的想念。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所创造的独特思维以及在章法结构上的严密性都是十分出彩的,诗歌排句立意层层紧扣,想象与现状融合,打破常规,回环往复,创造了时空、意境的错乱之美,做到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统一。

  李商隐流莺艺术手法

  《流莺》是李商隐的一首借物言怀的七律诗歌,诗人在此诗中借流莺来比喻自己,通过描写流莺的孤苦无依,从而抒发自己的身世感受,游历漂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种种苦闷。

  这首诗的首联讲的是流莺独自飘荡,没有归所与依靠;而颔联则是指出了流莺心中的压抑、苦楚之情;颈联讲了流莺活在这世上的不如意,尝尽艰难险阻;直到尾联,李商隐才真正从流莺身上转而写到自己。全诗依托流莺来抒发情感,风格清婉柔美,情深意切。

  诗歌翻译成白话为:流莺四处纷飞惶恐不安地上上下下翻来倒去,飞过道路飞过河流却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流莺不停歇地发出千万声轻巧鸣声怎么会没有饱含其内心感受呢?不过即便到了春天良辰美晨之时也未必就会等来它苦苦期盼的日子。无论风雨飘摇或是阴晴圆缺,它都日日夜夜在空中穿梭,每当千千万万户家门打开或是关合时它都在振翅扑腾。我沉浸在伤春的苦痛中,不忍心再听它那般悲凉的啼鸣,全京城能否有一处容它停歇的栖息之枝呢?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用的是较为常见的比兴,以流莺的四处飘荡托喻自己于幕府辗转的生活境况,反应诗人内心感受;而三四句则是对流莺啼鸣的描写,诗人写出了它啼叫的不被理解以及即便春日来临也依旧等不到佳期的悲哀。而最后一句则点明了伤春之意,自己抱负落空、年华荒芜的苦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