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文坛巨匠>

关于老舍的故事资料

炜基分享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剧本、散文、诗歌,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老舍的自我小传中,依然满是嘲讽的嘲笑自己知识的浅薄更体现出了他热爱生活,希望自己的知识量步步高升,学无止境的美好精神。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老舍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老舍的诺贝尔奖

  舒乙首次披露:1968年老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只有老舍先生(1968年)和莫言先生(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见以外,还因为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而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连瑞典文的也有。另外,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也很复杂,先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进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几百人,然后层层筛选,最后剩下5位候选人,再由评选委员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

  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__”高峰。各国谣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它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编者注:老舍死于1966年8月24日),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最终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一个亚洲人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__把一切都化为乌有!”舒乙感慨,沉默,这个悲哀的事实是在当年庆祝川端康成获奖宴会上,由瑞典大使透露出来的。舒乙同时列举出两个证人:一个是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另一个是已故作家萧乾的夫人文洁若。萧乾夫妇曾经到过瑞典,证实过此事。

  传说的可靠性

  但是,关于老舍和诺贝尔奖的传说,找不到任何相关的英文资料。作为左翼作家的文章风格,并不符合传统的文学审美观点。而老舍描写走卒贩夫的故事,也不见得能够触及人的心灵,和瑞典皇家评委评审的标准更是大相庭径。因此关于老舍是否真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从逻辑和资料来看,可信度较低。

  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传说都是建立在老舍儿子舒乙之口述,作为资料来说,孤证难立。因此这个说话只能在北京酒后茶余作为笑谈尔,如果有领导同志真要拿出去说的话,建议翻译同志斟酌,免得搞出笑话。

  至于诺贝尔奖是否发给死去的人物,许多诺贝尔奖都是发给生后的杰出人物,同时期(1961)的和平奖获得者Dag Hammarskjold,就是死后获得的,而不颁发给已故者的规定是1974年开始的。老舍的儿子舒乙所述,和其他mandalist谎言一样幼稚可笑。如果评审真的是将第一名给老舍的话,1968年的老舍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会失去这个奖。至于秘密投票和提名云云的传说,根据诺贝尔评审的规定,需要保密50年,也就是2018年才可以公布,因此综合来看,在中国关于老舍获得1968年所谓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传说,其真实可靠性极低。

  不过,是否得到诺贝尔奖文学奖,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并不重要;对于一个真正有自信的民族来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文学真正的意义。虚构这样故事,只能说是一种遗憾。

  关于老舍的自作小传

  老舍四十自拟小传:

  舒庆春,字舍予,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时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黠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也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也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关于老舍闽剧情缘的故事

  1952年10月,全国首届戏曲观摩大会在北京召开。福建省闽剧代表队进京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闽剧《钗头凤》中的“赠钗·泣别”一折。生角名宿李铭玉饰陆游,名旦郭西珠饰唐蕙仙,“福州之梅博士”林芝芳(此雅号是郁达夫称的)反串陆母。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文艺专家出席观看。老舍看后大加赞赏。

  1962年,老舍偕同戏剧活动家田汉、戏剧家曹禺、剧作家阳翰笙、戏剧理论家张庚来闽视察,路过福州时,五老在省交际处礼堂观看了原福州闽剧院一团演出的讽刺喜剧《贻顺哥烛蒂》。“闽剧三宝”之一林务夏饰马贻顺,著名小生邱少峰饰陈春生(后由著名小生陈小言饰陈春生),名旦严美丽饰林春香,头牌老生洪深饰王绍兰,名旦傅玉凤饰白恭人,名彩旦黄碧岩饰道士婶。名丑林务夏的表演自然含蓄,清淡脱俗,雅中含趣,成功地塑造了闽剧舞台上的“悭吝人”。五老对他的表演十分赏识。演出结束时,上台与演员一一握手,祝贺演出成功。第二天,五老邀请林务夏老师一道上福州鼓山涌泉寺开座谈会。会上,他们对剧团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十分满意,予以很高的评价。老舍先生欣然赋诗一首赠给林务夏老师。诗曰:十年尚忆钗头凤,欣看烛蒂哥。宜喜宜悲情更切,轻愁微笑澜春波。

  1987年9月下旬,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赴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林务夏老师为随团顾问,其弟子朱善根在《贻顺哥烛蒂》中饰马贻顺,他深得老师的艺术真谛,大受港台观众欢迎。1996年,82岁高龄的林务夏为了庆祝福建省闽剧老艺人之家建家十周年,重施粉黛,再演《贻顺哥烛蒂》中的“说亲”,名旦周淑琴(大扁)饰道士婶。务夏师的风采不减当年,博得领导、专家和同行地赞美。

  1997年三月,福州西子湖畔春光明媚。福建省电视台正为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林务夏老师拍摄专题片。笔者有幸与剧作家陈明锵先生(《贻》剧二稿作者,原著邓超尘)及林老的学生杨铁城、朱善根应邀参加。专题片需要将老舍先生赠林务夏老师的诗,书写成中堂。我自告奋勇,书写一幅。后因务夏师要我用草书再写一幅挂在卧室,我实在不擅草书,就是楷书也不堪补壁,只好向我省著名书法家、擅写草书的陈清狂老师索求墨宝。幸蒙清狂老师示复:“光耀兄,遵嘱书中堂一幅。老舍为中国文学大师,务夏师亦我闽剧名丑,二人均名闻天下。弟随骥尾,欣然作书。润笔随意,不可因市场经济忘了老朋友也!匆此,即颂,文礼。弟陈清狂5·30”不几天,清狂老师大作问世。务夏师满意之余,向我们致以感谢之忱!于今,这幅老舍先生的诗仍挂在已故的林务夏老师的房间。

  
关于老舍的故事相关文章:

1.关于老舍的故事

2.关于老舍的故事

3.关于老舍的故事 老舍自传自写广告

4.执著的名人故事

5.老舍散文集读后感[有例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