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死因是什么
资料记载,1945年8月29日晚郁达夫神秘的失踪。9月17日,联军当局证实郁达夫已遭日本宪兵的残忍杀害。关于郁达夫之死有很多疑点,至今仍被世人猜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郁达夫的死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郁达夫的死因
一说是,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所杀害。这几位日本宪兵无恶不作,他们奉命将郁达夫绑架之后,担心郁达夫会向上级反映他们丑陋的行径,于是便将郁达夫杀死。关于郁达夫之死还有一说是,郁达夫可能被印尼独立军所杀害。日军投降后,很多印尼共产党人开始大规模地抓捕日军。由于郁达夫曾经担任过日本军的翻译,所以他们误认为郁达夫和日军有着密切的联系。29日晚上时,郁达夫可能被印尼人叫了出去,随即便遭到了杀害。关于郁达夫之死还有一说是,郁达夫因身份比较特殊,华侨朋友为了保障郁达夫的生命安全,便将他秘密的转移。当时社会形势比较复杂,郁达夫在转移途中可能出现了意外。
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是,联军当局从日本战犯处得知郁达夫于1945年9月17日遭到了日本宪兵的枪杀。而与郁达夫一同遭到枪杀的还有几名欧洲人,他们将郁达夫等人杀害后,将尸骨埋于丹戎革岱。后来,有研究者翻阅棉兰法庭关于日本人的口供,但是都没有找到有关郁达夫的丝毫线索,翻遍整个东南亚也未找到郁达夫等人的骨骸。所以关于郁达夫之死的这一说法,也没有得到证实。
郁达夫小说的特点
郁达夫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很多的文学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故都的秋》。郁达夫小说创作共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
郁达夫小说呈现强烈的士大夫情节,面对社会时态,郁达夫敢于呐喊出自己的心声。除此之外,郁达夫小说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叙传记的方式,讲诉了自己的所见所观所感,代表小说作品有《迟桂花》。在《迟桂花》中郁达夫运用了大量内心独白来讲述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郁达夫的情绪、思想、性格等各个方面。在世事的压抑下,郁达夫以自己为例,向读者展示了生活在旧社会压迫之下新青年们苦闷和困顿的内心。郁达夫小说的特点还有一点就是,对性欲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小说作品中的性欲色彩,通常被看做是具有抨击封建礼教的精神。
比如郁达夫早期小说作品《沉沦》以一位性苦闷的留学生为主角,通过讲诉男主人公在受到精神和生理双重压迫下,内心极度苦闷之情。虽然郁达夫在《沉沦》一书中,运用了大量露骨的词汇来描述男主人公的性爱历程。但是,和一般追求感官刺激的书籍不同的是,郁达夫借男主人公表现出社会的黑暗,以及中国正遭遇侵略的悲惨命运。郁达夫旨在通过此书唤起青年朋友参与爱国救亡运动的决心。
郁达夫散文特点
有人曾对郁达夫散文作出如此评价:“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曾经学过郁达夫散文代表作《故都的秋》,整篇文章流露出的伤感悲秋之情,让人不禁感叹韶华易逝,万事骤变的沧桑感。从《故都的秋》便可分析出郁达夫散文特点,以加深读者对郁达夫散文的认知。
首先,郁达夫的散文非常讲究词语的选用和修饰,从言词表达出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比如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全文大约1500度字,但郁达夫用了42个“秋”字展现了故都秋天萧瑟、悲凉之景,全文透过“秋”字,让读者感受到了郁达夫消极的人生状态。在《《闽游滴沥之二》中,郁达夫用“绿”、“曲”和“静”三字,描写了闽江秀丽、壮阔的景象,进而将闽江无与伦比的美丽展示给了读者。
除此之外,郁达夫散文特点还有善用落错等手段,使文章产生一种和谐流畅的节奏感。在《浙东景物记略仙霞记险》一文中,郁达夫用长短句相错的形式,使文章产生舒缓而又跌宕的节奏。当读到这篇文章时,不自然地会被文章的美感所吸引,让读者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郁达夫散文特点还具有忧郁感伤的情感基调,其中主要体现在颓废和憎恨上。在郁达夫看来,生活充满了无味和死板,自己生活在乱世之中,根本既然无法实现伟大地抱负,那么就干脆自我放纵。
看了“郁达夫的死因”的人还看了:
1.郁达夫的简介
3.郁达夫爱情语录
5.历史上郁达夫是谁
6.郁达夫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