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文坛巨匠>

徐志摩最爱的是谁

炜基分享

  徐志摩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他在感情生活上却显得不是那么完美,甚至遭到后世人的唾弃,不停的追寻心中最纯真的那份爱,才是他性情中那最真实的体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徐志摩最爱的是谁,希望对你有帮助。

  徐志摩最爱的是谁

  出身于商业世家的徐志摩第一次婚姻是所谓的商业联姻, 1915在父母的催促下他娶了家中同样殷实的名门之后张幼仪,温柔贤淑的张幼仪不久就担负起了照顾公婆,掌家理财的重任。直到1921年到英国探望徐志摩才真正感受到婚姻的甜蜜,当然也是张幼仪单方面的幻觉,此时的徐志摩已碰到了人生中最值得爱的对象,最具才情的美女林徽因。16岁的林徽因,那一双如秋水的剪瞳脉脉含情,那一抹淡淡的忧愁一下子撞进了24的徐志摩的心里,为此不惜与结发妻子离婚。然而不久便得知林徽因已与自己的恩师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订婚,从此只能把这份爱深藏心中,以朋友相称默默为对方祝福。此后徐志摩在追求真爱的路上走到了尽头,找到了最符合心中完美女性形象的陆小曼,这位堪称上海著名的社交名媛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虽是有夫之妇依然把徐志摩迷得神魂颠倒。徐志摩到底爱的是不是她呢?在经历了社会上众多非议,度过了多重磨难后二人最终修成正果。可惜好景不长,挥霍成性的陆小曼依然本色不改,终日沉浸在上海滩纸醉金迷中,无奈之下徐志摩只能多方兼职,过起了颠沛流离入不敷出的生活,最终在颠簸中葬送了年轻的生命。

  著名的作家梁秋实说过徐志摩是一个让谁都喜欢的人,这种敢于追求真爱,敢于和封建婚姻说“不”的性格,也许全世界就一个徐志摩能做到。他穷其一生就是在追求心中那一份真爱,不带任何世俗功利眼光,不掺合任何杂质,只为那一个“情”字。

  徐志摩的爱情诗

  若提及爱情诗,徐志摩的爱情诗可谓是有史以来最为人所铭记的一位了,他受过很多的教育,而且有过几段爱情故事,他丰富的爱情经历给他的诗也提供了不少的灵感

  徐志摩的诗大多都为爱情诗,徐志摩的爱情诗总是耐人寻味的,他的诗很少用华丽的言语,但也就是平淡朴实的一字一句,却给人眼前一亮感觉。读过不少他的爱情诗的人都说他的诗总是深入人心,韵味非凡的,确实是这样,他善于观察细小的事物,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感都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不论是声音,景物,或者是心之所向,都可以渗入人的心灵。他的《偶然》将那种求之不得的心理描述的丝丝入扣。

  他灵感的爆发也就是他在外留学的那段时间,他的爱情诗可谓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自己也曾说过,在康桥的那段时间是他最幸福,也是最享受的时光,他在那里遇到了他心仪的女子林徽因,很多人也说徐志摩的诗如此传神,也一部分也要归功于她给徐志摩的灵感。但是到了最后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陆小曼的生活习惯惹得徐志摩十分头疼,接连着徐志摩的创作也变得渐少了。不过徐志摩的诗构思巧妙,而且诗的风格也是灵活多变,给人朗朗上口的感觉,一般文字都不能表达出来的爱情他却用平淡的文字给人以一种浪漫的情怀,因此有很多人借他的诗来表达对自己心爱之人的追求。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徐志摩出生在商业家庭,年少的时候就开始出国游历。在英国他遇见了对他一生都影响巨大的康桥。徐志摩有很多关于康桥的诗,包括《再别康桥》、《康桥再会吧》,还有《我所知道的康桥》,这三本书构成了徐志摩的康桥系列,也反应了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和他的家庭、婚姻和游学经历有关。他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商人,在他年少的时候就安排了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所以说他们的婚姻是包办的。在国内徐志摩受到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虽然他内心有所想法但是没有付诸实施,但是在他到达英国之后,西方开放的教育让他想要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抛却最开始的包办婚姻。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林徽因,成就了他对爱情的幻想,林徽因是不知道徐志摩结婚的,所以接受了他,康桥就这样成就了他的爱情。

  从传统的教育到西方新式的教学让徐志摩一直躲藏在心中的浪漫因子开始释放,是康桥让徐志摩睁开了自己的双眼来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是康桥拨动了他的求知欲望,也是康桥告诉他你应该有自己的意识,不应该固步自封,这样的康桥怎么能让徐志摩不为之动容?康桥是徐志摩的新生地,无论是爱情,还是世界观。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并且对他影响巨大。

徐志摩最爱的是谁相关文章:

1.徐志摩爱的是谁

2.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3.徐志摩后代是谁

4.徐志摩的经典爱情语录

5.徐志摩的爱情经历

6.徐志摩笔名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