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字什么

学康分享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河南河阳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那么韩愈字什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韩愈字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韩愈字什么

  古时候的人取的名字不会像今天人们口中的名字一样,简简单单的就是一“姓”和一个“名”,古人在这之外还会有个“字”,甚至还有个“号”。早在商代的时候,人们出生之际会先取个名用来当作身份的象征,家里人会叫他小名,长大后就叫大名,外人则会连着家族的姓氏一起称呼他。不过这到了他成年后,名就会成为一个被避讳的存在了,只有长辈、上级和自己亲近的人才会直呼其名,这时会有一个“字”来代替“名”。

  古人取字并不是随意取的,这其中是有一定的规律和联系的。比如三国时期张飞字翼德,这个“翼”就和名“飞”相呼应。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尤为明显,他的名和字中皆有一个“白”,就是意欲清洁高尚。不过古人的名和字并不都是重复寓意的,也有寓意相反的。

  后人成为韩文公的韩愈,他的名和字就是两个相左的意思。韩愈,字退之,名中的“愈”是意指愈加,更,超出。而字中的“退之”则是向后,退步,让步的意思。这是以相反的意思,来敦促韩愈行事要谨慎小心,虽然要积极努力,但也不可操之过急。刚好也是对他那刚直的性子一种劝解,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人取名取字的艺术。

  韩愈自小就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虽然几次科举考试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这并没有打击他的信心。就像他的名“愈”,韩愈反而是继续努力,终于在三十四岁那年考中。而他字中的“退之”又仿佛印证了韩愈极力恢复古文创作的做法,他是倡导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是后人所敬仰的“文章巨公”。

  韩愈号什么

  一般在古时候的人,有些会在名字之外在取个“号”,或者叫“别号”。古时人的“名”,是自出生后就取的用以区别他人的符号象征,而“字”则是他们用意表现自己德行或者是被寄寓希望的意图,不过在名和字之外还有一个别号,这在《周礼》中被解释为美称,也就是说那些德行声望在外的人,才会取个别号让他人称呼。

  别号自周朝开始就已经有人开始取了,比如老子的别号就叫广成子。不过先秦之际,人们取号的行为并不多,见于史册的也就那几人(也许是因为年代久远很多未被记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之前,知道的也就像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寥寥数人,不过自唐朝开始,取别号的人却是大涨,这同唐朝处在封建社会顶峰文化发达有关。像李白别号青莲居士,卢照龄别号幽忧子,白居易别号香山居士。

  不过韩愈生前没有给自己取个别号,至少在现今的史料和文学作品中并没有看到关于韩愈的别号。像韩愈这么声望之大,贡献之深,门徒之广的人,要说被人尊称的别号没有被流传下去,那应该是不太可能的,能解释的就是他没有取。韩愈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他开先河,倡导了古文运动。在那个辞藻华丽却没用处的骈体文肆掠的年代,古文运动就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地,给原本沉寂的世间带来了新的生命。

  韩愈广招门徒,并将他对文学创作的理念一代一代传了下去。韩愈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在家中病逝,死后的韩愈倒是被追了谥号“文”,因而世人皆尊称他为韩文公。

  韩愈的传奇故事

  韩愈是唐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朝为官时期,素以敢于直言,说周围官员不敢言之事,仅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韩愈不同于常人之处。韩愈的散文和诗词功底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力求革了当时盛行的却毫无用处的浮华的行文之风气。所以韩愈在后世,是被极力推崇的,关于他的故事也是有很多,还都有一些奇幻的色彩。

  相传韩愈被贬在地方为官,心情很是不爽,刚好遇到侄子和修仙道士吕洞宾,说他可以上华山游览风景排解郁闷心情。韩愈觉得主意不错,可是苦于华山高险难登,于是被吕洞宾用仙法助其来到顶峰,顿时一览众山小。望着眼前层峦叠嶂,流云飘渺的世界,韩愈的心情顿时大好。韩愈又信步来到通往帝座的南天门边,看到擎天一柱,不免觉得黎明的渺小。

  游玩尽兴之后,韩愈想要下山,突然发现上山是别人帮忙的,可是下山更加艰险。华山素来以险峻著称,古时的华山更没有什么护栏。所以几次尝试下山都失败的韩愈坐在一处涯石边是无奈地嚎啕大哭啊,忽然想到一计,他用随身携带的纸张写了封求救信扔下悬崖。这封信最终被山下采药人发现,并被通报了官府。之后官府派人上山救下了被困的韩愈。

  当后人来到当年韩愈大哭的并扔求救信的地方时,不觉很是好笑,觉得韩愈当年很是可爱。韩愈的这段逸趣之事,也的确留给了后人无尽的遐想。

猜你喜欢:

1.韩愈名字的含义是什么

2.苏轼与韩愈被后人并誉为什么

3.韩愈最出名的作品是什么

4.韩愈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