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唐宋八大家>

有关苏轼的故事

学康分享

  苏轼(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因为后来曾经在田园间种田所以自己又号称“东坡居士”。关于苏轼有着什么故事?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苏轼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苏轼晚年故事

  首先是从煕宁四年(公元1071年)开始,朝堂之上开始发生转变,革新变法让苏轼有些难以接受,他曾经当着众大臣的面谈论革新的不足之处,因为当时他和朝中许多大臣政见不合,苏轼只好请求外放,多次到偏远的地区为官。

  后来1080年所发生的“乌台诗案”更成了苏轼人生的转折点,直接被抓进牢狱几次差点丧命,后来还是因为赵匡胤曾经说过不杀贤士这样的话,苏东坡这才逃过一劫。他被贬到黄州这样的偏远地区,有段时间竟然种田为生。到了1084年(元丰七年)才离开黄州要到汝州去走马上任,因为路途遥远且手中经费不足,再加上当时他的小儿子又不幸夭折,种种的打击夹杂在一起也让苏轼身心尽疲,他上表请求去常州居住,这才渐渐安稳下来。

  苏东坡后来也在官场上多次起起伏伏,他渐渐的对官场和仕途已经心灰意冷,可惜在公元1097年的时候,已经62岁的苏轼再次被贬海南。直到宋徽宗大赦天下,可苏轼年事已高,终于还是在回归的途中逝世。

  苏轼拜师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苏轼尚未成名前,与父亲、弟弟一同赴京赶考,当时的主考官是著名的文人欧阳修,苏轼答题完毕后交卷,当时的考试同现在的高考几乎是异曲同工,试卷上虽然写上了考生的名字,但却被遮盖起来,主管官是看不到应试者名字,这样以便主考官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以便为朝廷选拔出最为优秀、最为合适的人才,以免贿赂、徇私的现象发生。当时的欧阳修在审阅苏轼的试卷时,十分惊叹此篇文章的文采,但细看又像是出自自己学生曾巩的手笔,欧阳修为了避嫌,便有违内心本意,将苏轼的这篇文章评为此次考试的第二名,而将第一名评给了稍微逊色的文章。直到放榜后,欧阳修才知道那篇文章并不是自己弟子的作品,而是考生苏轼的,欧阳修懊恼之余又觉得十分对不起苏轼,便登门向苏轼道歉,苏轼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反而借此机会拜如欧阳修门下,而后便成为了欧阳修一生中最为得意的弟子。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展现出苏轼那伟大的胸襟和出众的文采。

  苏轼的守岁的故事

  《守岁》,是苏轼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1062年,当时苏轼在凤翔签判任上。同时创作《馈岁》《别岁》,将这三首诗一同寄与苏辙。主要当时恰逢年末,苏轼没法与父亲,弟弟团聚,实在思念亲人,便作此《守岁》诗寄予弟弟苏辙。

  第一句:“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这里用了生动的比喻说明守岁无益,不是泛泛设喻。而是表达年华易逝,虽想尽力挽回,却无可奈何的悲哀。中间几句用特别平淡的表达描述了每年过年时,孩童的真实写照。但是这种情况却不是当时发生在苏轼的身边,根据史书记载,当时苏轼膝下只有一个五岁的儿子苏迈。所以这句虽然很平淡,很平常,但是却隐约透露着苏轼的思乡之情。一直在回味故乡习俗,平淡的言语中透着细腻的感情。最后几句,用反问句,与前文几句形成对照呼应。表示了守岁有一定的道理,应该要珍惜匆匆而逝的时光。最后,由于这首诗是寄给苏辙的,而当时与苏辙分隔两地。所以此作最后又说两地守岁,共同珍惜年华,颇有一番鼓励之意。话锋一转,是点睛之笔,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积极之意。也给诗词带来一种振奋精神的感觉。

  苏轼的这首《守岁》,言辞平淡普通,浅显易懂。但是他用平常的言语暗自告诫自己要惜时如金。他用比喻句表现时间易逝,暗示要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