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书法家>

北宋米芾的书法作品介绍

学康分享

  米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米芾的书画是出了名的珍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北宋米芾的书法作品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米芾书法介绍

  米芾,他的表字为元章,他在年轻时曾经使用过米黻这个名字。米芾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书法家,北宋的著名人物。他的书法非常出色,与苏轼等四人并称为“宋四家”。他这人非常古怪,喜欢古董和收藏,也喜欢鉴定书画,而且他的举止都非常奇怪。

  虽然他的举止非常奇怪另类,也丝毫不影响他的书法地位。米芾的画非常有特点,一般以意境取胜,他的画意境高雅,独具匠心。大约是他的画的特别影响了他的书法作品,所以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和成就比之墨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米芾在书法方面近乎全才,不论是楷书还是行书,不论是小篆还是草书,他都能手到擒来。他的文字自成一家,笔法脱俗飘逸,水准非常高。他的笔迹初看有一种张扬,但是他的张扬却在收笔的变成了沉稳,可以说,他是了解并懂得字的,他知道如何收如何放,更知道如何使他笔下的字带上一种特别的魅力。他的一笔一划沉稳中带着一种畅快,飘逸中带着收放自如的稳重,行文流水之间,人们仿佛能看到他的字如同风一般,轻轻地,令人心情舒畅,豁然开朗。

  米芾的字影响极深,不仅在北宋为人称道,就连在南宋也有许多人争相模仿。他的书法不仅在古代,在现在也是独树一帜,难有人望其项背。他不仅是时代的明珠,亦是书法界的明珠。

  米芾行书天马赋

  听说过一个成语叫天马行空吗?对的,这里说的天马,指的就是《天马赋》里面的“伊犁马”。不过准确的说,天马行空这个词不是出自《天马赋》,而是出自元代刘廷振的《萨天锡诗集序》。此“天马”和彼“天马”指的都是同一品种。

  根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乌孙国养马已经极具规模,且马种优良。他们每年都要向汉朝进贡马匹。汉武帝十分喜欢乌孙马,所以给其赐名叫做“天马”。

  宋代的书法家米芾似乎也和汉武帝一样,十分喜好这种马匹,所以成就了《天马赋》。《天马赋》体裁是辞赋,为米芾行书的珍品之作,也是其书法传世的真迹之一。作品笔力刚劲有力,文章把天马描绘地惟妙惟肖,有气吞万里直势。清代的康熙皇帝称其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对于这幅作品是否属于米芾的疑问,一直在书法界和文学界存在争议。在元代之前,一般人都认为确实是米芾的真迹无疑。而到了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声称其曾见过《天马赋》的四种刻本。第一种,在这篇辞赋的结尾,题有“平海大师书”的字样;第二种,有元代黄公望的跋,上面是这么说的,当他打开看的时候,有大量贯斗落下来,声音像雷一样巨大;第三种,又被称为“吴本”,上面枯笔很多,所以让人怀疑这可能是米氏书法的另一种风格;第四种是董其昌自己刻的,启功先生还曾经为其题跋。

  现存的这幅作品到底是不是米芾的真迹,还是董其昌提到的四种可能,现在都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米芾的《天马赋》确实成就了他的书法风格,无论是否真实,都毋庸置疑是书法界的一大珍宝。

  米芾草书九帖

  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祖籍是山西太原,而后迁居湖北襄阳。天资颇高,书画自成一家,擅长山水之画,能画树木枯槁,亦能泼墨山水,工于书法,擅写篆、隶、楷、行、草等书法,其中以草书最为潇洒飘逸,因个性怪异,遇到石头称其为兄,故又被人称为“米颠”。

  《草书九帖》是米芾的主要作品之一,少年常常临摹书法大家之作,经常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草书九帖》分别为《元日帖》、《海岱帖》、《德忱贴》、《家计帖》、《吾友帖》、《草书帖》、《目穷帖》、《奉议帖》、《中秋诗帖》。其中以《草书帖》、《元日帖》、《德忱帖》、最为著名,《草书九帖》真迹被宋高宗御藏,后被文征明、祝允明等人争相临摹。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笔法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为其性格怪异,所以他的书法个性独到,没有墨守陈规,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肥瘦、疏密拿捏的恰到好处。在章法上,重视整体的气韵,同时兼顾了细节的完美,书写过程中随机应变,成竹在胸。在用笔上,沉着痛快,无论在起笔、落笔之间都自有神韵所在,欲扬先抑,欲左先右,虽然是纸上固定的字,却让人觉得节奏明朗,跌宕起伏,自然洒脱,绝不矫揉造作。虽然后世对米芾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其书法的风格成为后世大书法家所欣赏和借鉴的范本。

猜你喜欢:

1.米芾行书书法作品赏析

2.书法家米芾的故事

3.大书法家米芾书法

4.大书法家米芾简介大全

5.米芾行草书法大全

6.米芾行书优秀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