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书法家>

王献之书法欣赏_王献之书法作品欣赏

学康分享

  王献之,生于公元344年,字子敬,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书法不亚于王羲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王献之书法欣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献之书法欣赏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他不仅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而且在书法上的成就一点都亚于他的父亲,因此他和自己的父亲也一起被称为“二王”,他们父子两人也和张芝、钟繇因为在书画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被并称为“书中四贤”。虽然王羲之一家都十分擅长书法,但是只有王献之最具天赋,大胆创新,不被父亲的风格和盛名所拖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字体。

  王献之学习书法应该是在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第一任老师自然是身为书法家的父亲。他自小便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要成为和父亲一样甚至超越父亲的书法大家,因此他每日都十分勤奋刻苦地练习,也留下了很多的趣事典故。他最出名的书法字体行书草书,但是在其他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在草书方面的代表作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但是流传到现在的都是唐朝时期临摹的版本,他的真迹都已经失传。他的《鸭头丸帖》一共有十五字,清代的学者吴其贞在他的著作《书画记》中对这副作品非常推崇,认为它字体雅正,雄峻秀美,有天然的妙趣,是无上的珍品。而他的《中秋帖》,一共二十二个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为世间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这副字帖收入了《三希帖》中,将它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一起并列为体现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作品。

  王献之十二月帖作品欣赏

  《十二月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在草书方面的代表作品。此帖开篇的“十二月”三个字是用楷书书写的,但是从四个字便转为了草书。笔势连贯,一气呵成。第二行一共七个字,前六个字一笔贯通,优游疏爽。之后也是连多断少,形势飘逸。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真迹已经失传,而保存到现在的《十二月帖》是刻本,和真迹有一定的差别。而如果是是毫发毕见的秘籍本,那么草纵之致和宏逸之势应当更具神骏之气。

  《十二月帖》真迹最著名的收藏者应该是宋代书法家米芾,而在宋代学者曹之格所刻的《宝晋斋书法帖》的第一卷中也曾经出现过。根据明代的书画家董其昌考证,依据《十二月帖》和《淳化阁法帖》中的“庆至法”一词可以判定这是同一帖,但是之后因为被割裂,导致文意不能相通。而此帖除了第一行的三个字是楷书之外,其他都是用草书写成的。唐代的书法家张怀灌认为王献之能够做到“一笔书”,就是从第一个字道最后一个字之间全部一笔写成,没有断开。而此帖已经有这种倾向出现了,但是还不够明显,一直到唐朝时的张旭和怀素才真正出现了一笔书写的草书。

  张怀灌同时还认为王献之创造出来一种全新的书法风格,这种风格改变了原先的古朴体貌,大胆创新,取得了和他的父亲一样的地位。关于这一点也是能从《十二月帖》中看出来的。
猜你喜欢:

1.书法家黄庭坚是谁

2.崔承顺书法作品

3.行楷书法作品精选欣赏

4.行楷优秀书法作品

5.胡俊峰书法作品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