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外国历史人物>外国诗人>

布莱希特有哪些作品_布莱希特作品的特点

学康分享

  布莱希特,是德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那布莱希特的作品有哪些?布莱希特作品有什么特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布莱希特有哪些作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布莱希特有哪些作品

  布莱希特,原名贝尔托·布莱希特,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生于1898年2月10日,卒于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作品,主要分为戏剧理论著作《戏剧小工具篇》、《戏剧小工具篇补遗》,和戏剧剧本《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梅辛考夫》、《母亲》、《四川好人》。布莱希特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奥格斯堡镇,父亲是一个造纸厂的厂长,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就能接受到人文学科的启蒙教育,为他以后从事戏剧研究打下了基础。在16岁时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戏剧剧本《圣经》,从青年时期就对国家政治,战争机器有了自己的认识。

  布莱希特作品很多,基本上都作为教科书样的存在而流传后世,著名的戏剧作品有《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高加索灰阑记》、《伽利略传》、《卡拉尔大娘的枪》、《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圆头党和尖头党》、还有改编的舞台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等。而戏剧理论著作则有《论实验戏剧》、《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表演艺术新技巧》、《买黄铜》等。布莱希特还是一个中国通,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他在流亡莫斯科时还看过当时梅兰芳在俄的表演,还和中国作家老舍相谈甚欢,布莱希特到晚年时,身上有一股中国知识分子惯有的谦和和恭顺气质,这在西方的知识分子身中是很少见的。

  布莱希特作品的特点

  布莱希特,是德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生于1898年2月10日,卒于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戏剧作品主要有《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卡拉尔大娘的枪》、《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伽利略传》、《圆头党和尖头党》等,他还留下许多关于戏剧理论的著作《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论实验戏剧》等。

  布莱希特作品特点,带有很鲜明的个人色彩,布莱希特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戏剧表现形式,就是布氏学派,也称为“间离方法”“陌生化方法”,这种戏剧表演方式同以往欧洲从古希腊就开始流行的“模仿学派”有着根本区别,“间离方法”“陌生化方法”的基本要素就是,通过作者再加工的表现形式,把平常的事件以非平常的状态表现出来,造成表演外在和观众产生陌生感,而引起观众的反思,这是一种与当时戏剧表现形式背道而驰的理论,尽管在当时有些超前,但是布莱希特作品特点呈现出来的个人思想,能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找到依据,就是人们对周围熟悉的事件其实并没有真正的了解,通过”陌生化“的处理,让熟识的周围事件有了新的表现,这就是布莱希特创新戏剧表演形式的意义。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创新为现代世界戏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就像古代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影响了欧洲古典戏剧的发展,而布莱希特的“间离方法”戏剧理论,则照亮了现代戏剧发展的新发向。

  布莱希特旧居在哪里

  布莱希特,德国著名的戏剧作家和诗人,创造了戏剧史上全新的表现形式,布莱希特表演体系“间离方法”或“陌生化方法”,是现代戏剧发展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四川好人》、《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母亲》、《梅辛考夫》、《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论实验戏剧》等。

  布莱希特于1898年2月10日,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奥格斯堡镇,父亲是当地造纸厂的厂长,家庭富裕,从小接受人文学科的启蒙,为以后从事戏剧工作打下基础,布莱希特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从中国古代戏剧上找到了很多灵感,不仅《四川好人》是以关汉卿的《救风尘》为蓝本创作的,还专门成了一本《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的理论著作,可见布莱希特的知识面涉猎广泛。

  布莱希特旧居,因为他对世界戏剧做出的贡献,当地进行了就地保护,并把布莱希特旧居变成了一个小博物馆,不仅还原了布莱希特当时的起居生活,还增添了有关布莱希特戏剧作品的各种元素,成为了戏剧爱好者心目中的朝圣之地。

  布莱希特从1933年德国国会纵火案开始,经历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涯,就此和旧居别过,漫长的流亡生涯不仅让布莱希特见识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人生百态,还让他领略了各个国家的戏剧风格,这为他的戏剧创伤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灵感。
猜你喜欢:

1.诗人布莱希特简介

2.诗人贺拉斯是哪个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