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孔子正心修身的名言精选

伟文分享

  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相信大家都对这个人物都有所了解!那么你想知道孔子一些正心修身的名言吗?如果你感兴趣,那么你就更加不能错过了这篇文章了!

  正心修身的经典名言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1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1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14.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15.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猜你喜欢:

1.孔子名言及英语翻译

2.孔子的名言及解析

3.孔子学习态度的名言以及故事

4.孔子名人名言大全

5.孔子名言名句都有哪些比较经典的

6.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