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名人名言有哪些
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儒家的创始人。那么你想知道孔子说过的一些名言名句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赶紧和小编我一起来了解这些名句吧!
经典名言
1、当仁,不让于师。——摘孔子《论语》
(面临实在行仁德的事,就是教师在前,也不要辞让。)
2、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
(对人停止教育,不论他是哪一类。)
3、道分歧,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
(主张分歧,不互相磋商工作。)
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
(不用担心财富不多,只须担心财富不屈均,不用担心生齿稀疏,只须担心境内不安定。……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色彩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
(不应措辞的时分却抢着去说,这叫耐心;到该措辞的时分却开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他人的神色便随意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6、小人有三戒:少之时,血气不决,戒之在色;及其丁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小人有三种事应当加以戒备:年老的时分,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丁壮时代,血气正兴旺,力戒示弱好斗;到了老年时代,血气曾经健康,力戒得寸进尺。)
7、不学而能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平易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
(生下来就晓得的人是上等,经由进修才晓得的人是次一等,碰到迷惑才进修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迷惑而不进修的,这是最劣等的人。)
8、小人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
(小人有九种工作需求思索到:看,要思索能否清晰;听,要思索能否明白;神色,要思索能否平和;容貌,要思索能否恭顺;言语,要思索能否忠诚;干事,要思索能否仔细;困惑,要思索能否请教;愤恨,要思索能否有后患;好处以后,要思索能否该伸手。)
9、性邻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人的性格原本是近似的,只是因为情况风俗的陶冶,便相距得远了。)
10、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掉之。苟患掉之,无微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当他未失掉官职的时分,唯恐得不到;曾经失掉了官职,又唯恐丧失失落。假若惧怕丧失失落,便什么好事都无能出来。)
11、唯男子与小工资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只要男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严肃;疏远了,他们又会仇恨你。)
12、往昔弗成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过来了的再也不克不及援救,将来的照样能够补回。)
1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勤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天天理解一些本人所不晓得的,每月不遗忘本人所曾经控制的,可以说是喜好进修了。)
14、博学而埋头,切问而近思,仁在个中矣。——摘孔子《论语》
(普遍地进修,收视反听,诚恳地请教,多考虑以后的实践成绩,仁德就在个中了。)
15、小人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小人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更:远看严肃威严,接触则平和可亲,听讲话则严正不苟。)
人物信息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思想成就
【道德思想】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猜你喜欢:
上一篇: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成语
下一篇:鬼谷子是否是孔子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