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孔子弟子中懂鸟语的人是谁

学康分享

  孔子弟子三千多人,各有各的特长,传说孔子弟子中懂鸟语的人,是真的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传说孔子弟子中懂鸟语的人是谁,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弟子公冶长介绍

  相传公冶长能听懂鸟类的语言,并且也因为这件事情无辜获罪。关于他入狱的原因,有一部叫《论释》的书中有记载,主要是讲公冶长通过听懂鸟声找到了老婆婆儿子的尸体,但是却被认为是杀婆婆儿子的凶手因此被入狱的故事

  公冶长从卫国返回鲁国,在他走到两国边界时听见了鸟儿相互招呼然后往清溪去吃死人的肉。不一会儿他又看见一个老婆婆在路上哭,公冶长走上去询问婆婆,婆婆告诉公冶长说:“我儿子前天出去但现在仍旧没有回来,恐怕他已经死掉了,但我又又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公冶长说:“我刚才听见鸟儿去清溪食人肉,可能那就是您的儿子吧。”

  老婆婆听了公冶长的话,就去清溪看,果然发现是她的儿子的尸体。婆婆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县官,县官问老婆婆是哪里知道的,老婆婆便说是公冶长告诉她的。县官认为如果公冶长没有杀人那他是不可能知道尸体在哪里的,于是就把公冶长逮捕关进了监狱。狱官问公冶长:“你为什么要杀人?”公冶长回答说:“我是听懂了鸟语,但我没有杀人。”狱官说:“那我就试试你,如果真听懂了就放了你,如果不懂,后果自负。”

  后来有一天,有麻雀停在了监狱的栅栏上,互相叽叽喳喳地叫,公冶长听了之后笑了,狱卒见此情景便告诉了狱官,狱官问公冶长为什么发笑,公冶长说:“麻雀说白莲边有粮食车翻了,粮食收拾不尽,互相招呼去吃。”狱官不信,派人去看,果然是像公冶长所说。

  孔子弟子公冶长简介

  公冶长,公冶氏,名长,字子长,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排名第二十位。公冶长自小家里就十分贫穷,所以他非常节约。从小聪明好学,精通诗书礼节,德才兼备,终生专注于治学育人因此始终没有做过官职。

  相传公冶长精通鸟类的语言,并因为这个奇特的功能而被无辜获罪,但是又因为懂得鸟语而被释放,所以说他的奇异功能既能给他带来好运,同时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被判罪。公冶长懂鸟语的的故事虽然都只是传说,但是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位人物,是孔子的弟子,同时也是孔子的女婿。

  孔子最终将自己的最宝贝的女儿嫁给了这个贫困的穷小子,当然不是他能听懂鸟类的语言,而是因为公冶长知书达理,德才兼备,终身致力于治学的方面而深受他的老师孔子的赏识。公冶长虽然出生贫寒但是他拥有刻苦努力的精神,有着终生治学而不出仕的高尚品德,对以后的莘莘学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公治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内容,一共有二十八章,主要是评论人物的品德,所评论的人物既有自己门下的弟子也有其他的历史人物。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仁”方面的要求十分高,但是他却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公冶长,从而也能看出孔子对他的仁德十分肯定,公冶长至少已经具备了孔子所要求的仁德了。

  孔子弟子公冶长是个怎样的人

  公冶长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公冶长家境贫穷,个人非常勤俭节约,又十分喜爱读书,知识渊博,才能和德行都同时具备,是孔子眼中具备仁德的重要代表。

  在《论语》第五篇中有提到公冶长的文章,主要内容是写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他现在被关在牢中,但这不是他的过错呀。”这篇文章中孔子对公冶长做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虽然公冶长在牢狱中但是孔子并不认为公冶长有过错,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公冶长应该有非常全面的了解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而且孔子对于“仁德”方面的要求非常得高,由此可以看出公冶长至少已经具备孔子眼中的仁德了,这也是孔子一直在向学生们强调的事情。

  另外,除了具有高尚的仁德,传说中公冶长还具备能听懂鸟语的功能。公冶长通过对鸟儿的对话,为许多人解决了困难,比如为一位老婆婆找到了自己的儿子,还为鲁国的国君通报了齐军进犯的消息。虽然他的奇特功能为他带去了很多的麻烦,但是他还是愿意为别人解决困难,由此可以见得公冶长宽厚仁爱的品德。

  公冶长一生致力于治学,鲁国的国君多次请他去做大夫,他都选择了拒绝,而是继承了孔子的志向,教学育人,成为了著名的文士。从这也可以看出,公冶长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志向。

猜你喜欢:

1.孔子的弟子中孔子最欣赏谁

2.孔子和孟子的传说故事

3.孔子弟子救人得牛的故事

4.端木赐是孔子72弟子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