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孔子后代孔海钦_孔子的身世

学康分享

  孔海钦,福建福州人。孔子第七十五世孙。福州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文儒书院山长。著作有《论语课本》《三千孝弟学庸》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子后代孔海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海钦简介

  孔海钦,男,汉族,1963年10月生,福建福州人。孔子第75世孙。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省闽台高校交流促进会会员、晋安区民文协主席,现任晋安区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近年来陆续在《中国园刊》、《海峡通讯》、《闽都文化》、《福建交通》、《中国建材报》等报刊发表文章,著有论文《透视台湾农业》、《海峡两岸著作权比较》、《台湾原住民,河洛人文化特质》、《中美台湾因素》、《台湾经济与历史》、《海峡那边》、《福建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古今台交通链接》等。2007年书法作品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共和国将军书法展”;参加由省文联、省书协、省政协主办的省党风廉政书法展;洛阳市书协主办的洛阳社会书法展。

  “孔子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上千年的影响力,已渗入骨血,就像我们即使会使用刀叉,也终究放不下筷子一样。”这便是孔海钦老师把儒学比作筷子的原因。作为福州孔子学会的秘书长,孔海钦老师从2008年起就在不同场合办过儒学讲座,2013年成立福州市文儒书院后,更是把课堂开进企业、社区、机关、监狱、中小学、大学。 如今大众对孔子、对儒学的误解,他有着比一般学者更多的认识和体会。这些误解和偏差,在孔海钦老师看来,“一切一切的错,根源都在书读得太少。整个教育体系里关于科技、知识、技能的书多了,但圣贤书,哲学的、思想的,教一个孩子思考、修养身心的书少了。” 当《环球人物》中谈及对儒学的争论时,孔海钦老师的态度是肯定的,中华民族还是应该保留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孔子的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