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孔子借伞

学康分享

  孔子有次在外面,天气突然下雨,向人借伞。你知道这个故事吗?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孔子借伞,希望能帮到你。

  故事原文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外出,天要下雨,可都没有带雨伞,正好路过子夏的家。子路提议说:“咱们到子夏家借把雨伞吧!”孔子连忙拦住子路,说:“不要去,不要去。子夏这个人我了解,他十分护财,他的东西别人是借不出来的。”子路说:“难道老师借把雨伞用用,子夏都不肯吗?”孔子感慨地说道。“咱们不能硬让人家去干自己不愿意去干的事!”

  故事的启发

  不要逞强

  倘使孔子登门借伞,子夏定不会拒绝,然而内心终会有郁郁不乐,故而深知推己及人的孔子便趁机教导弟子“不能硬让人家干自己不愿干的事”。俗语言:“强扭的瓜不甜”。正如若强迫庄子当宰相,他定会倍觉约束不自在;正如若硬让子罕收下美玉,他定会感受玷污而愧疚难当。己所不欲,当然不要强迫他人去做;己之所欲,或非他人所欲,亦不应强迫。子非鱼,焉知鱼之所乐?子非鱼,勿夺鱼之志。不要强迫别人。或许你的强迫达到了目的,然而于人甚至造成怀恨在心,于己则是礼仪的违背。还记得公交车上的年轻人因没有让座而屡次被打的新闻;还记得钓鱼岛事件中因对象意见与自己不合,而怒扇八十高龄老者的教授,或许他们自以为弘扬了正义,然殊不知于相强中,他们与孔子的“勿施于人”差得太远!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一座独立的岛屿,人各有志,强加改变,总会引起各种不愉快。近年来,“白领辞职下乡种地”、“大学生在家养猪”等新闻不绝于耳,社会更是议论纷纷,更多人认为这是一种人才浪费,应将其召回。无形之中,强迫不觉而生。一如《堂吉诃德》中的桑丘偏不爱吃酒席不爱富贵,宁愿窝在角落里啃葱头面包,有人企求攀上高枝,有人宁愿也曳尾烂泥中,何必相强?钱钟书夫妇就是不爱出风头,喜欢深居简出,如加强迫,孰能保证《围城》《管锥篇》等巨著能质量毫不亏减的出世?强迫别人,小则造成一时不愉快,大则改变人的一时甚至一生。且看莫言获奖后,被强迫一次次接受采访,打假、辟谣„„于此喧嚣之中,他又怎能静下心来,写出与诺奖相符的巨著?莫相强,让他们在自己的轨道中运行。要谈不相强,谈何容易?进来出台的国民阅读法律,以法来强迫读书,实为无奈。然而,曾几何时,从高玉汝肺腑之言:我要文化!转变成今日的“你必须有文化”,从上千年“韦编三绝”至今日“你必须读书”。为提高国民素质水平,无可非议,然而以强迫为手段实为不妥,政府所做的是变强迫读书为引导国民主动读书,变成国民的自觉行为,岂不是乐事?故而,孔子多应该做的不仅是教导子路等弟子“莫相强”,还应教导子夏“莫护财”唯有如此,本想以强迫达到目的,方可不强迫而水到渠成。画家安东尼说:“我喜欢一朵花就把她摘下来。讨厌一朵花也会把她摘下来”。我说:己之所欲,莫强他人,己所不欲,更莫强他。莫相强,无论哪朵花顺不顺你的眼,不要强加改变,让他自由绽放!

  少些强迫

  村上春树曾说:每一个身上都背负着一个十字架。每一个人都有心中所爱,我们不能强行拆毁别人的十字架。正如我们不能强迫别人做他不愿意的事。大千世界,人人都持有所爱。有的人乐于奉献,也有人自私护财,我们不能强行要求子夏借出雨伞,毕竟这样也许会破坏师徒关系,所以,常替别人想想,不要为一己之利而伤害他人,不强迫他人。一味强迫别人做其不愿意的事,只会让自己心力交瘁,当第一位百姓对苛税叫苦不迭,当第一位大臣因不愿受辱而自杀,当第一个小国因不愿行贿而惨遭攻占的时候,这个国家即便暂时强盛,但它一定不是一个开明的国家!一定不会长治久安!其实,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大文豪苏轼曾写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诗句。古人尚且都会为生物考虑,而不会因为鼠偷吃粮食、蛾扰安宁而强迫他们离开。我们为何不可以?现实社会中,“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致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视他人如蝼蚁,视人命如草芥,将自己的意愿强行施加在他人身上。殊不知如此行为终将酿成大祸。诚然,如果当初子路强行借伞,终将触怒子夏而毁坏同门之情,即便不是这样,也会在子夏心中留下怨恨的种子。何不多给他人留些余地,让昔日的情谊不因强迫而变质。同样地,当今社会,“虎妈”熊爸“的暴力行为将孩子置于被动的环境下成长。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固然可以理解,然而最美的成长,不是家长强加规划的黄金大道,更应该是还原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的成长。实际让我们领悟的自由不过是猎人和猎物的关系。但是,现实却让孩子的童真碎了一地,就不能不印发人们的思考了。学会尊重别人的意愿,而不是强迫他人履行自己的意愿。成全每一朵花的绽放,不为一己私利而践踏任一朵花。留足每一个人的自由。牢记:他所不欲,勿强迫!

    上一篇:孟子思想介绍

    下一篇:孔子的教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