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其他历史人物>

三国孙和主要事迹介绍

学康分享

  孙和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吴国掌权人孙权的儿子,那么关于孙和的事迹有哪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孙和生平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孙和生平事迹

  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很受孙权的宠爱,因此,孙权也很喜爱这个王夫人生的儿子。孙和十四岁时,孙权安排他做宫廷侍卫,并让他跟随中书令阚泽学习经传经典籍六艺,孙和非常好学,又礼贤下士,因此获得了很多人的赞赏。

  公元241年,孙权的长子孙登病逝了,次年,孙权将十九岁的孙和册立为太子,并任阚泽为太子太傅,薛综为太子少傅,另有多个陪侍随从。在担任太子的期间,孙和认为朝中的官员不该讲私事参杂到公事中,更不该相互攻击挑起祸端,曾经调解了都督刘宝和中庶子丁晏之间的争执。孙和还反对赌博,他认为消遣娱乐的活动有很多,但赌博有害身心,应该摒弃。

  孙和好学下士,本来颇有声望,直到孙和的姐姐全公主孙鲁班与王夫人有了矛盾,又担心孙和日后会对她不利,于是趁着孙权卧病而诬陷孙和母子。孙权大怒,听信了全寄等人的谗言,冷落王夫人,后来又软禁孙和,众臣劝谏,孙权一概不听,反而杀了许多力保孙和的忠义之士。孙权最后将孙和废黜,封为南阳王,迁居长沙,而改立小儿子孙亮为太子。

  孙权去世后,孙亮继位,彼时朝中的政权掌握在诸葛恪的手中,而诸葛恪是孙和的妃子张氏的舅舅,传言诸葛恪有复立孙和的想法。于是在诸葛恪被诛杀以后,孙峻将孙和流放到了新都,并将他赐死,张氏亦自杀身亡。

  公元264年,孙休去世,孙和的儿子孙皓继位,追谥父亲为“文皇帝”,将孙和改葬到明陵。

  孙和简介

  孙和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吴国掌权人孙权的儿子,在孙权的所有儿子中,孙和排名第三。但是因为孙权的大儿子孙登早早便病死了,在机缘巧合之下孙和变成了孙权亲自任命的太子,成为太子之时的孙和时年十九岁,但之后也在一系列的权利阴谋之下被罢免。

  孙和出生于公元224年,和景帝孙休、会稽王孙亮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孙和的母亲王夫人是孙权最为宠爱的一个女人,因此生来乖巧的孙和也十分讨孙权喜爱,在孙和十四岁的时候就将他封为了宫廷侍卫,由中书令阚泽当孙和的老师,教导孙和各种诗书典籍。而孙和也是不负众望,向来礼贤下士,爱好学习,曾经多次调和过宫内大臣之间的矛盾纠纷。

  在赤乌四年的时候,本来是太子的孙权长子孙登因为疾病家中去世了,第二年,孙权便将孙和封为了太子,让孙和原先的老师阚泽担任太子太傅,继续做他的老师,并找了一堆当时的名士作为孙和的侍从。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与孙和的一名同父异母的姐妹全公主不和,在全公主的努力下,孙权终于废掉了孙和,并且册封孙亮为太子,把孙和给放逐到了长沙。后来因为诸葛恪想要再把孙和迎回国都,而被孙峻给逼死了,时年公元253年。看完了孙和简介,想必大家对这位吴国皇子也有了印象。

  孙和的历史评价

  孙和的性格特征和刘备等仁君相似,喜好文学,但是也熟悉兵马,知道在乱世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能够在万千诱惑中保持本心,能够以太子的身份接受军旅之苦。然而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日后的明君却栽在了家里人的勾心斗角之中。孙和生性善良,因此也很难与其他人产生矛盾,但是他的母亲王夫人向来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姊妹全公主不和,这也是孙和日后悲剧的由来。全公主生性狭窄,与王夫人不和后,也讨厌自己的兄弟,尽管他是太子,尽管他是人人爱戴的孙和。

  再谨慎的人,面对明里暗里各种陷阱都会中招,更何况是对人们不加设防的孙和,终于全公主得手,太子孙和也被孙权被迫废掉,并且赶到了长沙,最后被自己的宗亲孙峻暗杀。孙和在当太子的时候,向来以宅心仁厚著称,他早年去世的哥哥孙登也曾经评论过他是一个德行清茂的人,应该早点登上太子之位,以顺应民心。孙登是孙权的大儿子,身有顽疾,后因病身亡。在后世的评价中,也经常有人拿孙和和刘备相比,认为这是个不亚于刘玄德的人。

猜你感兴趣

1.长孙皇后生平事迹简介

2.司马迁的生平事迹

3.李时珍的生平事迹简介

4.曹操的生平事迹材料

5.关于鲁肃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