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其他历史人物>

法家代表申不害生平简介

学康分享

  申不害,战国时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申不害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申不害生平简介

  申不害最初是郑国人,后来郑国被韩国灭掉之后,申不害就顺势成为了韩国的一个小官员,在韩国勤勤恳恳的工作着,后来当时强大的魏国进攻韩国,大军压境,面对这样严峻的局势,韩国的大臣们都没了主意,在这时候,聪明的申不害站了出来,向韩昭侯建议说:“应该向魏国示弱称臣,只要您向魏王示弱,魏王肯定会高兴,而且还可以借此引起其他国家的唇亡齿寒之心,使得魏国不再侵略韩国。”韩昭侯依计行事,魏王果然很高兴,马上就撤了军队,还相约和韩国结为同盟。因为在处理这件事上的良好表现,申不害受到了韩昭侯的信任。

  之后,魏国进攻赵国,一路打到了赵国的都城,赵成侯派人求援,韩昭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申不害虽然认为应该出兵支援,但是担心自己的想法和韩昭侯不同,会招来韩昭侯的不满,所以就假说这件事情事关重大需要好好考虑,然后分别劝说当时著名的臣子两人分别进谏阐述是否出兵,而申不害就偷偷的在一边观察着韩昭侯的面色,揣摩着他的想法,知道韩昭侯是倾向于出兵的,就进谏说应该出兵,果然韩昭侯一听就很高兴,就联系齐国一起攻伐魏国,迫使魏国撤兵。

  在这样两件事情之后,韩昭侯就知道了申不害的个人能力,知道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面对着当时韩国内部混乱,外敌林立的局面韩昭侯力排众议,任命他为丞相,来变法改革。

  申不害的术

  申不害是改革家,也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受韩昭侯的委托,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了变法。韩国兼并了郑国后,意识到了国家只有国力强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时,韩国消灭郑国后,国土面积进行了扩充,虽然没有别的国家宽广,但是对于韩国来说,足以上人民安居乐业。

  韩国的君主韩昭侯看见魏国李悝变法,使魏国在兵力、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后,韩昭侯也萌生了一个在本国实行变法的念头。

  申不害在政治上,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术”。申不原本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治理国家时,需要做到有法可依,而术也是其中一种,介于法之间。当时,国家都是小个体,如果稍有不注意,就会被别的国家所兼并,申不害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只有自上而下地把握好术的核心,那么国家的一切政事才能很好的进行。首先,对官吏要进行考核和评比,这样一来,将韩国朝廷的冗官进行了肃清,有利于官吏的建设。申不害告诉君主,对待官吏不能有过多的信任,君主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君和臣之间的关系。申不害还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的一切行为,作为臣子必须要遵守和认同,只有制定好了君臣之法,臣子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皇上。

  申不害提倡的“术”有利也有弊,利在于提升了韩国的综合国力,不利在于“术”的核心取决于帝王,而且申不害的“术”没有很好的提出法治理念,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韩国问题。

  申不害怎么死的

  申不害原为郑国人,后来韩国吞并了郑国,申不害在韩国做了一名小官吏。申不害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受到韩国君主韩昭侯的重用,申不害在韩国开始了变法运动。申不害在韩国进行变法十来载,提升了韩国的综合国力。最后,申不害终享年52岁。

  历史上有一个故事叫做“围魏救赵”,里面涉及到一个人物,此人便是申不害。魏国包围了赵国,赵国的君主赵成侯派人向韩国求助。此时,韩昭侯拿不定主意,便问申不害的想法是什么。申不害当时没有回答韩昭侯,私下,申不害多方打听知道韩昭侯想带兵前去解救赵成侯,于是申不害顺应了韩昭侯的意见,建议他前去救人。韩昭侯对申不害有了很好的印象,后来,韩昭侯提拔申不害作为韩国丞相,开始变法。

  在政治上,申不害强调君主用“术”的理念,加强对上下官员的政绩考核,申不害的这一做法是积极的,因为可以清除朝廷之中无用的官员。申不害还加强了君主专制,使君主积权力于一身。在经济上,申不害鼓励百姓多多开垦荒地进行粮食产物的种植,以及鼓励百姓发展手工业,申不害的这一措施增加了百姓的收入。在军事上,申不害将贵族阶层的兵力纳入到国家兵库中,并对士兵们进行军事培养,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了十五年的变法,使韩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韩国凭借综合国力的强盛,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猜你喜欢:

1.韩非子个人简介

2.庾亮的人物生平

3.秦国名将甘茂生平简介

4.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是寿终正寝的吗

5.法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