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其他历史人物>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取胜的原因

学康分享

  虎牢关之战是隋朝末年,决定天下归属的一场重要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李世民获得了胜利,那么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取胜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取胜的四条原因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取胜原因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取胜原因有以下四点。第一,这场战役虽有胜算不大但却也是有胜算的。从战略上来说,虎牢关易守难攻,只要能过守得住就能够获得时间,有了时间就可以等到洛阳被攻破,与其他兵力汇合就可以。而在这场战役中不仅获得了时间还消灭了敌人。第二有奇兵。李世民拥有一只玄甲军,这只玄甲军是他打造的特种部队,不管是装备,军人的素质,补给都是最好的,使用的装备也是李世民改造过的处于当时领先水平的。

  第三,大意的对手。在这场战役中窦建德拥有军队十万人,但他却一直不进攻,希望李世民和王世充交战,自己最后获利。而且虎牢关城内也只有3500人,他也没有放在心上,一直在观望,以至于失去战机。第四,卓越的军事才能。李世民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式,先是通过小规模的战斗不断击败对方,鼓舞自己军队的士气,还在合适的机会断了对方的粮草,使敌方陷入恐慌当中;后又使用计策让敌方进攻,但不出战,直到对方十分疲惫之时再将其一举击败。

  虎牢关之战背景

  若说虎牢关之战背景就不得不提个英雄人物,那就是唐高祖李渊,这在历史上也是一赫赫有名的角色,他于隋朝末年趁着战乱,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天下,群雄争霸中他鹤立鸡群表现不俗,终于历尽辛苦把长安城给拿下,并改国号为“唐”。

  但这个时候还有其它两位英雄人物也出现了,那就是当时占领了洛阳城的王世允和自称为夏王的窦建德。王世允那个时候也是自称郑王。这都说是一山不能容得了二虎,所以说李渊就不乐意了,不乐意怎么办呢?好话说尽他们估计也不会听,所以那就打呗。于是在武德三年、李渊就召集了各路大将,给他们每个人安排了不同的职务,让他们分别从各路攻打二人,想要各个击破,以求统一,这就是虎牢关之战背景。

  唐朝的军队当然还是相当的可怕了,那个时候王世充怎么敢单独与之抗衡呢,所以他就想到了战略联盟这样一个办法,他向窦建德发出了求救的信号,那么窦建德也是怕王世充来了,自己也就保不住了,三足鼎立也许可以站稳,但如果唐军吃了王世充的军队,那么自己的处境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他们本是对手的两个人就开始合作了,他们想要集合两国的兵力,去和唐军一拼高下,而史书上记载窦建德其实也是向唐朝请求不要攻打洛阳的,只是李世民没有答应,所以虎牢关之战就爆发了。这些就是虎牢关之战背景的全部介绍了。

  虎牢关之战影响

  虎牢关之战,是由李世民带领他的部下在洛阳虎牢关逐个打败了郑、夏军队的一次战役。下面讲讲虎牢关之战的影响。虎牢关之战可以说是一次转折,是唐朝一统中原的基石,它为唐在中原势力的扩大打下了基础。

  在这一战中李世民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开始因为他对对方的兵力估计不足,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很多人劝他撤兵,但他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凭借其军事才华以及过人的才智,以少敌多,仅用三千五百名精锐士兵当前锋虎牢关,打败了窦建德的十多万人援军,让窦建德只带着几百个骑兵逃走,他为后世创造了“围城打援”的战术典范,成为后世学习以少战多的经典。

  之后王世充的军队也被消灭,使天下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唐军占了上风。虎牢关之战的直接影响是窦建德被捉,夏国灭亡,王世充被杀死,郑国也随之灭亡了。在那时天下最强的三只力量是唐、郑、夏,虎牢关之战便消灭了与之对抗的其余两国,使唐朝在古代统一的速度达到最快。李世民得到策封,北方因此而统一,唐朝的版图基础也因此划定。

  虎牢关之战看似不大,但虎牢关之战的影响却很深远,它为唐帝国统一天下开辟了前进之路,以少胜多的战略思想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虎牢关之战的影响还包括玄武门之变,它间接地引发了这一变故,影响了之后的局势变化。
猜你喜欢:
1.虎牢关之战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