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民国人物>

孙震将军简介_孙震将军事迹

学康分享

  孙震将军是中华民国时期的军事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国民革命军的陆军上将。阿么孙震将军有哪些事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孙震将军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孙震将军简介

  孙震是国民党的一位高级将领,也是中华民国的军事家和教育家,是秦汉父亲孙元良的叔父。孙震原籍浙江绍兴杨家垅,出生于光绪十八年,出生地是四川华阳。

  1906年孙震加入中国同盟会。在宣统元年,也就是1909年孙震进入西安陆军第二中学堂,1912年进入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读书。1917年孙震担任骑兵连第一团长,随后先后担任了旅长、师长和司令等职务。在1926年孙震加入了国民革命军,之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33年孙震为围剿红军而同红军作战,被徐向前部队所击败。孙震在1936年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孙震担任二十二集团军副司令,之后又任总司令,主要负责晋东一带的抗日作战。在1938年的徐州会战中孙震率军在滕县奋勇抵抗日军,极大地保证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孙震之后在1939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解放战争爆发后,孙震驻守湖北宜昌。在淮海战役中,孙震率军作战,他所在的四十一军和四十七军全被解放军歼灭。国民党战败后孙震溃逃至台湾。1950年孙震担任台湾总统府战略委员会上将军衔顾问。之后又在1954年和1960年担任不同要职,1985年孙震逝世于台北。

  除了率军作战外,孙震还致力于办学教育事业,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孙震先后创办了树德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小学,自己承担学生学费,主要招收无力上学的孩子。之后又创办树德初级中学和树德高中。孙震本想在抗战胜利后创办树德文理学院,后因为局势变化而没能实现。

  孙震将军事迹

  孙震在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到西安陆军第二中学堂读书。1912年秋季孙震又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在这里毕业后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战役。1917年孙震担任骑兵旅第一团团长。之后又担任了多个职务。孙震在1926年投靠国民革命军,并担任29军副军长,并且参加了北伐战争。在围剿红军作战中,多次被徐向前部队所击败。国民党在1936年授予孙震陆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孙震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在1938年的徐州会战中,孙震在滕县与日军血战,保证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1939年孙震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解放战争中孙震参加了淮海战役,他所在的四十一军和四十七军全部被解放军歼灭。之后孙震驻守四川万县,同时担任重庆绥靖公署主任。国民党战败后孙震溃逃至台湾,于1950年起开始在台湾当局任职,1985年在台北逝世。

  孙震除了打仗外,还致力于办学,早在20世纪20年代,孙震就先后创办过树德第一到第四小学,招收负担不起的儿童,自己承担学费。1932年又开办树德初级中学,设立奖学金,支持优秀学生外出留学。1937年设立高中,使得树德学校成为当时国内少数的优秀私立学校。抗战胜利后孙震还想办一座树德文理学院,因局势动荡而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