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民国人物>

凌叔华林徽因关系_凌叔华的故事

学康分享

  我们知道林徽因与凌叔华这两位人物都是民国北京城里拥有很高知名度的才女,同样是那个年代文坛才女,那凌叔华与林徽因是什么关系?关于凌淑华有哪些故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凌叔华林徽因关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凌叔华林徽因关系

  关于凌叔华与林徽因之间最初渊源,我想应该要从徐志摩这里入手。据了解,徐志摩曾组织的一个文艺沙龙,名叫“新月社”,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学社团,而林徽因和凌叔华也都是新月社的成员,都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二人还经常参加社团里的一些聚会,从这里看的出来,凌叔华与林徽因之间的普通朋友的关系还是存在的。除了这个之外,这两位才女还有更深的渊源,据说凌叔华曾经还租住过林家宅子,当时的凌叔华比林徽因年长4岁,那时林徽因的父亲还曾想请她担任林徽因的家庭教师。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两位才女形同陌路,互不往来,还需要我们细细推敲。

  据说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徐志摩的身上。那时年轻的徐志摩志摩遇到清纯美丽的少女林徽因,不禁为其才貌所倾倒。但那时的徐志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为了追求林徽因不惜放弃已有的婚姻,恢复单身。但是林徽因年纪虽小,但很有主见,于是拒绝了徐志摩。但是从后来林徽因写给志摩相关怀念文章来看,林徽因是爱志摩的。而凌叔华与徐志摩的相遇恰好正是徐志摩失恋的时候,加上男才女貌,经常在一起探讨文章什么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早已凌驾于友谊之上了,但是后来凌淑华指出两人之间只有友谊。而最终导致凌叔华与林徽因形同陌路的原因就是抢夺“八宝箱”,也正是经历“八宝箱”这一事件之后,两人就真的如同形同陌路了。

  凌叔华的故事

  凌叔华出生于一个文墨世家,也正是这样,她在很小的时候便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最初爱上的就是绘画。记得在她六岁的时候,她就用木炭在花园的白墙上画了很多山水风景、花卉和人物图。后来经过他人的介绍拜师在画师缪素筠的手下。在她七八岁的时候,还曾拜著名山水画家王竹林为师,历经多次的拜师之后,使她的绘画技术有了坚实的基础。

  在她读书时期,她的写作才华很是超众,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不但如此,她的作品还常常会在校刊上发表。后来因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也让她受到不少的影响。在1922年的时候,她成功考入了燕京大学。大学期间的凌叔华,画艺早已经到了绝妙的境地,朱光潜还对她的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虽然大学期间的凌叔华很是爱画,但是“文学’似乎是一块强有力的吸铁石一样,紧紧的吸住她,也就是这样“写作”成为了她目标。就这样她在兼顾画画的同时开始以白话执笔写作,直至后来不论她的绘画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受到了国内外很高的声誉,并给国内的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凌叔华生平简介

  凌叔华出生于1900年,去世于1990。关于凌叔华,她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的“文坛三才女”之一。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很高的绘画天分,甚至还还得到了宫廷画师王竹林的欣赏,还将她收于自己的门下教她绘画。凌叔华不但学养丰厚、文才画禀皆长,而且她的才情及艺术实践,更是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重要的篇章。

  凌叔华的祖籍是来自于广东,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名门望族之家。关于她的外曾祖父据说曾是广东这一领域颇有名望的大画家;而她父亲更是出身于翰苑,还曾是光绪十九年时期的中举人,喜爱画画,与众多画家过往甚密,还组织过“画会”。此外凌叔华的家中还常常有文人墨客进进出出。因此受到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的熏陶,使她从小便就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陶冶。

  其实,关于凌叔华的出生在她的父母眼中并不是很在意,因为凌叔华排行第十,再加上母亲在她出生之前已经生育了两个女儿,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她以及她的母亲、妹妹们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饱受冷眼与讥笑。而并不起眼的她就会常常安静的待在属于自己的一个小角落里,从不争闹,也正是这样的成长使她渐渐懂得了志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