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民国人物>

李克农的后代_李克农的子女

学康分享

  李克农(1899.9.15~1962.2.9),汉族,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那李克农的后代有谁,李克农的子女是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李克农的后代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克农的后代

  李克农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工之王,一生在隐秘战线工作。他生育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的子女都是在民国期间出生的。当时战乱四起,李克农自己身在军队中,就将这几个子女也送入了军队,他的子女们都是在军队中工作的。

  李克农的后代中,李力是名气最大的一个。李力在建国以前是主管无线工作,建国以后,中共中央迁入北京,北京急需恢复通信设施。李力成为了通信部部长,专门负责整顿北京的通信设施。在几年中,李力将北京的六万门电话恢复了正常通信,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整顿通信设施。

  李克农的幼子李伦是军中政委,自从参加八路军后,就一直在八路军的前线从事政务工作。在解放浙江舟山的战役中,荣立了一等功。李伦退休后,开始研究解放军的军史,写出了很多著作。

  李克农的后代中,他的女儿李冰从事了医学行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方面非常缺少医疗人才,因此李冰加入了卫生队,从一名卫生员干起。解放后,李冰进入了解放军医院,在里面担任主治医师。到她退休的时候,她已经是著名的脑科肿瘤专家。

  李克农的子女

  李克农子女一共有五个,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第一个儿子是李治,第二个儿子是李力,第三个儿子是李伦,第一个女儿是李宁,第二个女儿是李冰,其中,排行老大和老二的分别是李宁和李冰。

  都说虎父无犬子,意思是很厉害的父亲一般都会有不一般的子女。这个俗语用在李克农和他的子女身上一点都不为过。自李克农出生,就意味着他不平凡的一生,他出生在一个不和平的年代,但从小就饱读诗书而且又有勇有谋的李克农,在这不和平的年代里照样活得精彩,不只是他自己,李克农子女因为有他这个好榜样,也都有不少的成就。

  李克农的五个子女都是和他一样在他们的家乡出生的,而且都处于一个不和平的年代里,自然就会遭受很多苦难,但因为有很厉害的父亲和母亲,他们每个人都被教育得很好。拿李克农的两个女儿来说,就知道女儿都是母亲贴心的小棉袄这句话的真实性,在她们上中学的时候,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在学校都不能好好地吃一顿饭,但她们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排在最前面,因为她们懂得母亲的不容易,也是为这个家庭争得一份荣誉,不被别人看低,不止是她俩,之后的三兄弟也非常懂事,他们兄弟姐妹之间几乎没争吵过,作为大的那个很会照顾和教导小的,这些都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从小李克农和他的妻子就一直教导孩子要学会自己生活、自力更生、互助互爱。

  李克农故居

  李克农故居位于他的出生地,也就是安徽省合肥市的巢湖市,具体位置是在烔炀镇的中李村,它比较容易找到,因为就在烔黄路的路边。

  目前他的故居是作为免费参观的一个景点。曾经的故居只有他本人的居住房子,经过一些修缮、改变之后,现在也包括了一个博物馆,占地面积也由一开始的两百多平方米快速地扩大为一千多平方米。由于博物馆是后期建成,所以这里主要介绍将军的住所。

  此小镇风景不错,而且交通设施等也比较完善,将军的故居周围的路也比较平坦。来到这里,你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写有李克农故居几个大字的牌匾,门的两边有两副对联,是对将军赞美的句子

  将军的居所是砖瓦所造,墙体为砖,房顶为瓦,外表看起来不似现在房子的华丽。但是就从前的情况来说,这已经足以说明将军的家境不错,毕竟在加入共产党之前,他也是报社的副编辑啊。房屋的两边有树有草,看上去一片葱绿,其中一条小路通往房门处,颇有一种通往不凡之处的感觉。

  往里走进,你就可以知道,这个房子有两个厢房、两进平房,有一个小院子,院中有一个天井,这和江淮的农家建筑一致,不同之处就在于此院中有将军的铜像。走进那两个平房之内,可以看到里面陈列的都是将军和他的家人用过的种种家具和农具。走进一间卧室,你可以看到,设备不多,就只有床、桌子、衣柜等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