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评梅原名叫什么
石评梅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革命家,被称为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那石评梅是原名还是笔名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石评梅的原名,希望对你有帮助。
石评梅的原名
石评梅,原名石汝璧,中国现代女作家,乳名元珠,常用笔名评梅、林娜、漱雪、波微等。山西省平定县人。石评梅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因爱慕梅花自取笔名石评梅;在《语丝》、《晨报副刊》、《文学旬刊》、《文学》,以及她与陆晶清参与编辑的《妇女周刊》、《蔷薇周刊》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和剧本。她与高君宇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作家和革命活动家,他们用生命谱成了一曲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上世纪80年代,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石评梅作品集》,共三卷:《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游记·书信》。
石评梅的生平
石评梅从小就聪明好学,父母也非常宠爱她。在她三、四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开始教她读书认字,每天晚上都是如此,对于那些她没有认熟的字,即使是到了深夜,也不允许去睡觉,而是要等到念熟以后才能去睡觉。后来等她读了小学,白天去学校上课,晚上父亲还是教她读《四书》、《诗经》等。
辛亥革命后不久,她的父亲被派到太原的图书馆进行任职,石评梅也跟着父亲来到了太原。她在太原师范附属小学读书,之后又在太原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因为石评梅的天资过人,再加上家庭教育,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突出,学校里被称为是“才女”。在读书的期间她就显露出了反抗的思想,有一次女师风潮,她就是其中的组织者。等到风潮过后,学校要将她开除,但是又觉得可惜了她的才气,又让她恢复了学籍。
1919年,石评梅从中学毕业,考进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这一步,是考验石评梅的意志的关键,因为那时候的女子一般读到高中就结束了,但是石评梅却仍然不断求学。在她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她选择了去北京求学。在新思潮的推动下,石评梅一边学习,一边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石评梅的爱情故事
在陶然亭畔,有两块并排而立的墓碑,这就是革命家高君宇与才女石评梅并葬的坟冢。这是一对苦命的男女,他们在活着的时候没有机会在一起,但是死后却并葬在了一起。
高君宇是石评梅父亲的学生,两人是同乡,石评梅和高君宇是在一次同乡会上认识的,石评梅多次在自己父亲的口中得知高君宇的消息,还经常听到父亲夸奖高君宇。而对于高君宇而言,那时的石评梅已经是一个有名气的女诗人了。所以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书信经常往来,从友情逐渐地发展成了爱情。
1923年的秋天,石评梅收到了高君宇的来信,一拆开信,里面的香山红叶飘了出来,在红叶上写着两句诗,主要是表达了高君宇对石评梅的相思之情。但是,石评梅却没有接受高君宇的爱意,一个原因是因为石评梅还没有从之前爱情破灭中走出来,另一个原因高君宇在老家已经有一个妻子。所以,石评梅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能破坏别人的婚姻。虽然遭到了拒绝,但是高君宇并没有死心,他回到家乡与自己的妻子离了婚。
由于长期的奔波,高君宇因为急性肠胃炎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高君宇的死让石评梅非常懊悔,并且总是责备自己。自此之后,石评梅在孤寂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在她死后,她的朋友们根据她之前的遗愿将她安葬在了高君宇的身边,从此他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