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历史名将>

杨业与呼延赞的关系

学康分享

  杨业和呼延赞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两人都是太原人。为了保护北宋的疆土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杨业和呼延赞的主要功绩被写入史书代代相传。他们为抗击辽军英勇杀敌的精神一直被后人所称赞。那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杨业与呼延赞的关系

  杨业,原名重贵,之前担任北汉军官时,北汉君主刘崇赐其姓刘,名继业。后戏中称他杨继业。杨业本人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官至建雄军节度使。北宋灭北汉后,杨业随主刘继元投靠北宋。授杨业为右领军卫大,长驻代州抵抗辽兵的入侵。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公元986年,随军北伐,不料在狼牙村遭遇埋伏大败,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杨业见无人支援,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兵回身力战, 全身受到数十处创伤,士卒死伤殆尽。但杨业面无惧色,手刃数百人,最终力竭被擒。为表白忠心,杨业绝食三日死于疆场,享年60岁左右。

  呼延赞与杨业属于同一时期的北宋将领。呼延赞年少时任骁骑兵,由于他武艺超群,有勇有谋宋太祖选他任东班头领,后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公元964年,担任前锋,随王全斌讨伐后蜀,身受数处创伤,由于战功赫赫被任命副指挥使。后又担任过富州刺史、辽州刺史等。呼延赞有胆量勇气,勇猛强劲,随和率直,经常说愿意战死在敌军中。在自己身上到处纹“赤心杀贼”字,甚至于他的妻子、儿子、仆人都在身上纹了这几个字。他的几个儿子耳朵后面另外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他性格俗陋怪异,为了让孩子长大能耐严寒,寒冬时将水浇于幼孩身上。咸平三年,呼延赞去世。

  在杨业和呼延赞他们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杨业和呼延赞的英雄事迹铸就了当时的一代佳话。不少后人将他们二人的画像当做门神,以示对他们的崇敬。

  铁鞭王呼延赞的简介

  铁鞭王呼延赞,北宋著名将领,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因有一手铁鞭功夫号称“铁鞭王”、“靠山王”。其父是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琮。呼延赞年少时任骁骑兵,因其胆量过人,勇猛无敌,宋太祖补选他为东班头领,入宫受帝王差遣,后天靠个人努力,升任骁雄军使。淳化三年(992年),出任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后改任辽州刺史、扶州刺史、康州团练使等。

  呼延赞有勇有谋,勇猛强劲,为人随和直率,常将战死沙场挂在嘴边。身上处处可见刺有“赤心杀贼”的纹身。后史料记载呼延赞将“赤心杀贼”这几个文字都纹到了他的妻子和儿子,甚至仆人的身上。他的几个儿子的耳朵后还被刺上“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的文字,他创制的兵器重量都在十几斤之上,两面带有锋利的刀刃的破阵刀是他的如意之作。铁鞭王呼延赞的最厉害的兵器还是他的铁鞭,铁鞭也是他使用兵器中最重的,需两个人才能抬得动。

  铁鞭王呼延赞性格俗陋怪异,有时不近人情,曾有记载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冬天不畏严寒,体格强健,曾在深冬时将水浇在幼孩身上。也曾记载,铁鞭王呼延赞为了给自己儿子治病,亲手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儿子熬汤治病。咸平二年朝堂之上人人都挣功论赏的时候,只有呼延赞默默无语,婉拒宋真宗的打赏,后都称其知本分。咸平三年(1000年),铁鞭王呼延赞年老去世。呼延赞死后,朝廷提任其子呼延必显为军副都军头。

  杨业简介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戏说中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今陕西神木)。

  杨业少时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猎获总比他人多。读书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后汉被后周所灭,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建立北汉。杨业弱冠即跟随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远近闻名。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宋太宗北征,素闻杨业之名。北汉投降之后,派使者召见杨业,即授右领军卫大。班师回朝后,又授郑州刺史。宋太宗以杨业“老于边事”,拜其为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随军北伐,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并且没有得到支援,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今山西宁武),杨业见无人支援,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兵回身力战,全身受到数十处创伤,士卒死伤殆尽。杨业面无惧色,手刃数十百人。马匹重伤不能前进,力竭为契丹军所擒。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