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历史名将>

祖逖有哪些故事介绍

学康分享

  祖逖生于公元265年,字士稚,是范阳人(今天在河北)。东晋著名将领之一,经典战役是祖逖北伐。作为一名将领,祖逖平时有什么故事呢?你心目中的祖逖又是怎样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祖逖的故事

  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我国当时的朝代是晋朝,有一个大叫祖逖,字士稚,范阳人。当时祖逖身处的历史环境比较混乱,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西晋没落后,大量的政治内部矛盾恶化,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在往南方迁移,祖逖也不例外。

  祖逖祖上世代为官,但是祖逖小时候并不用功读书,直到成年才发奋,后被举孝廉、秀才。又和同为晋朝名将的刘琨是好友,二人相互勉励,闻鸡起舞这个成语说的便是这二人。后来祖逖深受司马睿的赏识,司马睿封他做徐州刺史,当时的祖逖十分主张要北伐,也是他从事后半生的工作,得到司马睿的一些资助后,祖逖便拉开了他北伐战争的序幕。

  在其多年的北伐战争中,发生很多广为流传的故事,如中流击楫、智退桃豹等,公元320年的时候,祖逖担任奋威和豫州刺史,他派遣部将韩潜去占领陈川的东台,但是其守将桃豹占领着西台,和东台形成的布防局面十分牢靠。韩潜和桃豹相持四十多天,这时候祖逖让任用布袋子装满沙土,看起来就像米粮一样,让一千多个人奖布袋子运送到东台,故意让西台的士兵看到,又派几个人扛着真的米袋子在城外行走,表现出扛着的米很重自己很累的样子来迷惑西台的士兵,西台的桃豹立马就带人来抢米袋子,因为粮食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发现里面竟然真的是米,桃豹就对东台城楼上的袋子里也是米深信不疑,而这时候来救济桃豹的米粮早就被祖逖给抢去了,化被动为主动,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桃豹。

  祖逖一生对民族和北伐事业贡献卓越,不愧为后世称赞的民族英雄。

  祖逖闻鸡起舞故事

  成语闻鸡起舞是出自《晋书-祖逖传》,说的是晋朝的民族英雄祖逖与司州主簿司空刘琨相互共勉,半夜听到荒鸡名叫就起床练剑,苦练本领,为以后报效祖国。后比喻有志之人奋发图强,力求有作为的意思。

  祖逖是东晋时期有志于恢复中原力争北伐的大将,祖上世代为官,他的父亲祖武去世得早,所以祖逖小时候都是由他的哥哥们照料,年少时期的祖逖并没有好好读书,但是名声却很好,因为祖逖为人仗义,对朋友又很慷慨,常常资助贫苦的人。成年后的祖逖才发奋读书,自学期间,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去请教别人,所以,那时候有人称赞祖逖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祖逖和刘琨是好友,二人经常在一起互相勉励,所以二人约好半夜荒鸡教的时候起床练剑,当时荒鸡半夜名叫是不好的象征,可是他们却没有在意这些,只是用工联系剑术,可以看出祖逖不拘小节的性格。

  勤奋的祖逖在公元313年,被任命为奋威,祖逖带兵北伐,建立了不少的功劳。刘琨是中山魏昌人,字越石,是西晋时期的有名将领。祖上向上追溯是汉中山靖王,刘琨长相貌美,学习刻苦,曾和祖逖相约闻鸡起舞。弱冠的时候凭借自己的文采扬名于京都洛阳,“人称洛中奕奕”。八王之乱爆发的时候正遇上永嘉之乱,北方沦陷,当时的将领只有刘琨还坚守在并州,后投奔辽北,死在辽北内部的政权斗争。

  祖逖是个什么样的人

  祖逖生于公元265年,字士稚,是范阳人(今天在河北)。出身世族地主家庭,祖上时代为官,少年时期的祖逖可以说是一个不一般的纨绔子弟。祖逖的父亲早亡,祖逖的生活由他的哥哥们照顾。

  祖逖成年前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但是年少的祖逖深为乡党们所喜爱,因为祖逖为人豪爽,仗义,经常以哥哥们的名义资助劳苦的贫民,对自己的朋友更是出手慷慨。青年的祖逖学习武术,和好友刘琨曾经闻鸡起舞互相勉励,被后人传为佳话。

  由于西晋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压迫,各族人民起义造反的很多,时局很是动乱。匈奴的刘渊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的时局,进行改朝换代,公元308年,刘渊在平阳称帝,次年两次进攻洛阳,祖逖率领当地的百姓迁移到淮泗避难,迁徙的途中,祖逖十分关心百姓,把自己的车子、粮食、衣服等个人物品,都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使用,祖逖的行为深深感动功劳百姓,祖逖被推举为“行主”。

  成年后的祖逖由于发奋读书,所以他的见识和抱负都很远大,被司马睿送赏识。祖逖一直以来都很关心国家的命运,主张北伐收复失地,被司马睿封为奋威后,祖逖便开始了他的北伐之路。祖逖在北伐过程中,绝大多数的物资、军队都是祖逖自己为自己提供的,祖逖省吃俭用,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并且军纪严明的军队得到百姓很大的认可,所以祖逖的军队壮大得很快,为他的北伐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祖逖在历史上就被评为民族英雄,一生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