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历史名将>

张辽和马邑之战关系是什么

学康分享

  张辽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首,他鞍马一生为曹魏大业立下不世之功,而马邑之战是汉武帝时期一次针对匈奴的失败的军事行动。那么,张辽和马邑之战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张辽和马邑之战

  张辽先祖其实并不姓张,而是姓聂名壹,是汉武帝时期的边境富商。在张辽先祖生活的时期,汉武帝发动了一场规模十分浩大的马邑伏击战。当时的聂壹在边境经常与匈奴通商,单于对他十分信任。出于一片报国热情,他通过好友王恢向汉武帝献计,自己假装卖国,引诱单于带领大军来到长城边境,然后设伏兵攻打单于,可以一劳永逸。匈奴单于果然上当,他率领十多万匈奴铁骑进入朔州城。

  可是这位单于十分奸诈,他发现牛羊遍野却无人放牧的怪异现象,就拒绝前行。之后抓了一个附近的亭长,从他口中得知聂壹与汉朝廷之间的全盘计划。最终单于顺利脱险,逃出生天,大汉王朝功亏一篑,功败垂成。聂壹两面不得好,只得隐姓埋名,从此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为避祸改姓为张。张辽就是聂壹的后人,因此张辽和马邑之战的关系十分紧密,是这场马邑之战间接地引出了后世的张辽,而张辽的发迹使得人们追根溯源,了解那场惊天动地的马邑伏击。张辽和马邑之战的关系使人们了解到历史的曲折和巧合。张辽随曹操北征匈奴,他奋勇杀敌,一雪前世之耻,使得先祖的夙愿得以在他的身上实现。虽然他的先祖没能实现马邑之战的计划,张辽却在三百五十年之后以另一种形式取得了成功

  汉朝马邑之战

  公元前133年汉朝马邑之战爆发。马邑之战又被称作马邑之围,也有人称马邑之谋。这场战役的目的是诱惑敌人进而歼灭敌军。是西汉汉武帝在位时,由王恢进言策划的准备消灭匈奴的大战。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记载的那样:昔汉之王恢,欲徼一时之幸于匈奴,故为马邑之役,孝武许之,是恢欲奉诏以从事也。然后以谋出于恢,故下吏不赦,使恢自杀。

  当时汉武帝采取王恢的建议,准备进攻匈奴。当匈奴单于准备进入汉朝的埋伏圈内时,当时的一个守卫却私下向匈奴单于告发了汉军打算偷袭匈奴部队的计策,匈奴单于接到告密就马上下令让还未抵达汉军包围圈的匈奴大军立刻撤退,就这样王恢的计策失败,匈奴未受到任何损失,反而变本加厉的残害大汉边境百姓。汉朝马邑之战失败的影响巨大,从此匈奴发狠,四处出兵侵扰汉朝的边境,致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匈奴用这个方式来报复汉武帝对他们采取的马邑之围。

  汉武帝因马邑之战没有成功伏击匈奴,反而使黎民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中深感痛恨与自责,将马邑之战失败的责任全部怪罪于当时提供计策的王恢,王恢不堪忍受,随即自杀谢罪。从此以后西汉才开始与匈奴进行长期大规模的战争。这次战争虽然失败,但也结束了西汉初年以来所信奉的和亲政策,而且还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文化交流,也有其积极作用。以上便是史上著名的汉朝马邑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