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外国历史人物>外国军事家>

军事家马歇尔的简介

炜基分享

  乔治马歇尔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并且在外交等方面还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陆军五星。1945后出任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以出台马歇尔计划闻名,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军事家马歇尔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军事家马歇尔的简介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他是一位从未亲自带兵打仗而仅仅凭藉在作战图上挥动小小一支红蓝铅笔, 就众望所归地获得了五星的最高军衔的参谋军官。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军驻天津第15步兵团任主任参谋,学习了汉语。1939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帮助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谋划策,坚持先攻纳粹德国再攻日本帝国,为美国在二战的胜利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军事家马歇尔的生平

  1901年9月,马歇尔以全校第8名的成绩毕业。院长希普认为;“如果乔治马歇尔被任命为陆军军官,将会青云直上,远远超过西点军校的一般毕业生。”马歇尔本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军校生活呢?1904年2月3日,马歇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

  这时菲律宾驻有美军3万5千人,维持某种“和平”,战事已缓。年轻的服役两年,没有参加战斗,但经历了丛林环境和疫病的考验。他的老成持重和公正无私很受上级赞赏。

  1903年夏,马歇尔回到美国,被派往俄克拉何马地区的雷诺堡。妻子身体不好,仍不能与他同行。马歇尔在雷诺堡的出色表现受到上级注意。1906年他被选进利文沃思堡进修班进修。进修学员都是以上的军官,他是唯一的。一年后他以名列第一的成绩获得继续深造的资格。这时,妻子搬到利文沃思堡与他同住。但是疾病使她无法与丈夫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也无法生育。虽然如此,马歇尔与妻子一直相亲相爱,外人以为他们的婚姻生活完美无缺。

  本世纪初美国军队晋升机会极少。马歇尔晋升为,带着这个军衔一直干到1916年。这时他已36岁,当了14年军官,在美国14个不同的部队服役任过职,两赴菲律宾,两进国民警卫队。无论在哪里,他都得到上级夸奖。他肯吃苦,精通兵法,足智多谋,忠诚可靠。但他仍是一个。他的上司哈古德1916年在有关军官能力的报告中写道:“马歇尔理应在常规军中任准将职,推迟一天任命,军队和国家就遭受一天损失。”但是,提升军官委员会只是任命了马歇尔职。

  1917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站在协约国一边参加了已延续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塞伯特组建陆军第1步兵师,调任马歇尔任参谋部临时衔参谋。第1步兵师在潘兴的美国远征军编内,最先在法国登陆。

  在法国前线,作为师参谋部参谋,他的任务是向师指挥所报告前沿阵地的情况,检查部署和给养状况,维持部队士气。他执行任务一丝不苟,大部分时间是在前沿战壕里。他常常一人徒步巡视阵地。马歇尔因在前沿阵地表现出色,被提升为临时,并调入设在肖蒙的美国远征军总参谋部。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而告终。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成为美国和欧洲的英雄。马歇尔被调到这位总司令的身边,当他的助手。他陪潘兴在巴黎参加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一战后生活

  1919年9月1日,马歇尔随潘兴凯旋美国。得胜回朝的将士们受到一片热烈的欢迎之后,一切归于平静。马歇尔战时临时被取消,仍当他的。他留在了潘兴手下任职,不久晋升为正式。这次晋升并未使他高兴,只是使他感慨,他当了整整18年的军官,还只是而已。 1921年8月,潘兴出任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作为首席助手随他到华盛顿赴任。这次他又升了一级,领军衔。1923年潘兴任满离职。马歇尔决定到野战部队任职,以充实自己。1924年秋,他被派到美国驻中国天津的第15步兵团,任副团长。1926年底,他被任命为陆军学院教官,返回华盛顿。1927年11月,他的妻子病逝。

  本宁堡步校是美国陆军最大的军事学校,坐落在佐治亚州哥伦布市数英里之外。马歇尔是出色的教官,能够三言两语概括复杂的军事问题。他对学员要求很严格。他督促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的热情。从步校出来的许多出类拔萃的将领都把自己日后得以攀上军阶高峰:归功于马歇尔。马歇尔在步校建立了一个学员档案,把他认为有才华的青年军官的名字一一记在上面。后来马歇尔担任陆军参谋长之后,这个档案便成了无价之宝,他常据此选派指挥官。

  1932年底,马歇尔调到斯克雷文堡带兵,随后又被任命为伊利诺斯州国民警卫师的师长。1936年8月,55岁的马歇尔由正式晋升为准将。

  1938年夏,马歇尔准将被任命为陆军部副部长。1939年9月1日,罗斯福总统任命马歇尔为陆军参谋长,正式授予他少衔,暂领上衔。他上任的第3天,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没有马上参战。国内有人主张全力避免战争,有入主张积极参战。马歇尔认为,无论愿意与否,美国必然要卷入战争。而他作为陆军参谋长,积极备战更是责无旁贷。他支持罗斯福总统的援英战略。他认为英国人是在为美国赢得准备时间。

  1941年12月8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参见珍珠港战役),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终于卷入战争。珍珠港事件使许多军队领导人受到处分,但对马歇尔的职位未造成影响。他受到质询和责难,但没人想到要撤换他,也不再有人对他就美国参战的主导设想表示异议。为了适应战争,马歇尔上任不久便着手对军队进行了整顿。他提出一长串应当退役的军官的名单。

  1942年初,美英两国商定在北非登陆,打击德军。马歇尔为这次代号“火炬”。的战役进行了积极准备。他指派艾森豪维尔出任盟国北非远征军总司令,全权指挥这次战役。他与艾森豪维尔商量,选中乔治·巴顿指挥美军特遣队在卡萨布兰卡附近登陆。同时,他还把奥马尔·布莱德雷推荐给艾森豪维尔。布莱德雷很快便证明他是美军有史以来最富才干的将领之一。他曾是艾森豪维尔的同班同学,在本宁堡当过马歇尔的下属。马歇尔极其赞赏布莱德雷的指挥才能,曾打定主意,一旦美军发动大规模战役,即委以重任。后来艾森豪维尔很快就将第2军交给了布莱德雷。再以后布莱德雷指挥了越来越多的军队,为打败法西斯德国立下赫赫战功。

  1942年7月下旬,美英两国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开始在伦敦拟定“火炬”作战的具体方案。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并在罗斯福和邱吉尔的干预下,于9月20日达成一项折衷方案,确定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和阿尔及利亚的奥兰、阿尔及尔3处同时登陆。登陆日期最后定于11月8日。

  英美盟军按期于11月8日天始实施“火炬”登陆作战计划登陆成功。经5个月的激战,盟军于1943年4月9日集中优势兵力发起总攻。英军第8集团军自南向北进行突击,美英联军自西向东发动进攻,经过18天的战斗,于5月7日分别攻占了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被挤压在这一地域的25万德意军队走投无路,于5月13日投降(参见突尼斯战役)。至此,德意在北非的部队全部被肃清,非洲战场的战事以美英的最后胜利而结束。

  美英盟军在北非登陆之后,美英两国便开始考虑下一个主要战略行动方向了。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罗斯福与丘吉尔率两国军事首脑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商讨军事战略问题。马歇尔极力主张横渡英吉利海峡,从法国北部攻入欧洲大陆。丘吉尔不同意。会议未能就此作出决定,实际是将进攻西欧的计划推迟实施。会议最后决定以在西西里登陆为最近作战目标。

  1943年7月10日,盟军在西西里登陆,8月中旬占领全岛。随即向意大利本土进军,很快进逼罗马,在纳粹控制的欧洲取得立足点。但是盟国决策者和一般公众在想到光复欧洲时,并不是把目光放在地中海地区,而是着眼于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以及德国本身。大家都知道,只有英美联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后,导向最后胜利的大反攻才算真正开始。也正是基于这一简单而正确的认识,马歇尔一直主张排除对其他因素的考虑,尽可能早地渡海登陆西欧作战,全力消灭德军。

  1943年12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最终商定,于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登陆。这次登陆战役的代号定为“霸王”。人们普遍认为,指挥“霸王”战役的盟军最高司令一职非马歇尔莫届。马歇尔已是众望所归的人。此际,美国陆军的步兵和航空队同时活跃在世界的六大战场,战线极长,但是由于马歇尔在华盛顿指挥得力,对各路人马的状况、需求、配备和军务缓急了如指掌,应付自如,协调有致,为美军的不断胜利创造了良好条件。

  1943年秋,同盟国首脑在魁北克会议上一致同意马歇尔本人指挥欧洲战役,这使他非常高兴。但罗斯福回华盛顿后,却无限地延长了马歇尔的陆军参谋长的任期。

  罗斯福让马歇尔指挥欧洲战役的决心本是十分坚定的。他在给潘兴的一封信中说:“我们准备让他指挥的是这次战争中最大的作战行动。我认为他将担负的乃是欧洲战场的全部指挥任务,而不仅仅关系到某一地区。此外,英国三军参谋部将同他就一切事宜进行磋商。再者,我认为如果不给乔治一个亲临前线统兵作战的机会就太不公平了……我所能做出的最好的解释是,我想让乔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潘兴……”

  然而,罗斯福总统无疑最后还是同意了潘兴的看法。这位身卧病榻的老在给总统的信中说:“……我们在打着一场全球性战争,离结束之日尚远,因此要由最成熟的军官担任参谋长一职,以便明智地把握战略方向。明达的军界人士一致认为,马歇尔正是这样一位军官。假若把他调往某个地区作战,则无论这个战场看上去如何重要,都将使我们因为失去这样一位深谙战略、任何其他人担任参谋长都无法同他相比……”

  马歇尔可以极其出色地指挥欧洲战役,但是无人能顶替马歇尔充任美国全球军事行动的指挥者而且指挥得如此出色。罗斯福最终还是把马歇尔留在了陆军参谋长的位置上。最后,经总统批准,马歇尔委任了艾森豪维尔任盟军最高司令,指挥“霸王”战役。

  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后(诺曼底战役),美军将领认为英军最高指挥官蒙哥马利一心想唱主角,因而对他十分不满,双方矛盾重重。马歇尔站在战胜敌人的最高立场上,必须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矛盾,使盟军协力胜敌。协调美军与友军的关系也正是马歇尔的主要责任之一。他不断提醒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艾森豪维尔说,们都容易变得“虚荣自负”,绝不要忘记,“蒙哥马利差不多是英国唯一的英雄”,所以不要和他找麻烦。

  在太平洋战场上,一路杀回菲律宾群岛的麦克阿瑟不断向参谋长要人要物,而海军是千方百计不让马歇尔去注意菲律宾。这样,马歇尔就首先要说服参谋长联席会议其他成员,承认菲律宾群岛是合理的军事目标,应给予大力支援,而另一方面他又要让麦克阿瑟了解,从全局出发,不可能对他有求必应。

  在中国战区,马歇尔不得不撤换他的司令官史迪威。这不是因为这位缺乏指挥才能,而是因为他对中国的蒋介石和东南亚英军司令蒙巴顿蔑视而不恭,口出妄言。马歇尔只好忍痛将他革职。

  马歇尔清楚看到,在抗击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中,美军并非孤军奋战,他必须倚重、倚靠甚至倚赖友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欧洲战场上,他始终要求艾森豪维尔遵循他的指示,打败德军,赢得胜利,同友军保持良好关系。在欧战的最后阶段,一些美军将领要求抢在苏军之前攻占柏林,丘吉尔和蒙哥马利也坚决反对放弃柏林,认为这等于西方把宣传上的一个大胜利白白丢掉了。但是马歇尔顶住了这股压力。在他看来,放弃柏林完全是一种军事决策。在罗斯福总统刚刚去世,杜鲁门总统刚刚上任之际,他必须以军人的方式进行思考,做出这种符合军事逻辑的决策,由苏军攻占柏林。马歇尔和艾森豪维尔不能忘记,苏联还是西方的盟友。“是的,我认为我们当时不应当攻占柏林,”马歇尔后来写道,“必须记住,我们那时正在努力和俄国人打交道。我们一直同他们并肩作战。他们是我方武装部队的组成部分一非常坚定的一部分。他们在战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削弱了德军力量,对所有这些,我们都要好好加以考虑。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变得非常敏感,时刻在注意是否有迹象表明英国人和美国人打算背着他们决定战争的结局……”

  1944年12月,马歇尔受领五星上衔。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终于被打败了,德军向盟军和苏军无条件投降。

  军事家马歇尔的性格特点

  在二战期间,马歇尔大胆启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军官,这批军官用战场上卓越表现和战绩,回报马歇尔的知遇之恩。这些在大战中获得奇功伟绩的著名将领。就是马歇尔知人善任的注脚。

  马歇尔有一本黑色皮笔记本,上面记着一些有才华和培养前途的壮年军官的名字。第3集团参谋长艾森豪威尔的名字便在其中。根据艾森豪威尔在演习中的出众表现,马歇尔建议予以破格提拔,担任陆军作战计划处长,艾森豪威尔后来回忆说;“马歇尔亲自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写报告,请求把我提升为,他说他在美国陆军中创立的作战处并不真正是一个参谋位置。他说我是一个指挥官,因为我做的工作是调兵遣将等等。此后不久,他决定派我去英国,当他派我去那里时,他给我加了一颗星,接着又是加了一颗星”。在大战中,马歇尔全力支持艾森豪威尔全权指挥作战,使这位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创造了一系列佳绩,并在战后以卓著的战功进而当选美国总统。

  毕业于西点军校的乔治·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和欧洲战场院是一位著名的骁将,他也是马歇尔启用的。马歇尔在笔记薄里巴顿名字后面写有三句话;“他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但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套住他的脖子”“一有装甲部队,就交给他指挥”这三句短语,足以证明马歇尔对巴顿的了解是如何地入木三分。

  曾在堡步学校当过马歇尔下属的奥马尔 布莱德雷也是马歇尔大胆启用的一名高级军官。布莱德雷在欧洲中专显示出杰出的指挥和外交才能,战后获五星上衔并出任参谋长,被公认为美国有史以来最有才干的领导人之一。此外,还有一大批优秀军官在马歇尔的大力提拔使用下大入异彩。例如,参谋军官马克 克拉克在大战前被马歇尔破格提升为四星,指挥一个集团军。在二期间,马歇尔作为陆军参谋长和罗斯福总统的主要助手,领导并且组织了多次重大战役,参加了每一次的盟国首脑会议,为夺取大路的胜利而竭尽全力。1944年12月,马歇尔五星这一最高荣誉军衔。登陆上了一个美国军人生涯的顶峰。

  
军事家马歇尔的简介相关文章:

1.解放战争的简介

2.国学大师梁漱溟资料介绍

3.挪威战役简介

4.亨利三世的生平简介

5.英国历史发展阶段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