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古代才子>

四大才子祝枝山生平简介

学康分享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明代著名书法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祝枝山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枝山生平简介

  祝枝山,名祝允明,字希哲,因为右手有枝生的手指,所以号枝山,长洲人,明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吴中四大才子之一。

  祝枝山在1460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十六岁母亲去世,二十四岁父亲祝瓛离世,他的祖父祝颢,精于诗文,工行书,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六十岁以后辞官还乡,外祖父徐有贞任兵部尚书,被封为武功伯,才华绝世,名闻于时。祝枝山幼时随外祖父学习,五岁时祖父还乡,在两位大儒的教导下,加上他先天禀赋高,聪慧过人,读书写文作诗不在话下,且博览群书、才智非凡,后发奋苦学,热心科举。1429年,祝枝山中举,但之后久试不第,1514年被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1522年转应天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枝山擅长诗文,又工于书法,与唐伯虎意气相投,二人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大才子”,又与文徽明、王宠同为明代中期书家的代表。祝枝山的主要艺术成就在狂草与楷书上,功力深厚,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

  祝枝山生平事迹

  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1461年1月17日),祝允明生于

  其祖父祝颢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任上。

  天顺八年(1464年),祝允明开始临贴学习书法,能作径尺之字。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同年,祝允明的祖父祝颢致仕返乡。

  成化元年(1465年),祝允明随祖父祝颢从山西南归,途经太行山,深感其奇崛壮丽。

  成化四年(1468年),祝允明生胎疡,卧休处有诗,于是祝允明开始学习作诗来和之。病愈之后,祝允明开始拜师学习经义。

  成化八年(1472年),祝允明开始学习作文。七月十五日,外祖父徐有贞卒。

  成化十一年(1475年),祝允明写《游雍熙寺杂记》一诗赠于寺僧。同年,生母徐氏病卒。

  成化十四年(1478年),祝允明娶李应祯之女为妻。

  成化十五年(1479年),祝允明考中秀才,力攻古文,为学官司马上西下土称赏,补廪生。七月三日,生子祝续,祖父祝颢大喜,赋诗两首。同年,父亲续娶陈玉清为妻。

  成化十六年(1480年),祝允明赴乡试,落第。同年,继母陈玉清生一女。

  成化十九年(1483年),祝允明再赴乡试,又落第。同年,七月父死。十二月祖父祝颢卒。

  成化二十年(1484年),祝允明收张灵为弟子。

  正德七年(1512年)闰五月二十六日,写诗寄怀。以《上俞都宪备贼事宜状》,陈南京守备之事。六月,断酒两年后第一次醉。七月二日,致书陆完,上平定刘六、刘七之计。八月十九日,书唐代李白的《问月篇》。十月,游淮楚,寄居在友人大河卫指挥使王廷瑞家。十一月,在淮阴为晋氏作《淮阴晋氏先德碑铭》。十一月十日,友人王廷瑞卒,写辞悼念。同年,有《江淮平乱诗什序》。

  正德八年(1513年)花朝日,书唐诗六首。六月一日,作《江淮平乱事状》述刘六、刘七事件始末。七月,避暑山中,好友杨循吉持董源、李成、巨然、范宽的作品来访。八月,宿东禅寺,书《东坡记游》。十月,子祝续得授礼科给事中。

  正德九年(1514年)二月,赴会试,不中。三月三日,赴好友施儒宴请,拒绝了施儒下科再考的劝告,七试不中,决心不再赴会试。由京返回,致书朱应登,以所编定的集子请其作序。四月十二日,友人华夏来访,请书《前后出师表》在其所藏的《武侯图》上。秋,赴京就选,得授广东兴宁知县。十一月,南下赴任,有诗述怀。

  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年1月28日),祝允明病故。

  嘉靖七年闰十月十六日(1528年11月27日),祝允明葬于横山丹霞坞其祖父祝颢墓旁。好友王宠为其写行状,陆粲为其撰墓志铭。

  对祝枝山的评价

  顾璘:(祝允明)书学自《急就》以逮虞、赵,上下数千年,罔不得其结构。若羲、献真行,怀素狂草,尤臻笔妙。一朝书品,不知合置谁左。

  朱谋垩(此字因为上西下土):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人。……书学自《急就章》以至羲、献、怀素,无不淹贯,而狂草本朝第一。当时评者云其书法顿挫雄逸,放而不野,如鹤在鸡群,风格迥绝。然真不如行,行不如草,以豪纵者胜。又云枝山真行,有天马行空之态,第人能品。

  王世贞:吴中如徐博士昌谷诗,祝京兆希哲书,沈山人启南画,足称国朝三绝。

  文震孟:(祝允明)书法魏晋六朝,至欧、颜、苏、米,无所不精诣,而晚节尤横放自喜。一时名声大燥,索其文及书者接踵。或辇金帛至门,辄辞弗应。《姑苏名贤小记》

  钱谦益:为家未尝问有无,得俸钱及四方饷遗,辄召所善客噱饮歌呼,费尽乃已。或分与持云,不留一钱。每出,追呼索者相随于道路,更用为忭笑资。其殁也,几无以敛云。

  孙衣言:香光居士谓京兆书如绵裹铁,如印印泥,此作殆不尽然。然顾华玉、文徵仲皆谓其晚年狂放,似徐武功,此殆其晚境耶。

  朱和羹《临池心解》云:"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庶几媲美褚(遂良)公。"

猜你喜欢:

1.唐伯虎的书法作品怎么样

2.唐伯虎的一生是怎样

3.六如居士唐伯虎资料介绍

4.江南四大才子有谁

5.唐伯虎简介及故事

6.祝枝山学字的故事

7.唐伯虎是宋朝还是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