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国学大师>

钱钟书与吴宓联系_吴宓怎么读

学康分享

  吴宓,一个拥有文学家、国学大师和诗人三种称号的中国现代学者。而钱钟书被称为民国才子,那他们有什么联系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钱钟书与吴宓联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钱钟书与吴宓联系

  钱钟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十分的聪慧,在那个时候被称为“民国才子”。钱钟书年轻的时候,有些许恃才傲物。1929年,钱钟书考进了清华大学的外文系,成为了吴宓的得意门生。

  钱钟书的英文成绩一直很好,他在考进清华大学的时候就是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进入的。所以在清华大学上课的时候,钱钟书从来不做上课笔记,听课还不是很认真,但是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钱钟书永远都是第一名。因此作为老师的吴宓自然十分喜欢这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钱钟书。

  但是他们两人的好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在钱钟书毕业后与夫人一起留学英国时,向老师吴宓寄去了一封信,就是这一封信,导致了两人关系的破裂。这一封信其实是一份书评,题目叫做《吴宓先生及其诗》。为了怕老师发怒,钱钟书还特意写了封信说希望老师不要发怒。

  不过吴宓在看到了书评之后,还是大怒。并且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该文内容,对宓备致讥诋,极尖酸刻薄之至。”但是更令吴宓难过的是钱钟书将他曾经深爱过的女子比作年华已逝的卖弄风情的女子,这使吴宓伤心到了极点。

  书评里其实不仅仅只有这些东西,在书评中,钱钟书这样描述吴宓:“他不断地鞭挞自己,当众洗脏衣服。”“他实际上又是一位‘玩火’的人,像他这种人,是伟人,也是傻瓜。”这种嘲讽吴宓的句子到处都是。但是吴宓的心胸十分的广阔,最终还是原谅了这个冒犯他的学生,还竭尽全力的挽留钱钟书留在清华大学任教。

  吴宓简介

  吴宓,一个拥有文学家、国学大师和诗人三种称号的中国现代学者。吴宓,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1894年出生于陕西泾阳。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奠基人,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吴宓1911年考入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这所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所以吴宓也常被世人说是毕业于清华大学。1916年在清华学校毕业后,就远赴美国,于1917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读书。一年后即1918年,转入了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读书,于1920年取得了学士学位,1921年硕士毕业。

  1930年到1931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吴宓在欧洲游学,先后在牛津大学、巴黎大学从事文学研究。回国后担任了国内许多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多家著名大学。1950年开始,在西南师范学院担任多个系的教授。之后还担任了重庆市文联常务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等。

  吴宓讲授过英语、英散文、外国文学、西洋批判文学、世界文学史、中国旧诗及旧小说研究等课程,还参与编写了《世界通史》、《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简明英文文法》、《拉丁文文法》等讲义和教材。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期间,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包括钱钟书、季羡林等。

  40年代,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始作红楼梦的演讲。还用中英文发表论文《石头记评赞》、《红楼梦与世界文学》等等,为中国的红学研究事业的走向世界作出了许多贡献。

  吴宓怎么读

  中国现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做吴宓。但是吴宓怎么读还是有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的。下面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吴宓怎么读。吴宓的拼音wumi,“吴”发音为第二声,“宓”发音为第四声。在两个字里,大家主要发音有困难的是“宓”这个字。接下来就为大家好好地讲一讲“宓”这个字。

  “宓”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有“伏”和“秘”两个发音。读作“秘”这个音的时候,是安静的意思,另外如果是姓氏为“宓”的话,也是发“秘”的音,如“宓子贱”。当“宓”念做“伏”这个音的时候,就是等同于“伏”这个字。比如在古代“伏羲”也时常被写作“宓羲”,就是读fu,发音为第二声。

  “宓”这个字拆分来看,是分为“宀”和“必”这两个部分。“宀”指的是场所、所在的处所。而“必”的本义是说“心脏真实存在但不可看见”,渐渐的引申为“隐藏”的意思。因此“宀”和“必”连在一起就是隐藏处的意思。

  发“秘”这个音的时候,有四种含义。第一种是安宁的意思。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中记载:宓,安也。第二种是静止、静默的意思。比如宓穆,就是安详静穆的意思。第三种是秘密,不公开的意思。庚信《哀江南赋》中有一句:豺牙宓厉,虺毒潜吹。在这里就是秘密的意思。第四种是水疾流的意思。比如宓汨。发“伏”这个音的时候,就如同之前所讲的那样,同“伏”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