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国学大师>

蔡元培有什么故事

炜基分享

  蔡元培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第一人,在他的领导下,昔日散发着官僚腐败气息的北京大学重新恢复了勃勃生机,他一生都在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奋斗,为打造一个纯净、民主的中国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蔡元培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蔡元培的故事

  清朝晚期出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的蔡元培从小发奋读书,十七岁就考取了秀才,后又陆续考入了清朝的更高学位直到翰林。

  三十岁辞去朝廷任职开始转向教育行业,担任绍兴学院院长。33岁创立了中国的教育会,并且还组建了爱国女学堂,开创中国女性学堂的先例。此时民主改革势在必行,许多民主人士都投身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民主政权的革命浪潮中,35岁的蔡元培和其他民主人士组织成立了光复会同盟会等。

  蔡元培事迹中最突出的就是他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中国。蔡元培37岁的时候开始出国留学深造,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42岁回国后担任政府教育部长,管理教育事业。但是当时的时局动荡,袁世凯专权,蔡元培再次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去了法国德国,46岁回国担任了北京大学校长。此时他得到了法国美国大学授予他的荣誉学位。之后在国民党政府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被选为监察委员,但是蔡元培辞去了职位专心发展教育事业。1928年五十多岁的蔡元培担在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担任多个职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蔡元培从北平移至上海同其他国民党人士积极组建抗日保国组织,为国共合作抗日而努力。抗日战争国内局势恶化,蔡元培带着妻儿迁往香港,并在香港定居,1940年在香港生病去世。

  蔡元培在北大的故事

  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绝对少不了蔡元培北大改革的功劳。在蔡元培接手之前,北大的整体氛围相当混乱。北大是在光绪皇帝时期建立,目的是培养新时期的人才。但是慈禧的一番搅和,京师大学堂也就沦为培养官僚的机构。

  最开始的京师大学堂,整个学校里都弥漫着一股严重的封建气息。最搞笑的是老师上课称呼学生为老爷。虽然民国时期风俗改进不少,但是校园里的封建气氛依然遗留不少。再者,那时候的学生依然将大学当成是科举考试的培训机构,目的就是及第,所以没有多少学术氛围。学生个个都是老爷少爷的,经常去逛“八大胡同”,所以北大的老师学生在那里还是挺有名声的。这样的一个环境,蔡元培北大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

  蔡元培在之前的欧洲游学中,对欧洲教育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提倡思想自由。而这样的办学理念也是北大之后的教学理念。蔡元培积极地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大学中去。所以那时候的北大既能看到留着辫子的老师,也有新时代的激进青年。蔡元培对大家的解释是:我希望各种思想在这里衍生碰撞,但是不相悖。

  此时将近半百的蔡元培越发地忙碌起来。他下一步开始再校园里组建一系列专业团队,也就是现在大学里的各类学院。在品德上,蔡元培成立了进德会。会员根据不同的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种,当时入会的将近四五百人。

  蔡元培的贡献

  蔡元培1912年开始担任江苏省南京的教育总长,在教育制度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废止尊孔读经,打破封建习俗,确立了新式的教育模式。可以说是蔡元培改变了大学中传统的教育理念,让西方思想首先传到最有朝气的青年心里,同时他还向教师们广开言路,多提出自己的建议。蔡元培的贡献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地为中国大学的教学方针做了多方面的改革,力求保持教育独立性,自主性,不管时事怎么转移,从不做政府的传声筒,极大地扭转了当时在青年中流行的不正当的思想。蔡元培在选用教师方面,只要是学术的造诣精深,哪怕初中毕业也能在北大讲课。蔡元培的出现让岌岌可危的北京大学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蔡元培还坚持国共合作,积极抗日,为新中国的诞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蔡元培作为我国新文化教育的开山者,不为历届政府的威压所吓倒,坚持己见,守得一身清风傲骨,为我国在危难之际的文化保护、文化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蔡元培的贡献将永远被人民铭记。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者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添上自己的一笔。

蔡元培有什么故事相关文章:

1.蔡元培有哪些故事

2.历史名人蔡元培的故事

3.蔡元培有哪些故事

4.蔡元培是一个怎样的人

5.名人励志成才的经典故事

6.章太炎有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