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古迹>文化遗址>

731部队遗址讲解

陈响分享

  哈尔滨731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是在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证遗址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专题馆。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731部队遗址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731部队遗址简介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始建于1933年,曾以石井部队、东乡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名义从事人体实验、动物实验、生化武器研究生产等战争犯罪活动。1936年开始在哈尔滨平房建立细菌武器研究生产基地,将6.1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特别军事区域。1945年8月,七三一部队败逃之际炸毁了大部分建筑,形成现在旧址的整体格局。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简称七三一旧址)属近现代重要史迹,遗存年代为1936~1945年。七三一旧址现有重点保护遗存27处,面积56.7万平方米,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是日本军国主义违背国际公约,用活人进行冻伤、细菌感染、毒气实验的大本营,是发动细菌战争的策源地,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掠夺资源、践踏主权的重要罪证。1997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本部旧址

  遗存类型:地面建筑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4270平方米,建筑面积7399平方米。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

  形 制:该建筑分前楼(原七三一部队本部),后面平房(原为七三一部队器材供应部),两建筑之间由中心走廊相连。前楼砖混结构,地上二层,长171.3米,13.5米,地面下架空层高为2.2米,一层层高为3.9米,二层层高为4米。原屋面为木屋架,铁皮屋面板,灰条吊天棚,锯末保温。纵墙承重,外墙厚520毫米,内墙厚400毫米。

  本部旧址正门由两扇大门和两扇脚门组成,门前有一个由两个砖柱支撑的13平方米大小的雨搭式平台,入门迎面即是通往二楼的阶梯。一层和二层各有一条南北向、约30米长的中心长廊,与器材供应部、武器库连接。走廊原可继续向北与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联系。后面平房其东翼为器材供应部,西翼为武器库。长125.3米,宽14.5米,层高6.5米,木屋架,原为铁皮屋面,灰条吊天棚,锯末保温。纵墙承重,外墙厚520毫米。

  阀门井旧址位于本部旧址西侧后方,共有4处,是混凝土浇注的地下建筑。顶部为长方形水泥盖,长4.1米,宽2.85米,厚度为0.7米。井口位于水泥盖一侧,内部为上下两部分,一层为调解阀门空间,水泥浇注,宽2.1米,长3.4米,高0.85米。在空间底部设有管道口和方形出入口,从出入口可进入地下巷道。

  用 途:本部旧址前楼内原设有七三一部队长办公室、侍卫官室、诊疗室、标本陈列室、宪兵室等,是七三一部队研制细菌武器和指挥细菌战的大本营。后面平房东翼曾经作为配电室和器材供应科;西翼曾作为部队食堂,后改为武器库。

  阀门井旧址原是为维修取暖、供水管道而设立的检修通道入口。

  保存概况:1945年8月七三一部队撤退时,将本部原建筑屋面破坏。解放后,经维修本部旧址东翼先后为平房区政府、邮电局使用;西翼为哈尔滨市第二十五中学、一百六十二中学使用。1985年初将本部旧址东翼一角开辟为“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室”,1985年8月正式对国内外开放;西翼仍为学校,后面平房为仓库(现已停用)。2001年6月本部旧址东翼经过修缮后作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陈列厅正式对外开放。2009年,经有关部门协调本部旧址西翼产权归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所有;曾用作陈列厅。建馆保护后对本部旧址经过多次维修。2000年8月至2001年6月,重新修缮了本部旧址东翼,2014年4月末至2015年8月,重新对本部旧址进行修缮工作。

  2、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

  遗存类型:地下遗迹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

  遗存材质:砖、混凝土

  形 制: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位于本部旧址以北,1938年建成。原为砖混结构的三层方框形建筑,由地上的细菌实验室和两栋特设监狱及地下两个细菌实验室组成。由于南北中心走廊的间隔,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院内分成东西两院,两院各设一座二层砖混结构的“特设监狱”,被捕的人员经“特别输送”监押至此,成为细菌“实验材料”。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地下还设有两个细菌实验室,通过通道与地上相连。七三一部队在在败退之前将其全部炸毁,解放初期尚存明显的建筑残迹。

  用 途:细菌实验室是七三一部队的细菌研究、实验、生产中心。特设监狱用于关押“特别移送”的被实验者。

  保存概况: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1945年8月七三一部队撤退时,将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全部炸毁。建国初期尚有明显的建筑残迹,现仅存建筑残迹埋藏于地面之下。2000~2001年陈列馆对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揭露出遗址东北角和东南角、中心走廊一段以及西侧特设监狱的基址。发掘完成后,揭露的四壁已用步道板加固,基址部分冬天用珍珠岩覆盖防冻。但因遗址常年处于露天状态,受到冻融破坏的严重影响,保护层已不能保护遗址,揭露出的部分建筑砖基本风化腐蚀严重。

  3、地下通道旧址

  遗存类型:地下建筑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

  遗存材质:砖、混凝土

  形 制:地下通道旧址由本部旧址通往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并向北延至病毒实验室遗址,全长400米,宽2.5米,高2米,壁厚0.6米,由本部旧址通往细菌实验室与病毒实验室遗址30米处右侧有地下更衣室。

  用 途:地下通道是本部、细菌实验室与病毒实验室暖气、上下水、电缆的地下通道。

  保存概况:1984年6月,对本部旧址地道口进行维修,增设地下道的楼梯,平整地下通道旧址,安装低压电灯,修复地下更衣室,并在地道北出口安装了防雨棚;1985年5月,又对地下洞口进行加固。目前该地下通道旧址仍作为遗址陈列馆的供水供暖管线的通道作用。

  4、锅炉房遗址

  锅炉房遗址位于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东侧,原是一座约三层楼高的钢混大型建筑,内设三台火力发电机组,主要用于实验、饲育设施的供热和备用电源。日军败退前将其炸毁,从目前的残存情况已经无法得知锅炉房的整体面貌。现仅存烟囱及建筑遗迹、混凝土基座和海鱼池旧址。

  (1)烟囱及建筑遗迹

  遗存类型:地下残构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969平方米

  遗存材质:钢筋混凝土

  形 制:烟囱及建筑遗迹——三座钢筋混凝土烟囱(中间一座仅剩半截)和与其相连的一榀钢筋混凝土框架(含填充墙),以及混凝土框架西侧的建筑基础遗迹。残存的立墙呈南北向,长38米,厚0.8米,高15.6米。三根烟囱自南向北排列,与残墙体相依附,间距6.7米,每根半径都是1.6米。其中两根烟囱完好,高21.6米;只能烟囱顶部残损,残高与立墙相同。

  用 途:锅炉房是为七三一部队供电、供热的设施,烟囱及建筑遗迹为该设施被破坏后的主体残存。

  保存概况:1918年对此遗址进行了清理,动迁民房3座,划定保护范围3282平方米,并在四周砌砖墙加以保护;2000年对其进行了单体保护。目前该建筑处于闲置保护中,是七三一旧址的标志性建构筑物之一。

  (1)混凝土基座I、混凝土基座II

  遗存类型:地面残迹

  遗存规模:混凝土基座Ι、Ⅱ占地面积均为16平方米

  遗存材质:钢筋混凝土

  形 制:烟囱及建筑遗迹东20米有南北向排列的混凝土基座两处,南侧混凝土基座Ι底座长6.1米,高约3.2米,宽约2.6米,底座一端宽0.67米;北侧混凝土基座Ⅱ长约6.1米,高约2米,宽约2.6米,墙厚0.6米,基座上有一个洞口,洞宽0.6米。

  用 途:不明建筑残迹。

  保存概况:保存完好,目前处于闲置保护中。

  (1)海鱼池旧址

  遗存类型:地下构筑物

  遗存材质:混凝土

  形 制:海鱼池旧址位于烟囱及建筑遗迹东北方向约60米处,鱼池由两个长方形水泥槽构成,并设有换水闸门,排水孔。长约34.1米,宽约31.3 米,深1.7 米。

  用 途:海鱼池是七三一部队饲养食用海鱼的水池。

  保存概况:现被埋于地下,部分水泥池壁有风化现象。

  5、南门卫兵所旧址

  遗存类型:地面建筑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71平方米,建筑面积71平方米。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

  形 制:南门卫兵所旧址位于本部旧址南100米处,始建于1939年。为砖混结构的平顶单层建筑,带有两根方形烟囱。平面呈不规则的八边形,东西长9米,南北宽8米,房屋部分高3.7米,加上烟囱总高7.1米,是原七三一部队本部五个卫兵所中仅存的一个。当年以本部、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为中心在其外围建一圈长5公里、高2.5米、宽1米的土墙,墙上架设高压电网,墙外挖有一圈宽、深各3米的护城壕。沿土墙建有5个卫兵所。如今土墙、电网、防护沟已不存,仅剩南门卫兵所。

  用 途:南门卫兵所示通往七三一部队细菌实验基地的重要关口。

  保存概况:该建筑目前保存完好,作为陈列馆的门卫室和发票室使用。

  6、结核菌实验室旧址

  遗存类型:地面及地下建筑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平方米。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平方米。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

  形 制:结核菌实验室旧址位于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西南,是一座地上二层带有地下室的直角形钢混建筑。分为主楼和楼道两部分。楼道入口向北,平面为长方形,长6.5米,宽1.7米,地上高2.9米;地下部分深2.6米,共17级台阶。主楼部分平面为方形,东西5.4米,南北5.6米,地面部分高5.6米,地下深2.6米。

  用 途:结核菌实验室为七三一部队“二木班”研究实验结核菌的地方。

  保存概况:1983年对该遗址建筑进行维修,并安装了铁瓦盖和门窗,砌筑了保护砖墙。在东、北面各设一处铁门,在正面门前铺设地砖40平方米。2001年,对该遗址进行了单体保护。目前仅存四壁和屋顶部分,主楼内部的两层地板均已塌毁,整体处于闲置并保护中。

  7、病毒实验室遗址

  遗存类型:地面遗迹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4228平方米

  遗村材质:砖、混凝土

  形 制 :病毒实验室遗址位于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北侧,原由一栋长170米、宽14米的建筑和二栋各长66米,宽14米的建筑,有地下通道与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连通。七三一部队撤退前将其炸毁,但现地下基址仍存。

  用 途:病毒实验室是七三一部队“笠原班”专门从事病毒研究的场所。

  保存概况:目前遗址被三座七层居民楼叠压,尚未进行发掘,保存状况不明。

  8、冻伤实验室旧址

  遗存类型:地面残构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建筑面积437平方米

  遗村材质:砖、混凝土

  形 制:冻伤实验室旧址位于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北部,铁路专用线旧址西侧,建于1940年。该建筑主体由东西两大部分组成:东侧冷冻室为平面呈长方形的双层建筑,砖混结构,平顶,长20米,宽7.8米,高7.2米,在房屋高墙上端和顶部设有若干通气孔,内壁有固定隔热层的铁钩,在室内东北角有固定冷冻设备的水泥基座。该部分是冻伤实验室旧址的主要部分;冷冻室西侧为平面呈曲尺形的建筑,分隔为三室,长20米,宽7.7米,高3.8米,是和冷冻室配套使用的实验室。

  用 途:冻伤实验室是七三一部队“吉村班”用来对人体进行冷冻实验和生产干燥式细菌的场所。

  保存概况:七三一部队撤退前将其炸毁,建筑损毁严重,西部房顶已经塌毁,东部二层地板也已经塌毁不存。此处遗址已设高墙、铁门,与小动物地下饲养室旧址、黄鼠饲养室旧址进行了群体保护。目前处于闲置保护中。

  9、动物繁育室旧址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5557平方米,建筑面积6714平方米。

  动物繁育室旧址位于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东北500米,铁路专用线旧址东部,七三一部队培养带菌昆虫的地方。由于该繁育室的班长名叫田中英雄,故称“田中班”。原有四栋房舍,周围设有一人高的砖墙,七三一部队撤退前将其烧毁,目前保存南北排列的建筑三栋。

  (1)“凹”字楼

  遗存类型:地面建筑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约1914平方米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

  形 制:“凹”字形单层建筑,人字形房顶,南北向,长95米,宽36米,高6.8米。

  用 途:“凹”字楼建筑是用来繁育虱子、臭虫、苍蝇、蚊子等传染媒介物的房舍。

  保存概况:目前建筑保存较好,作为工厂的车间和仓库使用。

  (2)“工”字楼

  遗存类型:地面建筑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约2464平方米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

  形 制:“工”字形建筑,由两栋平行的长方形南北向单层建筑组成,分别长88米和94米,宽均为12米,高5.6米。中间有一条长14米,宽11.2米,高3.6米的通道相连。

  (3)“一”字楼

  遗存类型:地面建筑

  遗存规模:占地面积约1179平方米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

  形 制 :“一”字型双层建筑,人字形房顶,长91米,宽12.6米,高7.5米。

  用 途:“一”字型建筑是用于各种鼠类繁育跳蚤的房舍。

  保存概况:目前建筑保存较好,作为工厂的车间和仓库使用。

>>>下一页更多精彩“731部队遗址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