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古迹>文化遗址>

百草沟遗址

莉莉分享

  百草沟遗址地势平坦,东起嘎呀河岸,西至窟窿山脚下,南侧为满天星风景区,东部的扣锅顶子山和西部的窟窿山形成了两道天然的屏障。现在随学习啦小编来看看这个百草沟遗址吧!

  百草沟遗址

  百草沟遗址位于吉林省汪清县百草沟镇安田村东侧。百草沟遗址地势平坦,东起嘎呀河岸,西至窟窿山脚下,南侧为满天星风景区,东部的扣锅顶子山和西部的窟窿山形成了两道天然的屏障,遗址西北2华里处新华闾村村后的北山坡上有一处同一时期的墓葬,汪延公路从遗址偏西方向穿过。百草沟遗址是一处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大型聚落址,不仅分布范围大,而且出土文物丰富。遗址分上下两个文化层。上层,厚0.15米左右,为铁器时代遗存,居住址为浅地穴式建筑,居住面为黄沙土加黑灰抹平,厚约10厘米,居住面上发现有础石以及灶台、烟道等。出土器物有石斧、石刀、研磨器、石匕首、环状石器、磨盘、磨棒、砂岩磨石、陶豆、陶甑、陶盆、陶罐、陶瓮、铁斧等。下层,厚0.6米左右,为青铜时代遗存,居住址亦为浅地穴式,居住面多未经加工,房内少见灶台、烟道,但亦有础石。出土文物有石戈、石斧、青铜扣、骨针、骨匕首、卜骨、骨凿、陶盆、陶罐、陶碗等。

  百草沟遗址发现过程

  该遗址最早被发现是在1952年,百草沟的中学生在新华闾(遗址附近的一处村庄)采集到石器,后报交给上级文化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前往调查,发现了新华闾后山墓葬及百草沟遗址。1953年,吉林省博物馆派工作人员前往发掘百草沟遗址,发掘主要区域在遗址中心排水渠两侧。由于百草沟遗址历史悠长,埋藏在地下几千年保存完好,1953年吉林博物馆在此发掘50平方米。发现2层文化堆积,皆属同一文化类型。发掘出的房址居住面上有两两相对的础石,地表用羼和细砂黑泥土抹平,十分坚硬;灶址则系用石块垒筑,灶内尚有木炭和陶片等。遗物较丰富,陶器以红褐质地为主,皆素面且手制,器形特点是出现豆、多孔甑、椭圆钵器以及饰柱状把手的器盖。石器多磨制,品种有斧、锛、刀、凿、矛、镞、磨石和磨棒等。骨器较为精致,计有匕、矛、锥、针以及角制刃器和卜骨。在第一发掘区一处灶址内出土1块青铜渣,表明该遗址已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年代约当战国至两汉时期,有学者推断它为北沃沮文化遗存。

  百草沟遗址历史意义

  百草沟遗址是战国至魏晋时期沃沮仁的遗存,是东北东部山区青铜-铁器时代中最有代表性的遗存。其文化内涵丰富,较全面的反映了沃沮人的社会生活,以及同周邻文化乃至同中原文化的联系,对研究中国东陲开发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百草沟遗址相关文章:

1.广水历史的名人古迹

2.导游实习心得

3.现代描写美丽风景的散文

4.2017导游实习报告范文

5.南雁荡山旅游攻略

    上一篇:巴公镇的古遗址

    下一篇:保定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