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揭秘>未解之谜>

汉代女尸不腐之谜_汉代女尸复原图

淑贤分享

  在我们看来古墓中挖出女活人是绝对不可能的,但这种事还真就出现了,就在江苏的一处汉朝古墓中,挖出了一具千年活女尸。千年的汉代女尸为什么不会腐烂至今还是一个谜。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汉代女尸不腐之谜,希望对你有用!

  汉代女尸复原图

  汉代女尸不腐之谜

  考古界总是有惊人的事件曝出,除了出土价值连城的文物之外,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那些个不腐的尸体了。

  考古人员经过勘察发现,该墓葬时代为西汉晚期,除了出土文物80余件外,最让人震惊的就是古墓的一具不腐女尸了,尸体身长1.58米,年龄在50岁左右。

  汉代女尸出土 其棺内的文物中,有一枚边长为1.3厘米的青铜印章,印钮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龟钮,印章上清晰地刻着“凌惠平”,女尸的姓名确定无疑。

  我们也听说过木乃伊,不腐之尸等案例,但是像这具女尸继没腐烂还发出呻吟声的案例就简直难以置信。 汉代女尸出土 至今也没有任何组织或者专家能够解释这一诡异的现象,只能说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连云港墓葬非常简陋,椁板上只有一层白膏泥,并无木炭,不可避免地对土质有一定的影响,但棺内女尸为什么能更好地保存至今?

  再者,同一个墓葬中,同样的环境和密闭条件,为什么其他3口棺内仅存零星遗骨,唯独“凌惠平”能有“驻颜有术”?在汉代,只有年俸禄在300-2000石的官吏才能使用龟钮青铜印。汉代女尸出土 因此,“凌”家地位至少在太守以上。但“凌惠平”为什么也会用龟钮青铜印?考古专家介绍说,在中国西汉时期有女性封侯的制度。

  从电脑复原出来的人物照片来看,凌惠平有着一双大眼睛,眉毛弯弯如柳叶,颇有东方女性之柔美和贤惠,汉代女尸出土 面相分析面容端正俊秀眉清目秀,因为最美上天都没有让这最美的身姿腐化,是怜香惜玉舍不得才让咱们得以见识。 经过专家的检查,古尸是汉朝的一位女性,名叫凌惠平,虽然时隔两千多年,但是尸体保存的依旧完好,这也成了考古界的一大谜团。

  汉代女尸四大谜团

  身份之谜

  自“凌惠平”出土以来,关于其确切身份的猜测一直扑朔迷离。在同一个墓葬里同时出土的男主人。

  一枚正方形龟钮青铜印,略大于“凌惠平”的印,但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男棺的椁板内侧刻有“东公”二字。根据辞海中的解释,“东公”即为有名望的人。而从出土木牍的文字记载内容分析,当时“东海太守”、“河南太守”等地方官员都派官吏前来参加葬礼,不难看出,男主人是一个身份不低的地方官吏。在汉代,只有年俸禄在300-2000石的官吏才能使用龟钮青铜印。

  因此,“凌”家地位至少在太守以上。凌惠平脚底的纹路时隔千年仍然清晰可见,足以说明她的地位之高。但“凌惠平”为什么也会用龟钮青铜印?考古专家介绍说,在中国西汉时期有女性封侯的制度,那“凌惠平”是否也被封了侯?

  驻颜之谜

  “凌惠平”的遗体能如此完好地保存2000多年,可以说是一个极为罕见的奇迹。女尸身长1.60米,尸身皮肤基本完好,肌肉牵拉有弹性和韧性,神经和内脏器官保存基本完整。与马王堆女尸相比,马王堆女尸墓葬的规模宏大,棺内积液不多,在棺外的六面,还包围着1万多斤木炭,然后是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的白膏泥层,再加上厚厚的堆土,保存环境和条件都比连云港墓地好得多。而连云港墓葬非常简陋,椁板上只有一层白膏泥,并无木炭,不可避免地对土质有一定的影响,但棺内女尸为什么能更好地保存至今?再者,同一个墓葬中,同样的环境和密闭条件,为什么其他3口棺内仅存零星遗骨,唯独“凌惠平”能有“驻颜有术”?

  棺液之谜

  “凌惠平”不腐是否与棺中的棺液有关?但这些液体是入殓时注入的,还是天长日久渗入的地下水?目前尚无定论。据连云港市第一医院用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棺液样本的分析,发现其pH值为7.55,呈弱碱性,棺液中还含有血红蛋白,与pH值为5.18的长沙马王堆墓棺里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凌惠平”能在适于细菌生存的碱性棺液内保持不腐,又是一个谜。

  葬制之谜

  从出土的文物档次看,“凌惠平”和“东公”的地位不低,但墓室却非常简陋,出土的文物件数也相对较少,与辛追的3000余件陪葬品相比,双龙汉墓里的文物简直是寥寥无几。采访中考古专家项剑云告诉记者,种种迹象表明,墓葬应该是在匆忙中进行的,给人的感觉是当时还有许多事没来得及做。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凌惠平夫妇被匆忙下葬?

  汉代女尸的身份猜想

  由于三号墓中除了凌氏惠平的字样再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墓主人的信息,这使得所有人的凌惠平的推测都只能来自于这枚小小的铜印。

  项老师:它是龟纽,按照道理是官印,可能是从四百石到二千石甚至于更多,二千石吧,那都到太守了。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沿用了秦朝建立的郡县制,而郡的最高长官被称作郡守或者太守。太守通常由是由朝廷任命,如果说凌惠平的官职可以达到太守一级,那么在汉代的史料记载中必然留有踪迹,可是考古人员翻阅了所有的史料都没有发现凌惠平的名字。难道这里面有什么样的隐情吗?

  程馆长:我觉得还是应该属于私印,因为它出现了凌氏慧萍。因为在汉代的时候,它对官印和私印,官印是要传下去,不会像凌惠平这种刻有私人化姓名的印章。

  这枚小小的印章到底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官印还是只是凌惠平本人的私人物件呢,这些年来考古人员也在努力寻找答案,但却始终没有结果。2009年9月我们带着印纹的复印件找到了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张敏所长希望他能帮我们解开其中的奥妙。

  张所长:它虽然是个私印,但从它的做法来看,还是一个官式印章的做法,风格上有点官印的风格。

  如此看来这个刻有凌氏惠平的印章只是凌惠平本人的私人物件,在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的汉代,一个普通的女子怎么会如此大胆地制造一枚带有官印风格的印章呢。

  刘馆长:这就和凌氏家族可能有关系,因为凌氏家族在西汉时期是大姓,而且非常有地位的一个姓。她为什么能得到2000石?可能是一种家族的身份地位的表现,因为她的家族可能都享受了刺史一级,2000石的待遇。她不是刺史一级的一个官吏,但是她可以享受2000石的一个俸禄。

  按照专家的推测凌惠平来自一个高贵的名门望族,因此就算已经嫁人也可以享受着娘家贵族的礼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由于凌惠平的棺木中除了印章上出现凌氏惠平的字样,再也找不到任何说明凌惠平身份的物证,于是考古人员不得不将目光又转移到二号墓主人东公的身上,在二号墓中出土了大量名谒,人们希望能从这些名谒当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贾馆长:他在墓葬里面出土一些木渎,一些名谒,名谒里面有东海郡太守,还有河南太守,河南都尉,他们一些名谒嘛。

  根据以往出土的文物,考古人员发现这种源于汉代的名谒木牍是古代一些上层人士在过年时因为感到相互登门拜年耗费时间,于是用名帖写上祝贺的文字派手下的人送到想要拜访的人家,其作用类似于今天的贺年片。在东公棺木里出土的这些名谒中出现了东海郡太守和河南都尉的字样,这就说明在当年,东海郡的太守以及河南的都尉曾经不远千里地派手下来问候东公。

  张所长:上级一般不会给下级,那么下级应该给上级这是很正常的从这里来看的话,都是太守一级的,说明她生前的地位或者级别应该比这个太守基本上相当。

  根据专家的推测,东公的地位最起码应该和太守相当,甚至会更高,那么东公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在东公的棺木里同样出土了两枚印章,但是由于锈蚀严重,印章上的文字都已经模糊到专家无法辨认的程度,考古工作一时间陷入了困境,难道我们真的无法解开凌惠平身上的谜团了吗?

  凌氏惠平,这么一枚阴刻的印章,似乎也在告诉我们主人身份的不同一般,但是说到底这个凌惠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她和她周围的这几个死者,会采用这种独特的丧葬方式,按道理说身份显赫但是陪葬品却少的可怜,这一切又在向我们述说着什么呢?有的时候考古真的是像办案一样,它必须要找到足够的佐证才能够完整地浮现整个事件的链条,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其他的证据为我们再来还原一段当年墓主人下葬之前的种种身世呢?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科技人员复原了凌惠平和东公的相貌,人们更直接的感受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但尸检的结果却让所有的人失望,人们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是什么原因导致同在一个棺椁里,只有凌惠平穿越时光隧道独善其身呢,在随后的工作中考古人员又对棺液和棺椁进行了分析,时隔千年,在现代的科学技术下人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2002年7月7日,在连云港市双龙村出土的一座汉代合葬墓中,出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尽管经历了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尸体依旧保持完好,肌体富有弹性,根据墓葬中陪葬的铜印,人们得知这是一个叫做凌惠平的女子,这些年来为了解开凌惠平身上的谜团,考古人员用尽了所有的方法,但是直到今天人们依旧无法知道凌惠平真正的死因,更不知道她真实的身份。

  我们的故事围绕着这个非常神秘的两千多年前的凌惠平展开,虽然我们知道了她的名字叫做凌惠平,虽然说她的尸身完好地保存在我们面前,但是凌惠平是谁啊,给你一个名字,如果没有身份证号码的话,我们现在的技术也能帮助我们几乎找到这个人,但是这是一个历史上的古人,第一点;第二点那个时候没有给我们留下更多的资料,我们无法去寻找她到底是谁,第三点,她的陪葬实在是太少太少了,甚至有时候我们说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大户人家下葬的冥器多呢,再加上似乎能给我们透露信息的那两枚印章,可问题锈蚀的已经辨认不出来任何字迹了,所以说光有凌惠平这三个字不够,凌惠平,你到底是谁啊?

  就在所以人对凌惠平和东公的身份困惑不解时,一项新的考古发现为考古人员的研究带了新的启示。

  程馆长:在江苏泗阳那边出土了一个大型的墓葬,就是泗水王国墓葬,它的椁板上面,泗水亡灵的椁板上面也出现了叫泗水王族,这么一个隶书刻画的字迹,联想到我们跟泗阳那边也是从地缘上来讲是非常近的,时代上讲它也是在汉代。

  公元前113年,汉武大帝刘彻将东海郡南部的三个县分了出来建立泗水国并封自己的侄子刘商为泗水王,根据史料记载泗水国一共六代王,但是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泗水国被废除。后来王莽被除刘秀建立东汉后,泗水国得到恢复,但不到两年,随着泗水王的去世,泗水国也就淹没的历史的长河中。在今天,人们依旧能从泗水王国的都城遗址上发现当年的宫城瓦片。

  葛馆长: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就是泗水沟的都城,叫凌城遗址,这是泗水王宫殿上的瓦片,已经坏掉了,这种瓦叫板瓦,老百姓是用不起的,只有是诸侯王在宫殿上才能用得到泗水国从分封来讲虽然是个小国,但是它比较富裕。

  2002年10月,南京考古博物院对位于泗阳三庄乡的大青敦汉墓进行了挖掘,根据出土的文物考古人员推断这是泗水国第四任国王刘综的陵墓。大量精美陪葬品的出土向人们展示了两千多年前泗水国的生活物资的富饶和汉朝皇亲国戚生前享受的奢华,尤其是大量的木俑、木马与木车的出土。再现了2000年前泗水王国当权者出行的壮观景象。

  除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品,在大青敦汉墓中还出土的木墩用隶书刻写的王宅和泗水王冢的字样,这和双龙汉墓中二号棺的东公的字样简直如出一辙,难道凌惠平和和那个曾经富足一时的泗水国之间真的有什么关系吗?

  馆长:她应该不是我们当地的,她应该和泗水国有很大的关系。她可能是出嫁过来,因为男墓主人公是一个东公的身份,就可以说明了,东公是他的一个爵位,还是他享受什么东西,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很多,从西汉的文献上都不能解决。

  尽管在所有的文献中考古人员并没有发现相应的记载,但是通过现代遥感技术考古人员却发现在大青敦汉墓群中唯独少了国王刘靖的墓葬,刘靖是西汉时期最后一位泗水王,王莽篡权后这位刘姓本家王被贬为了公,从此销声匿迹。

  张先生:现在说白了,唯一能够佐证凌惠平身世的,就是那个棺材上东公两个字,如果没有东公两个字猜都不好猜,因为这个东公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才能有这个称号。

  那么东公会不会就是被贬为公的刘靖?在距离当年泗水国不远的连云港海州会不会就是这位落难的国王最后的栖息地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东公和凌惠平就极有可能是泗水国曾经的国王和王妃,加上被贬流离,墓葬中如此简单的陪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张所长:她这个墓葬年代要比王莽早得多,应该是西汉的早期偏晚,晚期偏早,她和王莽从时间上并不吻合,所以她的公和王莽封那个泗水王的后代叫公,可能联系不上。

  随身配有享有太守一级待遇的印章,简朴到让人觉得寒酸的陪葬,穿过千年的时光尸身保存到了今天,这个像谜一样的汉代女子凌惠平还有她身边躺着那位东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张所长:两个可能,第一她级别很高,可能跟郡守有一定的关系。第二个这个地方财力实在不济,没有办法给她厚葬。具体东西,留下来可以想象的空间比较大。

  如此看来要想解开凌惠平的身份之谜并不是一时可以完成的,考古的工作再一次陷入困境,为了更直接地感受这个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墓主人,考古人员决定对凌惠平进行容貌的复原。可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复原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猜你喜欢:

1.考古古墓发现活人

2.考古发现古墓中穿官服的女尸

3.2015考古发现明朝石门古墓

4.河南考古发现僵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