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揭秘>死亡之谜>

三国演义周瑜之死是哪一集

世芳分享

  周瑜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不论在军事政治才能还是在人格品行等各个方面都值得世人称赞和学习。周瑜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接下来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三国演义周瑜之死,欢迎阅读!

  三国演义周瑜之死是哪一集

  第一次出现在第九集 孙策立业第二次在第三十一集 智激周瑜之后就是赤壁的剧情了,基本上每集都有他最后周瑜去世在第四十六集 卧龙吊孝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孔明一气周公瑾”

  赤壁之战结束,孙刘联军大胜,曹操败走。孙刘两家此时为各自利益都盯住了荆襄之地。刘备没有领地,急欲取荆襄之地为基业,而孙权也欲全取荆襄,这样可以全据长江之险,与曹操抗衡。刘备和孔明提兵屯于油江口,准备夺取荆州。周瑜见刘备屯兵,知道他有夺取荆州的意思,便亲自赴油江与刘备谈判,而且打定主意谈判若是破裂,就先打刘备,再取南郡。刘备在孔明的授意下,允诺只有当东吴攻不下南郡自己才能攻取,而心中其实忧虑,他怕东吴攻下南郡之后,自己无处容身。孔明却宽慰他说:“尽着周瑜去厮杀,早晚教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坐。”那时曹操虽走,却留下猛将曹仁守南郡,心腹大将夏侯敦守襄阳,攻打有着相当的难度。周瑜在攻打南郡的时候,也确实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吃了好几次败仗,自己也中了毒箭,但是他终于还是将曹仁击败。当他来到南郡城下,准备进城的时候,却发现城池已被赵云袭取。这时,又有探马来报,荆州守军和襄阳守军都被诸葛亮用计调出,城池已都被刘备夺取。周瑜十分愤怒:“不杀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气!”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孔明二气周公瑾”

  刘备取了荆州之地后,周瑜要鲁肃去讨说法,刘备狡辩道荆州被是刘表的地盘,如今刘表虽然死了,可是他儿子还活着,我作叔叔的辅佐侄子取回自己的地盘怎么不行?这听起来似乎有理,但不久刘表之子刘琦死了。鲁肃再去讨时,孔明又一席强辩,说什么刘备是皇族,本就该有土地,何况刘备还是刘表的族弟,这是弟承兄业,刘备在赤壁之战中也曾尽力之类的话。令鲁肃这个老实人不知道如何应答。到最后,终于说荆州算暂时借东吴的,但要取了西川再换,还立下文书。此时刘备夫人去世,周瑜便鼓动孙权用嫁妹(孙尚香)之计将刘备赚往东吴而谋杀之,继而夺取荆州,但不想此计被诸葛亮识破,便将计就计让刘备与吴侯之妹成了亲。当岁末年终,玄德依孔明之计携夫人几经周折离开东吴时,周瑜亲自带兵追赶,却被云长、黄忠、魏延等将追得无路可走,蜀国岸上军士齐声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把周瑜气得再次金疮迸裂。

  《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孔明三气周公瑾”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没有丝毫取川的迹象,此时曹操为了瓦解孙刘联盟,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于是周瑜再遣鲁肃去讨荆州。孔明再次狡辩一番,为自己找理由。周瑜设下“假途灭虢”之计,名为替刘备收川,其实是夺荆州,不想又被孔明识破。周瑜上岸不久,就有几路人马杀来,都言道“活捉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再次迸裂,昏沉将死,临终作书与孙权荐鲁肃代己之职,同时,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演义周瑜之死的原因

  三国里周瑜怎么死的?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读了名著就会好奇三国志周瑜是怎么死的,据记载“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可见周瑜是病死的。

  我们先看看不同的史书及野史,对周瑜之死的不同说法。

  第一种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这是最家喻户晓的一种说法。

  毛宗岗曾说用“美人陪衬大美人”是演义很高明的创作手法,《三国演义》里周瑜生来就是为了衬托“绝世美人”诸葛亮的主要“美人”之一。罗贯中虽然有时不忘在他头上插点花,但那是为了使他衬得别人更美丽的一种手段罢了。所以,他即便是一个“死”也要派派用场,于是就演义了一段非常好看的“三气周瑜”故事

  我们看《三国演义》“三气周瑜”故事时,总给人一个感觉,此时的周瑜和孔明比之赤壁之战时都有了“大不同”的变化。周瑜不再机智多谋,反而成了一个弱智的好动气的幼稚孩童,就连孔明也不再象以往那样心胸宽大,对对手不依不饶地步步进逼,同以前周瑜对他的态度相差无几。明知周瑜有病气不得,打了胜仗就偷偷开心好了,何必还派人骂周瑜,甚至写信羞辱,似乎是必欲置死地而后快一般。假如说,周瑜以前对孔明是小人行为的话,此时的孔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难怪鲁迅会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了。

  第二种在取蜀途中进退两难气急而死,这是最原始的一种说法。

  之所以说这种说法最原始,是因见于《三国志平话》。在《三国志平话》里周瑜取蜀是认真的,没有假道伐虢,不过取蜀途中刘备在前面堵截,张飞又在周瑜身后把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好多城池都夺了过去。面临进又进不了回又回不去的境地,周瑜病气交加,在走到西蜀的“巴邱”时再也走不动了,他向鲁肃哭诉临死见不到爱妻小乔的苦处,还要担心自己死后尸体怎样运回吴地,最后只能请故人庞统帮忙,在周瑜死后设计骗过诸葛亮,才把遗体运回了吴国。

  《三国志平话》形成于宋代,承袭北宋民间说书贬曹褒刘的思想倾向,《三国志平话》通过“汉君懦弱曹吴霸,昭烈英雄蜀帝都”的叙说,极力歌倾刘备蜀汉集团的斗争故事。除了开端交代三国分合因由的司马仲相断阴间公事外,全书前半部门主要描述张飞“勇冠天下”,而后半部分则尽情讴歌诸葛亮的斗智。《三国志平话》所记载的事件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它毕竟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其中不少故事或者任意虚构想像,或者直接取于民间传说,可信度不高。

  第三种因战争受伤而死,这是最简单又壮烈的一种说法。

  持这种观点的一般都是从历史角度出发的人,台湾学者陈文德著有《诸葛亮大传》和《曹操大传》两篇巨著。文中对周瑜之死就是这个观点:军事天才周瑜在江陵之战中了箭,伤了胸肺久治不愈,拖了没多久就不治而亡。虽然东吴得到了荆州北部的两郡但却损失了军事天才周瑜,比之刘备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这种说法,虽看起来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并不严谨。如果周瑜是伤重而死,正史应当有所记载;更何况之前周瑜能提出亲自取蜀大计,想必当时的身体一定是健康的,绝不可能是带伤之身,更不可能俨然病危之时。

  历史上周瑜是不的是被气死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计策,一而再、再而三,最终被气得吐血身亡,绝命之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计策,一而再、再而三,最终被气得吐血身亡,绝命之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是相当成功的,但从历史的真实性讲,则全属子虚乌有,纯粹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

  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若从周瑜与诸葛亮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周瑜而不是孔明。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其风采实际上远远盖过了初出茅芦的诸葛亮。

  周瑜助孙吴创业江东之时孔明尚在隆中隐居。《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长得高大健壮,容貌俊秀,一表人才。他出生于公元175年,比诸葛亮要年长六岁,他步入政治生涯的时间也比诸葛亮早得多。诸葛亮26岁才出山,周瑜20岁刚出头就踏入戎马行列了。

  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借故脱离表术归取江东之时,周瑜即由丹杨(今安徽宣城)其叔父处率兵迎策,帮助孙策渡江东下,击败当时的杨州刺史刘繇,为孙策平定江东起了重要作用。当时周瑜年方21岁。周瑜跟孙策同年,两人从小相识,交情深厚。周瑜前往相助,孙策对此非常高兴,说能得到你的帮助,事业一定能成功了。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周瑜被授予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当时孙策本身也只是个将军身份,这个中郎将是孙策私自署置的,其地位次于自己。当时周瑜为24岁。

  年纪轻轻的周瑜,一到东吴便被封为中郎将,吴郡的人都称呼他为周郎。此后连续担任了东吴许多重要的官职。江东乔国老的两个女儿国色天香、容貌出众,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成为连襟。

  孙策被刺身亡之前,周瑜在汉末军阀割据混战之初即崭露头角,成为帮助孙策奠定江东基业的第一功臣。孙策其时已据有丹阳、吴、会稽、庐江、豫章、庐陵六郡,除攻取吴郡、会稽两郡周瑜没有参加,其他四郡战役主要都是由周瑜领导的。

  当周瑜名震江东成为孙氏政权开国元勋之时,诸葛亮还远远没有出道。当周瑜协助孙策开创江东基业之时,诸葛亮还在流寓和躬耕吟读之中。此时的瑜、亮自然无法相比,也不好去比。瑜、亮的真正相比要从公元207年冬诸葛亮出山之后才能谈起。

  对于赤壁之战,首先可以这样说,主角的是周瑜,诸葛亮只是参与战事的配角。


猜你喜欢:

1.诸葛亮怎么死的

2.东汉名将周瑜什么时候逝世

3.至周瑜的一封信 写给周瑜先生的信

4.周瑜的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