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古迹>名胜古迹>

安徽歙县名胜古迹有哪些

乐平分享

  歙县,古名歙州,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歙县名胜古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歙县的名胜古迹

  许国石坊、棠樾牌坊群、渔梁坝、郑氏宗祠、竹山书院、许村古建筑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安碑园石刻、渐江墓、长庆寺塔、太平桥、南谯楼、忠烈祠坊、圣僧庵壁画、黄宾虹故居、贞白里坊、新州石塔、方春福宅、张林福宅、方士载宅、丰口四面坊、殷尚书坊及大司徒坊、潘氏宗祠、吴氏宗祠、风雨廊桥、东谯楼、徽州府衙、敬本堂、曹氏二宅、稠墅牌坊群、天心堂、棠樾古民居、员公支祠、周氏宗祠、汪华墓、昱岭关、大母堨、昌溪庙坦及水口、紫阳桥、叶村洪氏宗祠、万年桥、太湖祠、槐塘双坊、石潭吴氏宗祠、 巴慰祖宅、 徽州府衙、蕃村鲍氏宗祠、王氏故宅、郑村和义堂、 雄村五石坊、吴承仕宅、张曙故居、蜈蚣岭梯田及大队部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有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徽州古城景区、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歙县雄村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歙县的名镇名村

  二千多年的县建制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不仅在城镇而且在歙县的乡村,到处可以寻觅到深厚的历史。由于历代战火波及较少,歙县很多千年以上建制的村,仍然古韵犹存。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歙县境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许村镇、渔梁村、棠樾村。

  许村镇位于歙县西北部,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曾是古徽州通往安庆、池州的必经之地。现有保存较完好的元明清时期古建筑200余处。2006年,在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的名录里,许村古建筑群名列其中,包括了高阳廊桥、五马坊、大观亭、薇省坊、观察第、大邦伯祠等十五处元明清古建筑。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歙县共有7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其中,具体是叶村洪氏宗祠、长庆寺塔、棠樾古民居、北岸吴氏宗祠、北岸廊桥、昌溪周氏宗祠、员公支祠榜上有名。

  至此,歙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13处。国宝单位的增加对于提升歙县的历史文化品位、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意义。

  渔梁村位于歙县徽城镇,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唐代已具雏形,整体建筑格局保存完整,渔梁坝和水运码头是村落最有特色的要素。古村落内现存传统古建筑占古村落建筑总数的65%。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有320处。村落沿江有一条东西向主街,垂直该街则衍生出10余条小巷,是颇具特色的古徽州商业街巷。

  棠樾村位于歙县郑村镇,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牌坊群闻名于世。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牌坊群旁,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尤为精致,如今已修复如旧。

  歙县深渡镇阳产村、漳潭村、漳岭山村,歙县北岸镇瞻淇村,歙县许村镇许村,歙县雄村乡卖花渔村、雄村村于2013年8月7日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歙县的美食

  歙县的饮食都属于徽菜系。另外,歙县作为古徽州府衙所在地,其“徽府菜”已得到了传承和创新,满足现代人需求。徽菜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发祥于南宋,起源于歙县,以烹制山珍野味而显其特色。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熘,讲究佐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以滋润肠胃和肌肤;重色,以增强审美效果,达到“色、香、味”统一的效果。

  徽州毛豆腐

  徽州毛豆腐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徽州毛豆腐因表面长有一层寸把长的白色绒毛(白色菌丝)而得名,豆腐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分解成多种氨基酸,味道非常鲜美。它鲜而不腻,芳香爽口。卖毛豆腐的小贩肩上一个担子,一头是竹架上架着新鲜的毛豆腐,一头是小煤炉上架着一个平底锅,只需挥一挥手,即可坐下边蘸着酱边吃小贩现煎的毛豆腐(放毛豆腐的竹架子下面的竹筐里会有几个迷你板凳)。

  徽州臭鳜鱼

  臭鳜鱼是一道徽州名菜,别有风味。它统称“桶鲜鱼”,又俗称“腌鲜鱼”。所谓“腌鲜”,在徽州土话中就是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既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肉质又醇厚入味,同时骨刺与鱼肉分离,肉成块状。

  徽州石鸡

  在徽州各县的深山峡谷之中,栖息着一种堪与古巴牛蛙媲美的蛙类一石鸡。石鸡,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扑鼻的香味,丰满的后腿,足以胜过鸡肉。如果在烹饪时,保留石鸡皮,风味更佳,营养更高。许多宾客在品尝之余,无不交口称赞。徽州的风味名肴“清蒸石鸡”,清汤见底,盖碗清蒸,原味不失,香气浓郁,味鲜肉嫩,更使食者赞不绝口。烹调时,先将石鸡从颈部开一小口,剥出外皮,开膛去内脏、头和脚尖,洗净,把每只石鸡切成四块。火腿切成片,香菇切成两片。然后取汤碗一只,将石鸡在碗中拼成原形,加入精盐、火腿、蒜瓣、冰糖、甜米酒、姜片、熟猪油和鸡汤,用大盘盖在汤碗上,上笼蒸三十分钟左右即可。

  石头馃

  徽州风味小吃名品。徽州传统面食,早在清代即负盛名,是有口皆碑的美食。

  徽州圆子

  是正宗徽菜品种之一。起源于歙县,别称“细沙炸肉”,约在200年前就己流传各地。这道菜是将熟肥膘、桔饼、蜜枣、青梅等细丁拌入白糖和桂花,做成小圆馅心。然后用鸡蛋、肥膘泥、湿淀粉、炒米花拌匀,用水酒湿揿饼包成圆子,形如乒乓球大小,经油炸熟后浇上用白糖、青红丝熬成的卤汁而成。其成品颗粒匀称,色泽金黄闪光,吃起来外层松酥、馅心香甜味美,是一道深受欢迎的大众菜。

  花菇石鸡

  这道菜采用黄山特产山珍花菇与石鸡同蒸。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并有降血压、减少胆固醇及抗癌作用。此菜堪称山珍之巧配,甚为名贵。

  魔芋豆腐

  魔芋豆腐是徽州特产副食品,以魔芋为原料制成。

  魔芋又名鬼芋、鬼头、花连杆、蛇子头、天南星、蛇六谷,徽州各县山区均有出产。魔芋具有医治疟疾、闭经、疔疮丹毒、烫伤和降血压、降脂、开胃、防癌等功效。“魔芋豆腐”为新型保健食品,既可单独烹食,亦可佐其它菜肴共食,其味清爽。
猜你喜欢:

1.歙县徽州古城导游词

2.歙县一日游攻略

3.安徽旅游不得不去的景点攻略

4.安徽黄山市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