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古迹>陵墓>

汉景帝的陵墓

莉莉分享

  汉景帝阳陵,汉景帝刘启陵墓,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张家湾机场汽车专用公路西侧。今天学习啦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汉景帝的陵墓,欢迎大家阅读。

  汉景帝的陵墓介绍

  阳陵,又称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西安市高陵区三县区。

  阳陵始建于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修建时间长达28年,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

  1963年4月,阳陵被公布为第一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阳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汉景帝阳陵的形制

  阳陵陵园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

  帝陵座西面东,居于陵园的中部偏西;后陵、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一号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嫔妃陪葬墓区和罗经石遗址位于帝陵南北两侧,左右对称;刑徒墓地及三处建筑遗址在帝陵西侧,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园棋盘状分布于帝陵东侧的司马道两侧;阳陵邑则设置在陵园的东端。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四角拱卫,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显示了唯我独尊的皇家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

  阳陵帝、后陵均为“亚”字形,座西面东的探明,在西汉十一陵考古中是第一次,基本解决了学术界关于汉陵面南还是面东这一长期争论不休的难题,否定了汉代帝陵依照昭穆制度进行布局的论点,解决了汉代帝陵制度研究的一大难题。

  汉景帝陵墓的文物遗存

  汉俑

  阳陵出土的汉俑十分引人注意。他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约60厘米高,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据研究,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时都身着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肩部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灵活转动,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

  汉阳陵

  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安详的社会氛围。

  罗经石

  遗址中心部分的最高处放置着一块方形巨石,当地群众叫做“罗经石”,经测定为正南北方向。据研究推测,为修建阳陵时标定水平、测量高度和标示方位之用,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测量标石。

  明御制祝文碑

  在汉景帝阳陵帝陵封土南面现存有五方石碑。其中,明代中后期皇帝派遣大臣祭祀汉景帝后所立御制祝文碑两方,清乾隆丙申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阳陵正名碑一方,现代文物保护标志碑两方。这五方石碑,反映了明清以降各个历史时期官方对阳陵的重视和保护,体现了后世对汉景帝文治武功和统治思想的称赞与认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明御制祝文碑

  阳陵帝陵封土南面距南阙门遗址约70米处,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阳陵正名碑前,曾经呈东西方向依次树立有七方碑刻,至清末(1906年—1910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实地考察时尚存三方,今仅存两方:明代皇帝派遣大臣祭祀汉景帝后所立御制祝文碑。两方碑刻分别树立于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五月和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天启祝文碑为东起第一方,嘉靖祝文碑为东起第三方,余者仅存碑座而不知碑身佚于何时、何处。由于两碑所历时代较长,又孤处于帝陵一侧,多受风雨磨蚀与人为破坏,碑文少量字迹难免有所湮灭,嘉靖碑即有两字难以确认,不过观察两篇祝文格式、内容均较一致,故而可利用天启碑与嘉靖碑相校,补出湮灭的文字为“克守先业,致治保民”。

  碑文中对汉景帝“克守先业,致治保民”的评价,体现出明代官方对景帝顺应时代潮流,继续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策的认同。

汉景帝的陵墓相关文章:

1.周亚夫的墓在哪

2.曹操盗刘武陵墓的趣闻

3.西安市区免费景点大全

4.西安免费旅游景点排行榜

5.司马迁墓导游词范文3篇

    上一篇:光绪帝陵墓被盗

    下一篇:汉文帝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