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古迹>纪念地>

参观江西革命纪念堂心得体会

世芳分享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建于1953年,是反映江西红色革命史的重要窗口。接下来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参观江西革命纪念堂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江西革命纪念堂心得体会篇一

周末,我们小组同学借搞综合活动之际,到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去瞻仰了那些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塑像。堂的前厅有毛泽东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正厅祭坛上立有纪念碑,由朱德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陈列柜中,珍藏25万余革命烈士名册。两边厅陈列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0个战斗史迹。二、三楼陈列300多位烈士生平斗争事迹、遗著和遗物等。

纪念堂的一幕幕都历历再现,以生动地形式向后人呢展示着那段永不流失的岁月……

这里面有中国成立之前江西籍或在江西战斗牺牲的28位革命英烈的生平和感人事迹,包括闽浙赣根据地的创立者__、江西民主革命运动的先锋赵醒侬、江西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袁玉冰、江西工人运动的先驱陈赞贤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__,他曾经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__式”的根据地。

1934年11月初,__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__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__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生命犹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通过对先烈们的无限顶礼膜拜,我们在纪念堂里的心情也是无比的沉重。那么多活活的生命被无辜的杀害,那么多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与当家作主舍我地奋斗着,而踩在他们用血肉换来的土地上的我们又该思索些什么呢?

是的,处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在又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根呢?

当你尽情享受丰盛美味的大餐时,谁会想到我们最可爱的人吃过几顿饱饭?

当你因为一次失败而自暴自弃时,你有何曾想到过革命烈士为建设新中国而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尝试着?

当你还在抱怨政府对待自己政策不够完善时,你是否会想到革命烈士在献身时喊出的豪言壮语?

或许只有经历过才会真正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想想吧,有哪个烈士何尝不想过宁静安逸的和平生活?可是历史却注定让他们放弃享受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光荣的,正因为有他们,共和国的天空才会光明!

下面一幅图片是纪念堂外的一张很普通的照片,你能感觉到什么? 是的,当社会飞速向前发展,革命烈士的光辉渐渐在我们的意识远去的时候,这篇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土地上是否还会有人想起那为新中国崛起而奋斗终身的先烈们。他们的精神是不是会仍被后世之人发扬光大,那种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宗旨是否可以传承下去。我觉得这才是后世之人应该苦苦思索的问题。

参观江西革命纪念堂心得体会篇二

8月9日下午,中航信托党委组织总部60余名党员前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参观学习,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姚江涛,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余萌,副总经理魏颖晖,纪委书记、董事会秘书罗国华,总经理助理刘文庆等公司领导参加了活动。

下午2:30,随着大巴车缓缓停下,一行人顶着炎炎烈日抵达纪念堂。董事长、党委书记姚江涛代表公司全体党员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随后大家齐向革命烈士行默哀礼和鞠躬礼。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缓步进入展厅参观,眼前呈现出一张张庄严的面孔、一排排熟悉的名字,耳边回响起一个个悲壮的故事、一句句豪迈的誓言。大家走着,看着,听着,时而为反动统治的残忍而悲愤,时而为革命先烈的被捕就义而惋惜,直到参观结束,大家沉重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复。

参观过程中,董事长、党委书记姚江涛和全体党员认真听取讲解,不时进行提问和互动,他要求公司全体党员要联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加强对党史、军史的学习了解,加深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性、正确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岗位做好工作,加快实现公司的转型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观江西革命纪念堂心得体会篇三

在这个寒风瑟瑟的秋天,我和几个同学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起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毛泽东,一个响彻中外的名字,在国内外都具有很深的影响。我们这一代人虽然不长在毛主席的时代,但是他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是巨大的。

一进纪念堂大厅正对面就是汉白玉雕塑的雄伟高大的毛主席塑像,我们走过猩红的地毯,将花献到主席塑像前面。在千千万万束鲜花的映衬下,敬爱的毛主席愈发显得高大挺拔,使我不禁想到了主席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飒爽英姿。默默地,我们深深的向主席鞠躬。当走到陈列主席遗体的大厅,殷虹的地毯中央停放着主席遗体的水晶棺,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着水晶棺里的主席,他是那么的安详,又是那么的消瘦。可以想象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内是怎样的呕心沥血为人民谋福祉??我们也一一参观了其他的展厅,体会到了伟人们为新中国的解放而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被震撼,一次又一次的动容。直至出来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伟大的领袖虽然早已与世长辞,但他的精神却会永存。毛泽东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对于我们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的脑海里一次又一次的响起毛主席的那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那个战争动荡的年代,毛泽东,虽然刚开始只是个湖南湘潭县里一名普通农民的儿子,但是他心怀天下,心系人民,从在湖南师范读书起,就已经励志为祖国崛起而奋斗了。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革命事业而不懈努力。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或许毛泽东的地位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但是在遵义会议后,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毛泽东这个人,认可了他的决策,而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他的正确性。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花了八年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花了四年时间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领导我们开创了新中国!我记得每每提及毛主席,像我奶奶辈的人总会很激动,或许,毛主席在他们年代里带给他们的影响是很巨大的吧。毛主席一生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开创和建设,尽管晚年略有疏漏,但是过不掩功,功大于过。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尤其是他的毛泽东思想,不管是我们国家还是西方一些国家,到现在都是认真研究,努力学习的好教材。

从毛主席身上,我首先学到的就是身为一名中国人,一名青年人,我们应该有为祖国奉献的心态,有承担祖国建设的责任。我们是青年的一代,祖国的建设即将落在我们的肩上,特别是现在我们还是入党积极分子,更有必要去要求自己达到一个更高更好的水平,把为党为国的理想转换为实际。其次,通过参观完毛主席纪念堂,更加坚定了我加入共产党的决心,共产党之所以能得到16亿中国人民的拥护,首先就在于他是一个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一个永葆生机的政党。一个人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只要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那么我们的这一生就是重于泰山的,就是有意义的。习近平总书记也说祖国的发展离不开青年朋友,所以,我们要顶住沉甸甸的担子,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要努力学习党的知识,将上一辈的努力好好的传承下来,不辜负他们曾经的努力,这或许也就是作为一名青年中国人要时时刻刻谨记于心的。当然,从毛主席身上,还有好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毛主席的思想、作风也将不断的影响我,鼓励我,让我更加自信乐观去面对今后的生活。毛主席永远存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我心中不朽的丰碑!


猜你喜欢:

1.江西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作文

2.党员参观邓世昌纪念馆心得

3.参观广州烈士陵园心得体会6篇

4.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5.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