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德故事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文化根基。那你知道古代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古代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美德故事:仲由负米
【原文】
子路尽力,负米奉亲。亲没仕楚,叹不及贫。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李文耕谓,事亲之事,承颜日短,报德思长。如仲氏子者,方乐负米之欢,旋抱衔恤之痛。思藜藿而不得,列钟鼎而徒然,子欲养而亲不待,盖千古有同慨也。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养之及时也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个贤人,姓仲,名叫由,表字就叫子路。他的家里穷苦得很,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呀、藿呀,那一类不好的蔬菜。因为奉养爷娘的缘故,常常出去到百里以外,背了米回来给爷娘吃。
等到他的爷娘都去世了以后,他就往南方游历,游到楚国地方,楚王就聘他做了官。他跟随的车骑有一百辆的多,他积聚的谷米,有一万钟的富。坐的时候,便茵褥重叠,吃的时候,便鼎食满前。
他就叹气着说,我现在虽然富贵,但是要想像从前一样吃着藜藿的蔬菜,仍旧到百里以外去背米来养爷娘,这世里,断断不能够再有这种日子了,叫我怎不伤心呢?孔子说道,仲由的服事爷娘,可以说是活着尽了力,死了尽着追思的了。
古代美德故事:郯子鹿乳
【原文】
周郯子、鲁人。史佚其名。天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而不得。郯子顺承亲意。乃衣鹿皮。去之深山中。入鹿群之内。取鹿乳以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得免。
王应照曰。孝子事亲。必养其心志。而不徒养其口体。鹿乳异味。因老人偶然思食。蒙皮入山。本一片诚孝之心。发为机智。得乳归奉。父母之心顺。孝子之心安矣。李文耕谓为反哺至情。不亦然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一个贤人。叫做郯子。是鲁国里的人。历史上遗失了他的名字。他的天性非常孝顺。父亲母亲年纪老了。两个人的眼珠子里都有些病。所以心里常常想吃鹿的乳。可是一时办不到。那郯子知道他的双亲有这个意思。他就打定主意。穿着了鹿皮的衣服。扮着鹿、走到深山里。夹在群鹿的里面。找些鹿的奶来。预备做医治双亲眼睛的物品。不料有几个猎人见了他披着鹿皮。当他真个是只鹿。就左手拿着弓。右手抽着箭。想射中了这只鹿。郯子便慌忙立起身来。赶忙尽情的告诉猎人道。我不是鹿。原来我是穿着鹿皮。到这里找些鹿的奶乳。去医治父亲母亲眼睛的。你千万不要错认我作鹿呀。猎人听到这话。方才晓到是个孝子。就放着弓箭不射了。于是郯子才得免了。
古代美德故事:董永卖身
【原文】
汉董永,性至孝,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往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同至主家,令织缣三百疋乃回。一月完成,主大惊,听永归。至槐阴会所,妇辞永曰,吾织女也,天帝感君之孝,令我相助耳。言讫凌空而去。
王应照谓父死则葬,理之常也。孝子当贫乏无措时,卖身为之,亦求心之安而已。偿工之日,仙女忽逢,织缣一月,已清债累。此时卖身穷人,债主不得役之,且不能学之,于以知久停亲柩者之罪大矣。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个姓董,名叫永的,天性非常孝顺。家里很穷苦,他的父亲死了,没有钱筹办丧葬,董永就出卖自己的身子,把卖得的钱葬他父亲。
等到葬了父亲以后,便去偿还卖身钱的工价。走到路上,忽然逢着了一个女子,她说自己情愿和董永结为夫妻,便一同到了债主家里去做工。债主吩咐他织本色的重绢,满了三百疋,抵过了卖身的钱,方才准他回家。哪里晓得董永得了女子的帮助,不消一个月工夫,就统统织成功了。债主非常奇怪,就准董永回去。
到了那槐树下,就是从前和女子相会的地方,那个女子就辞别了董永说道,我就是天上的织女,天帝为了你的孝顺感动了他,所以叫我来帮助你的。说完话,就腾上天空去了。
猜你感兴趣:
1.中国古代美德故事
2.古代美德故事
4.古代传统美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