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党史故事>

读长征故事的心得体会

燕青分享

  长征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困难重重。那你知道读长征故事心得体会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读长征故事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读长征故事的心得体会 篇【1】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长征的故事》。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发生在1934年至1936年的红色长征,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舞过那个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过多风多雨的二十世纪,舞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在那个极其艰苦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那样感人,催人泪下。让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那个倔强的小红军的故事。读后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秋,长征的路上,陈赓爷爷掉下了队,踫上了也掉队的小红军,他看到这个小鬼摇摇晃晃的走着,便让他骑自己的马并给他干粮吃。可小鬼不吃不骑,说自己比老人强多了,并掏出“鼓鼓”的干粮给他看,陈赓爷爷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朝前走,可他心情不能平静,猛然想起曾经和他打过交道的小鬼哪个不是这样说的。他立刻掉转马头,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打开小鬼的干粮袋一看,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盖骨,上面还有牙印。就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小红军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想拖累老爷爷,最后由于饥饿疲惫,牺牲在长征的路上。像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现在我们生活过得无忧无虑,这是用先辈、烈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不怕困难,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为我们自豪!

  读长征故事的心得体会 篇【2】

  暑假里,我读了《长征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是我哥从宝应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上面写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红色长征,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舞过那个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过多风多雨的二十世纪,舞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长征,是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悲壮色彩的传奇,是中外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是人类排除万难,挑战生命的典范。这些英勇的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早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芜人烟的雪山草地,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最终创造了奇迹。

  在长征这部传奇史诗里,流传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红鬼”,他们都是十一岁到十二岁之间的少年,来自中国各地。他们的来历往往弄不清楚。许多人记不清自己的父母是谁。有些是逃出来的学徒,有些曾经做过奴婢,并且全部都是自己做主参加红军的。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已是四年军龄的老红军了。看到他们的事迹,我有很多感触,被这些故事中的人物感动了,想到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生活在红旗下,享受着党的阳光雨露,不愁吃不愁穿。安心的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比起长征中的“小红鬼”真是天壤之别。他们跟随部队行军打仗,吃尽了人间之苦,有的红军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留在了长征的路上,但是他

  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中国人民还是凭着这种信念,在建国六十周年来临,创造了辉煌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事业迅猛发展,载人飞船上天,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在不断强大。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我们不需要在枪林弹雨中生活,我们需要的是长征精神。我们将永远发扬这种精神。白折不挠、自强不息,不被任何困难压倒,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路上不断争取新的胜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

  读长征故事的心得体会 篇【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你知道这两句诗的来历吗?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受到了国民党蒋介石反动军队的围攻,处境非常困难。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红军被迫长征。

  长征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困难重重。他们爬的第一座山叫夹金山,山上白雪皑皑,路很滑,连鸟儿也飞不过去,食物更是难找,红军战士渴了吃雪,饿了啃草,有的还赤脚,硬靠顽强的毅力把雪山丢在了身后。过草地就更艰险了,那里有终年积水的沼泽,表面上看去长着草,可人一不小心就会被沼泽吞没。最惊险的要数飞夺泸定桥了,泸定桥是十三根铁索架的桥,木板被拿了,只剩下光秃秃的铁链。可战士们没有畏惧,冒着枪林弹雨,不顾牺牲,前仆后继,终于把这座桥夺了下来。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红军战士那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是他们书写了历史的奇迹,是他们创下了中华儿女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发扬这种精神,去创造我们祖国更加辉煌的未来。

猜你感兴趣

1.读红军长征故事有感

2.长征读书心得体会

3.读长征故事心得体会

4.红军长征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