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党史故事>

关于读长征故事有感

燕青分享

  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你知道读长征故事有感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读长征故事有感,欢迎大家阅读。

  读长征故事有感 篇【1】

  我读了《长征的故事》这篇文章,长征,是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悲壮色彩的传奇,是重晚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壮举。这是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在峰峦沟渠和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上,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以坚定的信念创造了奇迹。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红军英勇作战的故事,而我最喜欢的,则是强渡大渡河这个故事。

  长征途中,大渡河前,十七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开始强渡大渡河,大渡河上波涛滚滚,蒙蒙细雨成了一张丝布,使视线模糊了不少,而敌人的子弹夹在细雨中,根本分辨不出。一名队员到下了,但其他队员并不害怕,反而更坚定了,在后方炮火的掩护下,奋勇冲杀,击退敌军如恶浪一般的反扑。当他们占领着对岸的时候,他们在雨中的身影是多么高大,他们的欢呼是多么令人自豪,他们以信念战胜了敌人,他们为大部队开出一条安全的路。浪拍打着山石,似乎也在为他们庆功。热血沸腾了,两岸沸腾了,我看到这里,心里也在为他们的成功欢呼。

  在《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中,我见识到了红军们的智慧。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伪装攻打防范薄弱的贵阳,而等到敌人把兵力调集到贵阳后,则是出兵迅速控制了更重要的云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造成敌人情况不明,部署混乱,举措失当,而红军声东击西,行动自如,。至此,红军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的阴谋,取得了长征中决定性的胜利。在自己的实力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就应该巧取,运用自己的策略,巧妙的运用敌人的心思,以假乱真,让敌人自乱阵脚,从而扭转局势。

  党在我心中,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下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做为祖国新一代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快乐的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新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富有,更加繁荣昌盛。

  读长征故事有感 篇【2】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红色长征,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舞过那个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过多风多雨的二十世纪,舞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红军长征历尽千山万水,通过人类难以生存的雪山、草地。1935年8月,右路红军踏上了生死难测的茫茫草地,度过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岁月,走过敌人认为不敢走的路,及时赶到班佑、巴西地区并率先北上。由于张国焘坚持南下,于同年9月,率红四方面军再次通过渺无人烟的草地,重过草地比第一次情况更加恶劣,是一次无谓的牺牲。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成功地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后,为了早日摆脱国民党的围捕堵截,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他们只好选择一条人烟稀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路线——爬雪山,过草地。

  过了雪山草地后,1936年10月,红军三支队伍终于在陕北胜利会师。党中央领导核心得以胜利转移到延安,红军主力也迅速转移到民族解放战线的最前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英雄足迹携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是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豪迈记忆;他那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朝着辉煌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飘扬在地球上的飘带,成为人类坚强无畏的象征。

  读长征故事有感 篇【3】

  今天,我读了红色经典系列中《长征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让我收集到一些知识,让我看了后非常感动。

  看了书的封面,我就懂得了信念是什么。书的封面有这样一些字“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火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闪瞬间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岛上彻夜不息的明灯。信念让你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奋发图强……”。看了这些字,我仿佛重新认识了信念。

  在这本书中我喜欢《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故事,让我很感动。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所以他只好杀大黑骡子,因为不杀的话战士们会饿死,表达了彭德怀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信念是什么,还让我积累了很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