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古代著名战役>

七国之乱的起因有什么

邱惠分享

  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朝汉景帝时期,时间是公元前154年。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七国之乱的起因,希望你喜欢。

  七国之乱的起因介绍

  汉景帝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与汉景帝谋划削藩。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上《削藩策》,再次上陈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

  景帝三年(前154年)冬,楚王来朝,晁错借机说楚王刘戊为薄太后服丧时,偷偷淫乱,请求诛杀他,景帝下诏赦免死罪,改为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两年前赵王刘遂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随之景帝又与群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事宜。

  景帝的削藩之举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动,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完没了,就想进行谋反,遂亲往胶西,与胶西王刘昂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刘昂同意谋反,并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吴王刘濞同时还派人前往楚、赵、淮南诸国,通谋相约起兵。

  不久,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诏令传到吴国,吴王刘濞立即谋杀了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刘濞征募了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30余万人,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指的国家

  叛乱的诸侯国分别是吴国、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那么为什么这六个诸侯国会叛乱呢?

  七国之乱的评价

  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平定以后,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走向巩固,国家统一显著加强了。(《中国史纲要》)

  北华大学东亚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刘国石:七国之乱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地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标志着诸侯王势力威胁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

  七国之乱首领刘濞叛乱的原因

  吴王刘濞是“七国之乱”谋反的领头人了,为什么刘濞突然谋反呢?纵观历史典籍,不难发现,刘濞的造反一半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刘濞的儿子被刘启失手打死。

  刘濞宣称此次起兵的缘由,是汉王朝有贼臣专权,蓄意侵夺诸侯国土地,歧视虐待刘氏骨肉,使国家社稷受到危害。而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他号称吴国可以动员五十万精兵,再加上南越军队随从北上的,又可得三十万人。

  前180年,汉文帝从代地进入长安,继承帝位。几个月之后,刘启被立为太子,当时他只是一个九岁的儿童。秦汉时期,儿童一般都玩一种类似于现在棋类的智力游戏,在西汉皇室内部,年少的王子、公主也有此类的游戏可玩。司马迁在《史记·吴王濞列传》中有过这样的记载:汉文帝当政时,吴太子曾经进京晋见。与皇太子刘启一起宴饮博戏。双方在博戏时发生了争执。吴太子是一个性格蛮横的少年,言行之中对皇太子并不恭敬,还出言不逊,言语中多有冲撞。皇太子愤怒,操起类似于棋盘的“博局”掷击吴太子,竟然将对方击杀致死,尸体被送回吴国安葬。吴王怨怒,认为天下同宗,死在长安就该葬在长安,何必再送回吴国安葬。自此吴王不遵藩臣礼,称病不朝。

  王子至高无罪被杀,朝廷应妥为善后,安抚人心。只是朝廷的举措仅仅是“遣其丧归葬”。刘濞的“愠”是自然的,只是他在行动方面有所克制,只是将遗体送回长安安葬,且长期称病不朝。“解铃还须系铃人”,矛盾源于朝廷,但朝廷系铃者始终未去解铃。刘濞与朝廷矛盾的激化在景帝时代,吴王谋反不光是因为他的儿子被景帝杀掉,还有其他的的因素。比如吴国铸钱、煮盐、招揽各地难民,有另立中央之嫌(“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

  汉景帝刘启与他的父亲汉文帝不同,他外尚无为而内崇刑名,好忌恨,苛薄寡恩,对于诸侯王割据一方、各行其是早已有所不满。继位之后,他重用晁错,更定法令,推行强干弱枝的政策,削夺诸侯封地收归中央,以尊天子而安宗庙。诸侯国中,其时吴国国力最强。吴王虽年过花甲,但老谋深算,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又与景帝有杀子之仇,得到这个消息,旧仇新恨一起迸发,于是联合楚王等六个刘氏同姓王共同起兵,爆发了这起史书所称的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起因有什么相关文章:

1.七国之乱的结果及影响

2.七国之乱简介

3.丁卯胡乱的起因经过及结果

4.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5.北京政法干警片段阅读习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