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古代著名战役>

周公东征有哪些背景

邱惠分享

  周公东征镇压了商朝贵族残余势力的反叛,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在历史上有着自己重要的地位。周公利用三年时间平定了武庚、管叔、蔡叔、霍叔的叛乱,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周公东征有哪些背景,希望你喜欢。

  周公东征背景

  周武王姬发在约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歼灭了商军主力之后,建立西周王朝,为了统治商朝的遗民,周武王把商王朝直接控制的领地分为四个区:原殷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为豳,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又名禄父)掌管。同时将朝歌以东地区(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为卫,封给武王的弟弟管叔姬鲜掌管;朝歌以西地区(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为鄘,封给武王的弟弟蔡叔姬度掌管;朝歌以北地区(今河南省汤阴县一带)为邶,封给武王弟霍叔姬处掌管,共同监视武庚,总称“三监”。武庚表面上臣服于周,实则时刻企图复辟。

  周公东征作战方针

  在战争中,周公团结内部,采取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并举的谋略,及先弱后强、各个破敌的作战方略。

  首先以重兵沿武王伐纣路线,直取朝歌,击溃武庚所部,攻占管叔、蔡叔治地,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

  继之进兵东南,采用先弱后强的方针,先攻徐、淮等九夷。

  经连续作战,攻灭熊、盈族17国,迁殷民于洛邑(今河南洛阳)。

  最后才挥师北上攻奄,迫使奄国投降。随之,蒲姑等国也相继降服。

  周公东征的原因

  周灭商后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病逝,其子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代成王摄理国事。管叔因企图继承王位,对周公旦摄政极为不满,于是散布流言,并煽动蔡叔、霍叔,怂恿武庚及东方诸方国,说周公欲谋害武王,窃取王位。武庚见有机可乘,便与管、蔡串通起来,在周成王元年(约前1042年)秋季,联合东方旧属国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蒲姑(又作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南)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叛乱势力遍及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

  周公旦面对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敌对势力,多方权衡,决定兴师东征。

  周公东征的结果

  周公东征持续了三年,终于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联合的武装叛乱。蔡叔死了以后,周公听到蔡叔的儿子胡品德高尚,为人善良,便提拔他作鲁国卿士。胡把鲁国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他封到新蔡。周公讨平管、蔡之后,乘胜东进,消灭了参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把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沿海地区。

周公东征有哪些背景相关文章:

1.周公东征简介

2.周公东征的过程及结果

3.周公东征做了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