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古代著名战役>

古代著名三大战役

晓明分享

  战国末期的长平之战,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和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并承为古代三大战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代著名三大战役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古代著名三大战役

  长平之战

  背景

  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其第一目标便是邻近的韩国。 公元前264年,即赵孝成王二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老将廉颇镇守长平。秦军不断挑战,廉颇坚守不出,双方长久相持。秦军散布廉颇要谋反的谣言,目的是让赵王换掉廉颇。赵王果然上当,派赵括来代替廉颇。赵括只懂得纸上谈兵,没有多少实战的经验,轻敌出击。秦国将领白起设伏兵包围赵括军队,并截断赵军粮道,昭襄王亲至河内,悉发成年男子到长平助战,赵军被围困46天,草粮断绝,拼死突围,马服子赵括被射死,白起收赵降兵四十余万,白起认为赵兵不忠,夜里坑杀之,赵国继而衰落。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韩国想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但是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龅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平村),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龅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却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既怨怒廉颇连吃败仗,士卒伤亡惨重,又嫌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因而听信流言,便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击秦。

  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力下降。秦见赵中了计,暗中命白起为,王龅为副将。赵括虽自大骄狂,但他畏惧白起为将。所以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8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四十几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虽然在此后的邯郸战役中,赵国在魏楚联军的帮助下击败了秦军,但赵国主力被灭,而赵国是战国晚期唯一军事实力能与秦国比肩的国家,自此东方六国已无一国能单独跟秦国对抗,这极大的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过程

  起因

  各国疆域图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制定正确的兼并战略: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国势如日中天;连横破纵,远交近攻,外交连连得手;旌旗麾指,铁骑驰骋,军事胜利捷报频传。100余年中,蚕食缓进,重创急攻,破三晋,败强楚,弱东齐,构成了对山东六国的战略进攻态势。在秦国的咄咄兵锋面前,韩、魏屈意奉承,南楚自顾不暇,东齐力有不逮,北燕无足轻重。只有赵国,自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负少,且拥有廉颇、赵奢、李牧等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尚可与强秦进行一番周旋。 此时,秦要统一六国,首先就要扫除三晋,打通东进的道路。于是秦赵间一场大战即将发生。秦昭王根据丞相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从公元前268年起,先后出兵攻占了魏国的怀(今河南武陟西)、邢丘(今河南温县附近),迫使魏国亲附于己。接着又大举攻韩,先后攻取了陉(今河南济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济源西南)、少曲(今河南济源西)等地。并于公元前261年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阳),将韩国拦腰截为二段。消息传来,韩国朝廷上下一片惊恐,赶忙遣使入秦,以献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一带)向秦求和。然而,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却不愿献地入秦,而是做出了献上党之地于赵的选择。他的用意当然清楚:转移秦军锋芒,促成赵、韩携手,联合抵御秦国。赵王接受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欣然受地,派赵胜前往接受上党,将上党郡并入自己的版图。赵国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虎口夺食,引起秦国的极大不满,秦、赵之间的矛盾因此而全面激化了。范睢遂建议秦王乘机出兵攻赵。秦王便于公元前262年命令秦军一部进攻韩国缑氏(今河南偃师西南),直趋荥阳,威慑韩国,同时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大军扑向赵国,攻打上党。上党赵军兵力不敌,退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

  相持阶段

  秦赵进军路线赵王闻报秦军长驱东进,只好兴师应战,派遣大将廉颇率赵军主力开往长平,企图重新占据上党。公元前260年春夏间,廉颇在空仓岭一线布防,王龁率军于沁河沿线准备突击。战事是由赵空仓岭守军同秦前哨部队遭遇开始的,守军招架不住,秦军步步进逼。是年七月,空仓岭南北几十里防线—一西垒壁(一作西长垒)完全陷落,赵军退守丹河,秦赵隔河相峙。 赵军固守有利地形,以丹河为依托,全力加固丹河防线。此后,“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就这样,他充分利用占据的有利地势,固守阵脚,以不变应万变,一连坚持数载,实力强而急于一战的王龁却一筹莫展,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至此,战争进入不分胜负的胶着阶段。战争进行了三年,秦国的经济已不堪重负,而赵国面对庞大的军事开支也渐渐吃不消。《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白起言“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吕氏春秋·应言篇》亦有“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索”的记载。而赵国也“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于是双方都谋求速战以求摆脱困境。 秦国的战争指导者毕竟棋高一着,他们运用谋略来打开缺口,为尔后的战略进攻创造条件。一方面他们借赵国使者郑朱到秦国议和的机会,故意殷勤招待郑朱,向各国制造秦、赵和解的假象,使赵国在外交上丧失了与各国“合纵”的机会,陷于被动和孤立。另一方面,又采用离间计,派人携带财宝前赴赵都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挑拔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四处散布流言:廉颇不足畏惧,他固守防御,是出于投降秦军的目的,秦军最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终于借赵王之手,把廉颇从赵军主帅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并使赵王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谏阻,任命赵括为赵军主帅。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庸人。他上任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于是赵军上下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还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方针,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秦国听说赵国任赵括为将,立刻调整了自己的军事部署:立即增加军队,征调骁勇善战的武安君白起为上,代替王龁统率秦军。为了避免引起赵军的注意,秦王下令军中严守这一机密:“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白起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久经沙场,曾大战伊阙,斩杀韩、魏联军24万;南破楚国,入鄢、郢,焚夷陵,打得楚人丧魂落魄。只会背吟几句兵书的赵括哪里是他的对手。白起到任后,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求胜心切、鲁莽轻敌等弱点,采取了诱敌入伏、分割包围而后予以聚歼的正确作战方针,对兵力作了周密细致的部署,造成了“以石击卵”的强大态势。白起的具体作战部署是,以原先的第一线部队为诱敌部队,等待赵军出击后,即向预设主阵地长壁方面撤退,诱敌深入;其次,巧妙利用长壁构筑袋形阵地,以主力守卫营垒,抵挡阻遏赵军的攻势,并组织一支轻装锐勇的突击部队,待赵军被围后,主动出击,消耗赵军的有生力量;其三,动用奇兵2.5万人埋伏在两边侧翼,待赵军出击后,及时穿插到赵军的后方,切断赵军的退路,协同主阵地长壁上的秦军主力,完成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其四,用5千精锐骑兵插入渗透到赵军营垒的中间,牵制和监视营垒中的剩余赵军。 决战图战局的发展果然按着白起所预定的方向进行。公元前260年8月,对秦军动态茫昧无知的赵括统率赵军主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出击。两军稍事交锋,秦军的诱敌部队即佯败后撤。鲁莽的赵括不问虚实,立即率军实施追击。当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设阵地——长壁后,即遭到了秦军主力的坚强抵抗,攻势受挫,被阻于坚壁之下。赵括欲退兵,但为时已晚,预先埋伏于两翼的秦2.5万奇兵迅速出击,及时穿插到赵军进攻部队的侧后,抢占了西壁垒(今山西高平北的韩王山高地),截断了出击赵军与其营垒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另外的5000秦军精骑也迅速地插到了赵军的营垒之间,牵制、监视留守营垒的那部分赵军,并切断赵军的所有粮道。与此同时,白起又下令突击部队不断出击被围困的赵军。赵军数战不利,情况十分危急,昭王听到赵军已被包围的消息,便亲赴河内(今河南沁阳及其附近地区),把当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编组成军,全力增援长平战场。这支部队开进到长平以北的今丹朱岭及其以东一带高地,进一步断绝了赵国的援军和后勤补给,从而确保了白起彻底地歼灭被围的赵军。 到了九月,赵军断粮已达46天,内部互相残杀以食,军心动摇,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支部队,局势非常危急。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阵地,希望能打开一条血路突围,但都未能奏效。绝望之中,赵括孤注一掷,亲率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仍遭惨败,连他本人也丧身于秦军的箭镞之下。赵军失去主将,斗志全无,遂不复再作抵抗,40余万饥疲之师全部向秦军解甲投降。这40余万赵军降卒,除幼小的240人之外,全部为白起所残忍坑杀。秦军终于取得了空前激烈残酷的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

  战后分析

  胜败因素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军之所以取胜,在于:首先是分化瓦解了关东六国的战略同盟;其次是巧妙使用离间计,诱使赵王犯下置将不当的严重错误;其三是择人得当,起用富于谋略、骁勇善战的白起为主将;其四是白起善察战机,用兵如神,诱敌出击,然后用正合奇胜的战法分割包围赵军,痛加聚歼;其五是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秦国上下一体动员,及时增援,协调配合,断敌之援。为白起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赵国失败的主因是在战争初期,赵国统治集团对秦国将大举进攻摧毁赵国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在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后,仓促应战。在战役前期,老将廉颇的战役指挥上,不和秦军锋芒硬拼,但是赵国论国力,和军事实力来看都弱于秦国,廉颇这样做只是尽量拖延,打消耗战,利用有利地形消耗秦军有生力量,迫使长途跋涉至此的秦军疲惫。但是被秦国离间,被奸臣进谗,还是和赵国本土综合实力有很大关系。后期赵国决策层换上了赵括,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但是无论赵国在人数,士兵素质,综合国力,武器装备上都弱于秦国而且加上用人不善,造成赵国惨败全军覆没的下场。其实当时的情况消耗战和速战速决对赵国来说都不太适合,因为两军对阵主要还是拼综合国力。赵国不能利用外交手段力促魏楚两国援赵,反而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之下,派使赴秦侥幸求和,战和摇摆不定,实乃又一大败笔。

  历史地位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死亡过半,即双方死亡百万左右。是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仍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就要临降了。长平一役,为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不仅仅有着列国中最主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战略成败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战国一代最优秀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廉颇、白起等将领的参与,包含着这群千古名将指挥如神的运筹帏幄,因此凝聚着中国古代悠久的发达的军事科学理论和实践。长平之战-相关文献 长平之战当时形成的列国文献,多毁于秦火,传世的有关记载长平之战的上古早期文献,首推《史记》,次为《战国策》。其中又以《史记》的《白起王翦列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最为详实,次为《战国策·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史记·赵世家》,又次为《战国策·赵策三·秦赵战于长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新序·善谋》、《史记·田完世家》。《史记·秦本纪》、《韩世家》则以大事记体行文,略事梗概。《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魏策四·长平之役》、《齐策二·秦攻赵长平》、《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秦策三·谓应侯曰君禽马服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等,或限于列国有关幕后外交(纵横)活动,或战后君臣间抑策士游说中有关得失论证。另有《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韩非子·显学篇》提到、《吕氏春秋·应言篇》、《睡虎地秦简“编年记”》。又有方志《上党记》、《风土记》等,发挥地方文献优势,于当年主战场的地理方位、范围和秦赵两军对峙态势、战守的记载,显然又比上述群籍具体、确切得多。后有司马光修《通鉴》。此外古人笔记、论著亦多有论述,如胡应麟《少室山房集》等。今人论著甚多,如杨宽《战国史》、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张颔先生在《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2期著文《古长平战场资料研究》、张景贤先生在《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1983年第1l期先后著文《长平之战时间考辨》、《长平之战时间再辨》;杨宽先生在《历史教学》1983年第3期、1983年第11期先后著文《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再谈长平之战的时间》等等。近年对长平之战的专著首推靳生禾、谢鸿喜《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王树新主编《战国长平之战新考》。长平之战-影响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由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一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通过长平大战,秦国歼灭了赵国足够多的有生力量。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六国弱势以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进程大大的提前了。

  赤壁之战

  概况

  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月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镌字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战前分析

  长坂追击战

  八月,刘表病死,果然刘备听说曹操到宛城弃新野,走襄阳,刘琮投降曹操。此时一切太过顺利,曹操已经

  基本达成此次南下战略。

  只剩下一个夙敌刘备而已,此刻他正带着“十万百姓”逃到当阳,即将前往军事重镇江陵。于是,曹操派遣自己的精锐部队“虎豹骑”五千人,“一一夜行三百馀里”,在长阪追上刘备,并击溃刘军主力,“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注三)

  《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总之其形式与《三国演义》描写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曹操没有八十三万大军而已。应该说这次追击战显示了曹军精锐骑兵强大的战斗力,也说明刘备此人戎马一生的经验,从实力对比来看,双方可以说不胜不败。

  关羽率领的水军在汉津接应刘备,才使其没有遭受灭顶之灾,刘备逃到夏口。占据江陵对抗曹操的企图失败。

  曹操率领部队占据江陵,取得大批战船的战略物资,使曹操决定进一步南下,彻底消灭刘备和孙权。

  早在曹操南征时,孙权就把部队调往柴桑,并派遣鲁肃前往荆州探勘虚实(注四),结果刘表死了,却见到了刘备,双方决定结成同盟,刘备派诸葛亮为使前往东吴。

  兵力变化

  曹操占据江陵后南下乌林,要渡江灭刘备,同时刘璋向江东送信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

  这个时期刘备的兵力可以参考《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语:“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但这个说法明显是为了同盟提高自己的身份,获得同等的待遇提出的,所以其水分不少。

  曹操军方面:

  《三国志·鲁肃传》(应是周瑜、鲁肃、吕蒙等人的合传,下同)引《吴书》记载鲁肃语: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

  连“一校”兵都不够,可见当时刘备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江表传》记载:刘备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是因为自建安十三年以来损失不小,使曹操不得不在十二月撤军,没能继续南下。

  那么可见,虽然在赤壁的损失不小,但曹军的总体实力仍然远大于孙刘,只是暂时不足以继续渡江作战而已。要知道在两年后曹操还大败了西凉人马。

  所以,尽管曹操烧了自己的的水军战舰,但曹操的陆军仍然保持了相当多的数量,其精锐部队基本没有损失,只是由于水军的失败导致曹操无法渡江登陆,再加上瘟疫,才使曹操不得不放弃从赤壁一线登陆的企图。

  这些损失的战舰绝大多数原荆州留下的,其水军也都是原荆州籍士兵,赤壁之战曹操的直接损失来自此处,而由于瘟疫间接损失的兵力虽然也不小(注十),但与荆州水军比还不算多,可见什么时候都是“嫡系”好呀!

  刘备军方面:

  这一时期刘备军的兵力开始增加,《江表传》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

  可见刘备在荆州的数年肯定没闲着。

  紧接着刘备收取荆南诸郡,进一步扩充实力。仅仅在两年后,刘备就可以两线作战。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先主并军三万馀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

  刘备这个人的确不简单,只是得志晚了点。《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孙权军方面:

  至于吴军起兵力变化不大,虽然收编了一些北方降兵,在攻击曹仁时又获得不少战马(注十一),但自己也有伤亡,应该还是只有原实力。

  战争形势

  曹操的部署

  曹操从建安十三年十月之前曹操取得江陵,拥众数十万。他一面命文聘为大将,“使典北兵”,镇守江夏边境。一面亲率大军继续南下乌林,准备登

  陆赤壁。

  那么曹操是不是将绝对主力安排在了乌林一线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国志·曹仁传》记载: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

  《三国志·曹纯传》记载: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进降江陵。

  《三国志·乐进传》记载: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

  《三国志·徐晃传》记载:从征荆州,别屯樊。

  《三国志·满宠传》记载:建安十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屯当阳。

  《三国志·赵俨传》记载: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昭、冯楷七军。

  可见曹操的大将几乎到齐,是不是这些大将没有到达乌林,留在荆州各地?答案是否定的。

  所谓“留屯”,说明不是乌林之战前的部署,而是之后。

  要知道《三国志》是以魏为正统,赤壁之战乃是曹军的污点,自然不会多写,也就没有他们的具体事迹了,比如曹军外姓第一将于禁,他的本传连“从平荆州”的字样都没有,如果不是《赵俨传》提到他,我们也就没有他到达荆州的证据了。

  又比如张辽,在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浚下于巴丘”。

  可见,曹操的主力部队是悉数开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曹操的失误

  其实这个问题周瑜已经有很精辟的论述,他分析的五点应该说正是曹操的致命伤。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

  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锁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江表传》记载:(曹操)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瘟疫成了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

  (5)新收刘表之众,尚未归心。

  战争过程

  挥鞭南征

  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7-209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立即开始为南征做好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军事上:建造了玄武池训练水军,派遣张辽、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

  备南征;同时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上表天子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继续代替马腾统领部队,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作为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

  政治上:罢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捏造罪名杀了多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政敌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威。

  七月,曹操采用其首席战略顾问尚书令、侍中荀彧“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的策略,自己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向宛城、叶县进发。另遣扬武中郎将、谏议大夫曹洪等诸将从东面的小路发动奇袭。八月,荆州牧刘表病死,其次子刘琮继位。九月,曹军先锋曹洪陆续在舞阴、博望等地大破荆州军,曹军先头部队已经进至新野。另外曹操在攻下章陵郡后,又命赵俨以章陵太守兼都督护军,总领张辽、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冯楷、路招七路人马,驻扎于章陵郡,作为后备从东面策应支援。刘琮惊慌失措,于是接受了蒯越与傅巽等劝说,没有通知屯兵于樊城前线一直在准备抵御曹军的时投荆州的左刘备,偷偷地纳表投降曹操。刘备直至曹操大军已经到达宛城的附近时才意识到刘琮已向曹操投降,于是派人询问刘琮,这时刘琮才派宋忠告知刘备,刘备既惊骇又气愤,为避免陷入孤立,只好立即弃樊南逃。

  在渡河至襄阳时,谋士诸葛亮曾劝刘备夺取襄阳,但刘备不愿意,继续南走,另派部将关羽率水军从水路前进。然而,刘琮左右及荆州士民很多都投归刘备,随刘备逃走,结果使刘备军队的速度大大减慢,只能日行十多里。当时江陵(南郡治所)贮有大量粮草、兵器等,有人劝刘备留下民众,先攻占江陵,但刘备不愿意。曹操听到了刘备南走的消息,深怕他得到江陵军实,于是放弃辎重,轻装前进至襄阳,然后委任乐进守襄阳、徐晃另屯樊城,亲自与曹纯以及荆州降将文聘等率虎豹精骑五千追击刘备。据《汉晋春秋》记载,刘琮麾下王威曾劝刘琮趁曹操来受降没有防备之际,以奇兵掳获曹操,乘势夺得中原,可是刘琮不采纳。

  饮马江汉

  曹军虎豹骑以日行300里的速度在长坂追上了刘备,当时刘备虽有十多万众,辎重数千,但能作战的士兵很少。刘备于是抛下妻儿,与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曹军夺得刘备军马、辎重不计其数,甚至掳获刘备的两个妻子。由于甘夫人与尚且年幼的刘禅未能及时逃走,赵云于是重新杀回把他们救出,保护着他们撤退。与此同时,刘备命令张飞率领二十骑负责断后,张飞在桥上横矛立马说:“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无人敢近,疑有伏兵暂退,张飞拆桥后追刘备而去,而曹操返回后亦没有继续追击刘备,而是赶往江陵。

  此前,盘踞江东的讨虏兼领会稽太守孙权势力不断壮大。建安十三年春,孙权击败守卫江夏的刘表部将黄祖,占领了江夏数县,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伺机吞并荆襄;听闻曹操南下后,孙权接受鲁肃的建议以为刘表吊丧为名派遣鲁肃前往荆州,而实际上是去探听刘备等人的意向及消息。鲁肃到达南郡时,刘琮投降、刘备南逃的消息传来。鲁肃于是北走,在当阳长阪与刘备会面,随即劝说

  刘备与孙权联合。刘备听从,转向东行,与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又遇到前来增援的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遂一起退至长江东岸的夏口。

  曹操占领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大力宣传荆州“服从之功”,荆人因此被封侯者就有十五位,任用荆州名士韩嵩、蒯越、邓羲等人,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蔡瑁为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而益州牧刘璋在曹操征荆州之初,就已经派遣属下阴溥向曹操致敬。曹操为了安抚刘璋,加刘璋为振威。不久后又派别驾从事张肃遣兵运送军用物资交给曹操,表示愿意接受征役。张肃被征辟为丞相府椽,拜广汉太守。曹操占领荆州后,刘璋再次派别驾从事张松来觐见曹操,但此时曹操已志得意满,对刘璋不停地来讨便宜也深感厌烦,便不加理睬。主簿杨修劝曹操也征辟张松为僚属,曹操不答应。张松因此心怀怨恨,为后来劝刘璋与刘备结交埋下伏笔。

  曹操以投降过来的荆州水军作水战主力,准备东征,有说目标仍是刘备,亦有指为顺势侵吞江东的孙权。贾诩劝说曹操宜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操并不赞同他的意见,南朝史学家裴松之也认为贾诩这么说“未合当时之宜”。

  唇齿之盟

  十月,曹操留曹仁驻守江陵,自己亲率大军东下。诸葛亮见曹操东下,乃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遂与鲁肃同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面见孙权。刘备也移师长江南岸,驻军樊口。诸葛亮到达柴桑后,先用激将法刺激孙权。而后察觉到孙权既不愿受制于曹操,但又担心曹操势强而不能匹敌。诸葛亮于是声明刘备的军力仍不下两万,有能力与曹操作战。然后又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荆州之民尚未真心归附曹操。诸葛亮认为如果孙刘联合,是可以逆转取胜的,并明示战后将有三分天下之势,孙权逐渐被说动了。

  不过,当时曹操来势汹汹,以张昭为代表的一部分僚属主张投降,认

  为曹操托名汉相,是挟天子以征四方,抵抗的话于理不合;又曹操已占长江,江东没有天险可守;曹军水陆俱下,攻势强大,江东没有能力抵抗,所以劝孙权迎接曹操;此时曹操又送来劝降书,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会猎于吴。”恐吓意味极重。所以张昭等人更加坚定要投降曹操,孙权一时难以抉择;鲁肃趁孙权如厕机会,偷偷跟到孙权身边,先指出张昭等不足以采用;又说他自己投降曹操,还可官至州郡长吏,但身为一方之主的孙权如果投降的话,曹操是绝对容不下的。孙权大叹张昭等人“甚失孤望”,于是认同了鲁肃的看法,鲁肃建议召回往驻守鄱阳的周瑜共商对策。

  周瑜回来后,亦坚决主张抗曹,他逐一分析曹军的弱点,与诸葛亮的分析亦大致相同:曹军疲惫不堪,必生疾病;天气盛寒,马无藁草;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中原士卒舍弃骑兵的优势,却不习水战。既而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但已久战疲惫,而新得刘表降卒的七八万人,却心怀猜疑。因此只要有五万精兵就可以战胜。于是孙权终于下定决心,

  并当众拔剑砍下桌角说:“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任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筹划战略,率领黄盖、韩当、吕蒙、凌统、甘宁、周泰、吕范等及三万士卒沿江而上,与刘备共同抗曹。孙权则继续驻守柴桑,作为后援为周瑜运输辎重粮草,且告诉周瑜如果战事不利,“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此时,曹营之中许多人都认为孙权不敢抵抗曹操,会杀掉刘备,然后步刘琮后尘。而从曹操的劝降书中亦透露出这种想法,但程昱却认为众人对孙权缺乏了解,可能错误估计了孙权的胆识,而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又是万人敌,孙权自知独力难支,必会资助刘备 ,与刘备联合来对抗曹操。其后果然如程昱所预测的。

  赤壁鏖战

  考证时间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开始南征,大概在十月占据江陵。那么赤壁之战发生在几月呢?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

  《后汉书》记载:冬十月癸未,日有蚀之。十二月壬午,征前马腾为卫尉。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

  这样看来应该是建安十三年冬十二月发生的赤壁之战。

  但是《资治通鉴》和《后汉书》记载的却是十月(注十二)。

  另有《三国演义》所说的十一月:

  孔明曰:“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乃风息,如何?”……孔明曰:“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后为期,可教子龙驾小舟于南岸边等候”。

  其实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首先,如果按十月说,则赤壁之战其实可以说是场遭遇战,因为曹操十月才占据江陵,而同月战役结束;其次,按十一月说,则看似不早不晚,但遗憾的是,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小说所写,可信度自然无法与正史相比;而根据最俱权威的《三国志》,应该是建安十三年冬爆发的赤壁之战,只不过这种观点有点与其它记载矛盾。

  《三国志·蒋济传》记载:“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明年使于谯”,可见合肥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就已经结束,那么如果赤壁之战发生在十二月,这个时间内曹操还能从荆州跑到合肥,实在太紧张了,时间上根本解释不通。

  但是,《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有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戊子。十二月壬午朔,十五丙申小寒,三十辛亥大寒。闰十二月壬子朔,十五丙寅立春。”

  也就是,建安十三年是闰十二月的,这样一来,一切紧张的时间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十月一说,则与《三国志》其他记载颇矛盾。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

  说明曹操在占据江陵后是有相当一段时间来稳定局势的。(注:稳定局势要用一两个月时间太夸张了,战机稍纵即逝啊。三国志记载贾诩曾建议曹操占领荆州后休养军民、稳定新占领地,但曹操并不赞同他的意见,可见曹操是不愿意在荆州拖太久的,史学家裴松之也认为贾诩这么说等于是犯曹操攻下汉中后没能迅速进攻益州同等错误。)

  而《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又今盛寒,马无藁草。

  “盛寒”应解做隆冬,而十月很难被称为隆冬,而十二月“三十辛亥大寒”。

  另外,十月之说并非是《资治通鉴》和《后汉书》明确表示赤壁之战发生在十二月,而是模糊记载,是有回旋余地的,估计也是两部书的作者对于这个时间存疑,但没有下定论。

  综上所述,十二月应为最俱权威,最为合理的解释。

  建安十三年冬十二月整个月份是:从公元208年12月25日到公元209年1月23日。赤壁之战就是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过程

  十二日,周瑜率领军队在樊口与刘备会合。然后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因此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将黄盖于是建议:“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至战日,黄盖准备了十艘轻利之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旌旗龙幡。当时东南风急,十艘船在中江顺风而前,黄盖手举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刻之间,烟炎张天,曹军人马烧、溺死者无数。在对岸的孙刘联军横渡长江,趁乱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回,当即自焚剩下的战船,引军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曹、刘、孙三家争夺荆州之战揭开序幕。此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没有机会以如此大规模进行南征,但仍旧占据着南阳、南郡二郡(之后从南郡、南阳郡中分置襄阳郡、南乡郡[一说章陵郡]),刘备则开始挥军向长江以南的零陵 、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发起进攻,孙权则命令周瑜围攻南郡治所江陵县。

  绝地反击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孙权亲率大军北攻合肥,张昭率军袭击九江郡的当涂(详见第一次合肥之战)但其后均告失利;周瑜等奉命进攻曹仁留守的江陵,隔江对峙,周瑜另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也分兵围攻。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吕蒙之计,留凌统守后,自己就与吕蒙前往解救,甘宁之围解决后,即引到北岸。吴军先包围前来迎战的曹仁部将牛金,后来反被曹仁两次突入救出自军。后双方克期大战。周瑜亲自跨马擽阵,却被流矢射中右胁,颇为重伤,于是退还。后曹仁知道周瑜卧未起,勒兵到吴阵。周瑜便起来,案行军营,激扬吏士,曹仁于是退回。以后双方处于对峙,吕蒙后来回忆说:“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可见周、程之间的内部矛盾,也是令江陵久攻不下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刘备上表江夏太守刘琦为荆州刺史,自己率军迅速攻取荆南四郡,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今湖南永州),四郡先后投降。刘备委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负责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与此同时,盘踞庐江郡的雷绪、陈兰等地方势力起兵反叛,曹操命行中领军夏侯渊都督诸将进剿雷绪,虎威于禁、威虏臧霸等讨伐梅成,荡寇张辽、平狄张郃讨伐讨陈兰。陈兰、梅成被斩杀,雷绪战败后率领数万部曲逃往荆州投靠刘备。刘备实力得到扩充后,于是进军江陵协助周瑜,将张飞及所部一千人拨给周瑜指挥,另外向周瑜借得二千士卒,派关羽、吴将苏飞等到夏水断绝北道,阻绝襄阳与江陵间的联系,彻底围困曹仁。乐进、徐晃与满宠等率军前来夏水、汉津讨伐关羽,关羽于是撤退。其后汝南太守李通受命率众来援救曹仁,他一路且战且前,亲自下马拔鹿角入围,勇冠诸将,但在途中随即得病而逝。终于,曹仁在被围困一年有余后,粮尽援绝,伤亡甚多,被迫主动撤离,周瑜军进驻江陵。孙权遂据有南郡、江夏,任命周瑜为偏,领南郡太守,任命程普为裨,领江夏太守。后刘备面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鲁肃劝孙权答应,以共拒曹操。孙权于是承认刘备已经占领的长江以南之地的事实,曹操听说此事时正在写字,惊愕之下手中之笔竟掉于地上。刘备表孙权代理车骑,领徐州牧,自领荆州牧,将治所及大本营安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孙权为加深孙刘双方的关系,将其妹嫁予刘备(此属政治联姻)。此间,刘表的不少故吏和将士都叛逃来投靠刘备。曹操遣蒋干游说周瑜归降,未能成功

  建安十五年,周瑜亡故后,由奋武校尉鲁肃接替周瑜领兵驻守江陵。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荆州领地的南郡“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并移治江陵。孙权又向刘备要求划分长沙郡一部分为其领地,设立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改屯陆口。天下三分的雏型开始形成,问鼎江山的角逐拉开了新的序幕。

  淝水之战

  简介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又任命桓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公元383年10月18日,苻坚之弟苻融率秦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今寿县),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郧县)。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苻融部将梁成率兵5万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淮河交通,阻断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向谢石告急,但送信的晋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少,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起兵,以防晋军逃遁。苻坚得报,把大军留在项城,亲率8千骑兵疾趋寿阳。

  苻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洛水,猛攻秦阵。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战死,官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1.5万余人丧生。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淝水之战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行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逃回至洛阳时仅剩10余万。

  淝水之战的结果,是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这场战争对于前秦政权和苻坚本人来说,则是促使北方地区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慕容垂、姚苌等氏族贵族重新崛起,乘机肢解了前秦的统治,苻坚本人也很快遭到了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所谓“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背景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又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前秦皇帝苻坚因此踌躇满志,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淝水之战。

  过程

  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战前准备长平之战

  背景

  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其第一目标便是邻近的韩国。 公元前264年,即赵孝成王二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老将廉颇镇守长平。秦军不断挑战,廉颇坚守不出,双方长久相持。秦军散布廉颇要谋反的谣言,目的是让赵王换掉廉颇。赵王果然上当,派赵括来代替廉颇。赵括只懂得纸上谈兵,没有多少实战的经验,轻敌出击。秦国将领白起设伏兵包围赵括军队,并截断赵军粮道,昭襄王亲至河内,悉发成年男子到长平助战,赵军被围困46天,草粮断绝,拼死突围,马服子赵括被射死,白起收赵降兵四十余万,白起认为赵兵不忠,夜里坑杀之,赵国继而衰落。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韩国想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但是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龅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平村),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龅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却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既怨怒廉颇连吃败仗,士卒伤亡惨重,又嫌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因而听信流言,便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击秦。

  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力下降。秦见赵中了计,暗中命白起为,王龅为副将。赵括虽自大骄狂,但他畏惧白起为将。所以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8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四十几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虽然在此后的邯郸战役中,赵国在魏楚联军的帮助下击败了秦军,但赵国主力被灭,而赵国是战国晚期唯一军事实力能与秦国比肩的国家,自此东方六国已无一国能单独跟秦国对抗,这极大的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过程

  起因

  各国疆域图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制定正确的兼并战略: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国势如日中天;连横破纵,远交近攻,外交连连得手;旌旗麾指,铁骑驰骋,军事胜利捷报频传。100余年中,蚕食缓进,重创急攻,破三晋,败强楚,弱东齐,构成了对山东六国的战略进攻态势。在秦国的咄咄兵锋面前,韩、魏屈意奉承,南楚自顾不暇,东齐力有不逮,北燕无足轻重。只有赵国,自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负少,且拥有廉颇、赵奢、李牧等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尚可与强秦进行一番周旋。 此时,秦要统一六国,首先就要扫除三晋,打通东进的道路。于是秦赵间一场大战即将发生。秦昭王根据丞相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从公元前268年起,先后出兵攻占了魏国的怀(今河南武陟西)、邢丘(今河南温县附近),迫使魏国亲附于己。接着又大举攻韩,先后攻取了陉(今河南济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济源西南)、少曲(今河南济源西)等地。并于公元前261年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阳),将韩国拦腰截为二段。消息传来,韩国朝廷上下一片惊恐,赶忙遣使入秦,以献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一带)向秦求和。然而,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却不愿献地入秦,而是做出了献上党之地于赵的选择。他的用意当然清楚:转移秦军锋芒,促成赵、韩携手,联合抵御秦国。赵王接受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欣然受地,派赵胜前往接受上党,将上党郡并入自己的版图。赵国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虎口夺食,引起秦国的极大不满,秦、赵之间的矛盾因此而全面激化了。范睢遂建议秦王乘机出兵攻赵。秦王便于公元前262年命令秦军一部进攻韩国缑氏(今河南偃师西南),直趋荥阳,威慑韩国,同时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大军扑向赵国,攻打上党。上党赵军兵力不敌,退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

  相持阶段

  秦赵进军路线赵王闻报秦军长驱东进,只好兴师应战,派遣大将廉颇率赵军主力开往长平,企图重新占据上党。公元前260年春夏间,廉颇在空仓岭一线布防,王龁率军于沁河沿线准备突击。战事是由赵空仓岭守军同秦前哨部队遭遇开始的,守军招架不住,秦军步步进逼。是年七月,空仓岭南北几十里防线—一西垒壁(一作西长垒)完全陷落,赵军退守丹河,秦赵隔河相峙。 赵军固守有利地形,以丹河为依托,全力加固丹河防线。此后,“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就这样,他充分利用占据的有利地势,固守阵脚,以不变应万变,一连坚持数载,实力强而急于一战的王龁却一筹莫展,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至此,战争进入不分胜负的胶着阶段。战争进行了三年,秦国的经济已不堪重负,而赵国面对庞大的军事开支也渐渐吃不消。《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白起言“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吕氏春秋·应言篇》亦有“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索”的记载。而赵国也“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于是双方都谋求速战以求摆脱困境。 秦国的战争指导者毕竟棋高一着,他们运用谋略来打开缺口,为尔后的战略进攻创造条件。一方面他们借赵国使者郑朱到秦国议和的机会,故意殷勤招待郑朱,向各国制造秦、赵和解的假象,使赵国在外交上丧失了与各国“合纵”的机会,陷于被动和孤立。另一方面,又采用离间计,派人携带财宝前赴赵都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挑拔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四处散布流言:廉颇不足畏惧,他固守防御,是出于投降秦军的目的,秦军最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终于借赵王之手,把廉颇从赵军主帅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并使赵王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谏阻,任命赵括为赵军主帅。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庸人。他上任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于是赵军上下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还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方针,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秦国听说赵国任赵括为将,立刻调整了自己的军事部署:立即增加军队,征调骁勇善战的武安君白起为上,代替王龁统率秦军。为了避免引起赵军的注意,秦王下令军中严守这一机密:“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白起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久经沙场,曾大战伊阙,斩杀韩、魏联军24万;南破楚国,入鄢、郢,焚夷陵,打得楚人丧魂落魄。只会背吟几句兵书的赵括哪里是他的对手。白起到任后,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求胜心切、鲁莽轻敌等弱点,采取了诱敌入伏、分割包围而后予以聚歼的正确作战方针,对兵力作了周密细致的部署,造成了“以石击卵”的强大态势。白起的具体作战部署是,以原先的第一线部队为诱敌部队,等待赵军出击后,即向预设主阵地长壁方面撤退,诱敌深入;其次,巧妙利用长壁构筑袋形阵地,以主力守卫营垒,抵挡阻遏赵军的攻势,并组织一支轻装锐勇的突击部队,待赵军被围后,主动出击,消耗赵军的有生力量;其三,动用奇兵2.5万人埋伏在两边侧翼,待赵军出击后,及时穿插到赵军的后方,切断赵军的退路,协同主阵地长壁上的秦军主力,完成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其四,用5千精锐骑兵插入渗透到赵军营垒的中间,牵制和监视营垒中的剩余赵军。 决战图战局的发展果然按着白起所预定的方向进行。公元前260年8月,对秦军动态茫昧无知的赵括统率赵军主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出击。两军稍事交锋,秦军的诱敌部队即佯败后撤。鲁莽的赵括不问虚实,立即率军实施追击。当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设阵地——长壁后,即遭到了秦军主力的坚强抵抗,攻势受挫,被阻于坚壁之下。赵括欲退兵,但为时已晚,预先埋伏于两翼的秦2.5万奇兵迅速出击,及时穿插到赵军进攻部队的侧后,抢占了西壁垒(今山西高平北的韩王山高地),截断了出击赵军与其营垒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另外的5000秦军精骑也迅速地插到了赵军的营垒之间,牵制、监视留守营垒的那部分赵军,并切断赵军的所有粮道。与此同时,白起又下令突击部队不断出击被围困的赵军。赵军数战不利,情况十分危急,昭王听到赵军已被包围的消息,便亲赴河内(今河南沁阳及其附近地区),把当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编组成军,全力增援长平战场。这支部队开进到长平以北的今丹朱岭及其以东一带高地,进一步断绝了赵国的援军和后勤补给,从而确保了白起彻底地歼灭被围的赵军。 到了九月,赵军断粮已达46天,内部互相残杀以食,军心动摇,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支部队,局势非常危急。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阵地,希望能打开一条血路突围,但都未能奏效。绝望之中,赵括孤注一掷,亲率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仍遭惨败,连他本人也丧身于秦军的箭镞之下。赵军失去主将,斗志全无,遂不复再作抵抗,40余万饥疲之师全部向秦军解甲投降。这40余万赵军降卒,除幼小的240人之外,全部为白起所残忍坑杀。秦军终于取得了空前激烈残酷的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

  战后分析

  胜败因素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军之所以取胜,在于:首先是分化瓦解了关东六国的战略同盟;其次是巧妙使用离间计,诱使赵王犯下置将不当的严重错误;其三是择人得当,起用富于谋略、骁勇善战的白起为主将;其四是白起善察战机,用兵如神,诱敌出击,然后用正合奇胜的战法分割包围赵军,痛加聚歼;其五是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秦国上下一体动员,及时增援,协调配合,断敌之援。为白起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赵国失败的主因是在战争初期,赵国统治集团对秦国将大举进攻摧毁赵国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在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后,仓促应战。在战役前期,老将廉颇的战役指挥上,不和秦军锋芒硬拼,但是赵国论国力,和军事实力来看都弱于秦国,廉颇这样做只是尽量拖延,打消耗战,利用有利地形消耗秦军有生力量,迫使长途跋涉至此的秦军疲惫。但是被秦国离间,被奸臣进谗,还是和赵国本土综合实力有很大关系。后期赵国决策层换上了赵括,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但是无论赵国在人数,士兵素质,综合国力,武器装备上都弱于秦国而且加上用人不善,造成赵国惨败全军覆没的下场。其实当时的情况消耗战和速战速决对赵国来说都不太适合,因为两军对阵主要还是拼综合国力。赵国不能利用外交手段力促魏楚两国援赵,反而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之下,派使赴秦侥幸求和,战和摇摆不定,实乃又一大败笔。

  历史地位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死亡过半,即双方死亡百万左右。是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仍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就要临降了。长平一役,为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不仅仅有着列国中最主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战略成败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战国一代最优秀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廉颇、白起等将领的参与,包含着这群千古名将指挥如神的运筹帏幄,因此凝聚着中国古代悠久的发达的军事科学理论和实践。长平之战-相关文献 长平之战当时形成的列国文献,多毁于秦火,传世的有关记载长平之战的上古早期文献,首推《史记》,次为《战国策》。其中又以《史记》的《白起王翦列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最为详实,次为《战国策·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史记·赵世家》,又次为《战国策·赵策三·秦赵战于长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新序·善谋》、《史记·田完世家》。《史记·秦本纪》、《韩世家》则以大事记体行文,略事梗概。《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魏策四·长平之役》、《齐策二·秦攻赵长平》、《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秦策三·谓应侯曰君禽马服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等,或限于列国有关幕后外交(纵横)活动,或战后君臣间抑策士游说中有关得失论证。另有《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韩非子·显学篇》提到、《吕氏春秋·应言篇》、《睡虎地秦简“编年记”》。又有方志《上党记》、《风土记》等,发挥地方文献优势,于当年主战场的地理方位、范围和秦赵两军对峙态势、战守的记载,显然又比上述群籍具体、确切得多。后有司马光修《通鉴》。此外古人笔记、论著亦多有论述,如胡应麟《少室山房集》等。今人论著甚多,如杨宽《战国史》、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张颔先生在《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2期著文《古长平战场资料研究》、张景贤先生在《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1983年第1l期先后著文《长平之战时间考辨》、《长平之战时间再辨》;杨宽先生在《历史教学》1983年第3期、1983年第11期先后著文《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再谈长平之战的时间》等等。近年对长平之战的专著首推靳生禾、谢鸿喜《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王树新主编《战国长平之战新考》。长平之战-影响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由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一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通过长平大战,秦国歼灭了赵国足够多的有生力量。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六国弱势以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进程大大的提前了。

  赤壁之战

  概况

  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月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镌字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战前分析

  长坂追击战

  八月,刘表病死,果然刘备听说曹操到宛城弃新野,走襄阳,刘琮投降曹操。此时一切太过顺利,曹操已经

  基本达成此次南下战略。

  只剩下一个夙敌刘备而已,此刻他正带着“十万百姓”逃到当阳,即将前往军事重镇江陵。于是,曹操派遣自己的精锐部队“虎豹骑”五千人,“一一夜行三百馀里”,在长阪追上刘备,并击溃刘军主力,“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注三)

  《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总之其形式与《三国演义》描写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曹操没有八十三万大军而已。应该说这次追击战显示了曹军精锐骑兵强大的战斗力,也说明刘备此人戎马一生的经验,从实力对比来看,双方可以说不胜不败。

  关羽率领的水军在汉津接应刘备,才使其没有遭受灭顶之灾,刘备逃到夏口。占据江陵对抗曹操的企图失败。

  曹操率领部队占据江陵,取得大批战船的战略物资,使曹操决定进一步南下,彻底消灭刘备和孙权。

  早在曹操南征时,孙权就把部队调往柴桑,并派遣鲁肃前往荆州探勘虚实(注四),结果刘表死了,却见到了刘备,双方决定结成同盟,刘备派诸葛亮为使前往东吴。

  兵力变化

  曹操占据江陵后南下乌林,要渡江灭刘备,同时刘璋向江东送信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

  这个时期刘备的兵力可以参考《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语:“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但这个说法明显是为了同盟提高自己的身份,获得同等的待遇提出的,所以其水分不少。

  曹操军方面:

  《三国志·鲁肃传》(应是周瑜、鲁肃、吕蒙等人的合传,下同)引《吴书》记载鲁肃语: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

  连“一校”兵都不够,可见当时刘备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江表传》记载:刘备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是因为自建安十三年以来损失不小,使曹操不得不在十二月撤军,没能继续南下。

  那么可见,虽然在赤壁的损失不小,但曹军的总体实力仍然远大于孙刘,只是暂时不足以继续渡江作战而已。要知道在两年后曹操还大败了西凉人马。

  所以,尽管曹操烧了自己的的水军战舰,但曹操的陆军仍然保持了相当多的数量,其精锐部队基本没有损失,只是由于水军的失败导致曹操无法渡江登陆,再加上瘟疫,才使曹操不得不放弃从赤壁一线登陆的企图。

  这些损失的战舰绝大多数原荆州留下的,其水军也都是原荆州籍士兵,赤壁之战曹操的直接损失来自此处,而由于瘟疫间接损失的兵力虽然也不小(注十),但与荆州水军比还不算多,可见什么时候都是“嫡系”好呀!

  刘备军方面:

  这一时期刘备军的兵力开始增加,《江表传》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

  可见刘备在荆州的数年肯定没闲着。

  紧接着刘备收取荆南诸郡,进一步扩充实力。仅仅在两年后,刘备就可以两线作战。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先主并军三万馀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

  刘备这个人的确不简单,只是得志晚了点。《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孙权军方面:

  至于吴军起兵力变化不大,虽然收编了一些北方降兵,在攻击曹仁时又获得不少战马(注十一),但自己也有伤亡,应该还是只有原实力。

  战争形势

  曹操的部署

  曹操从建安十三年十月之前曹操取得江陵,拥众数十万。他一面命文聘为大将,“使典北兵”,镇守江夏边境。一面亲率大军继续南下乌林,准备登

  陆赤壁。

  那么曹操是不是将绝对主力安排在了乌林一线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国志·曹仁传》记载: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

  《三国志·曹纯传》记载: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进降江陵。

  《三国志·乐进传》记载: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

  《三国志·徐晃传》记载:从征荆州,别屯樊。

  《三国志·满宠传》记载:建安十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屯当阳。

  《三国志·赵俨传》记载: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昭、冯楷七军。

  可见曹操的大将几乎到齐,是不是这些大将没有到达乌林,留在荆州各地?答案是否定的。

  所谓“留屯”,说明不是乌林之战前的部署,而是之后。

  要知道《三国志》是以魏为正统,赤壁之战乃是曹军的污点,自然不会多写,也就没有他们的具体事迹了,比如曹军外姓第一将于禁,他的本传连“从平荆州”的字样都没有,如果不是《赵俨传》提到他,我们也就没有他到达荆州的证据了。

  又比如张辽,在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浚下于巴丘”。

  可见,曹操的主力部队是悉数开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曹操的失误

  其实这个问题周瑜已经有很精辟的论述,他分析的五点应该说正是曹操的致命伤。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

  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锁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江表传》记载:(曹操)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瘟疫成了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

  (5)新收刘表之众,尚未归心。

  战争过程

  挥鞭南征

  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7-209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立即开始为南征做好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军事上:建造了玄武池训练水军,派遣张辽、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

  备南征;同时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上表天子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继续代替马腾统领部队,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作为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

  政治上:罢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捏造罪名杀了多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政敌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威。

  七月,曹操采用其首席战略顾问尚书令、侍中荀彧“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的策略,自己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向宛城、叶县进发。另遣扬武中郎将、谏议大夫曹洪等诸将从东面的小路发动奇袭。八月,荆州牧刘表病死,其次子刘琮继位。九月,曹军先锋曹洪陆续在舞阴、博望等地大破荆州军,曹军先头部队已经进至新野。另外曹操在攻下章陵郡后,又命赵俨以章陵太守兼都督护军,总领张辽、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冯楷、路招七路人马,驻扎于章陵郡,作为后备从东面策应支援。刘琮惊慌失措,于是接受了蒯越与傅巽等劝说,没有通知屯兵于樊城前线一直在准备抵御曹军的时投荆州的左刘备,偷偷地纳表投降曹操。刘备直至曹操大军已经到达宛城的附近时才意识到刘琮已向曹操投降,于是派人询问刘琮,这时刘琮才派宋忠告知刘备,刘备既惊骇又气愤,为避免陷入孤立,只好立即弃樊南逃。

  在渡河至襄阳时,谋士诸葛亮曾劝刘备夺取襄阳,但刘备不愿意,继续南走,另派部将关羽率水军从水路前进。然而,刘琮左右及荆州士民很多都投归刘备,随刘备逃走,结果使刘备军队的速度大大减慢,只能日行十多里。当时江陵(南郡治所)贮有大量粮草、兵器等,有人劝刘备留下民众,先攻占江陵,但刘备不愿意。曹操听到了刘备南走的消息,深怕他得到江陵军实,于是放弃辎重,轻装前进至襄阳,然后委任乐进守襄阳、徐晃另屯樊城,亲自与曹纯以及荆州降将文聘等率虎豹精骑五千追击刘备。据《汉晋春秋》记载,刘琮麾下王威曾劝刘琮趁曹操来受降没有防备之际,以奇兵掳获曹操,乘势夺得中原,可是刘琮不采纳。

  饮马江汉

  曹军虎豹骑以日行300里的速度在长坂追上了刘备,当时刘备虽有十多万众,辎重数千,但能作战的士兵很少。刘备于是抛下妻儿,与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曹军夺得刘备军马、辎重不计其数,甚至掳获刘备的两个妻子。由于甘夫人与尚且年幼的刘禅未能及时逃走,赵云于是重新杀回把他们救出,保护着他们撤退。与此同时,刘备命令张飞率领二十骑负责断后,张飞在桥上横矛立马说:“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无人敢近,疑有伏兵暂退,张飞拆桥后追刘备而去,而曹操返回后亦没有继续追击刘备,而是赶往江陵。

  此前,盘踞江东的讨虏兼领会稽太守孙权势力不断壮大。建安十三年春,孙权击败守卫江夏的刘表部将黄祖,占领了江夏数县,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伺机吞并荆襄;听闻曹操南下后,孙权接受鲁肃的建议以为刘表吊丧为名派遣鲁肃前往荆州,而实际上是去探听刘备等人的意向及消息。鲁肃到达南郡时,刘琮投降、刘备南逃的消息传来。鲁肃于是北走,在当阳长阪与刘备会面,随即劝说

  刘备与孙权联合。刘备听从,转向东行,与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又遇到前来增援的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遂一起退至长江东岸的夏口。

  曹操占领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大力宣传荆州“服从之功”,荆人因此被封侯者就有十五位,任用荆州名士韩嵩、蒯越、邓羲等人,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蔡瑁为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而益州牧刘璋在曹操征荆州之初,就已经派遣属下阴溥向曹操致敬。曹操为了安抚刘璋,加刘璋为振威。不久后又派别驾从事张肃遣兵运送军用物资交给曹操,表示愿意接受征役。张肃被征辟为丞相府椽,拜广汉太守。曹操占领荆州后,刘璋再次派别驾从事张松来觐见曹操,但此时曹操已志得意满,对刘璋不停地来讨便宜也深感厌烦,便不加理睬。主簿杨修劝曹操也征辟张松为僚属,曹操不答应。张松因此心怀怨恨,为后来劝刘璋与刘备结交埋下伏笔。

  曹操以投降过来的荆州水军作水战主力,准备东征,有说目标仍是刘备,亦有指为顺势侵吞江东的孙权。贾诩劝说曹操宜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操并不赞同他的意见,南朝史学家裴松之也认为贾诩这么说“未合当时之宜”。

  唇齿之盟

  十月,曹操留曹仁驻守江陵,自己亲率大军东下。诸葛亮见曹操东下,乃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遂与鲁肃同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面见孙权。刘备也移师长江南岸,驻军樊口。诸葛亮到达柴桑后,先用激将法刺激孙权。而后察觉到孙权既不愿受制于曹操,但又担心曹操势强而不能匹敌。诸葛亮于是声明刘备的军力仍不下两万,有能力与曹操作战。然后又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荆州之民尚未真心归附曹操。诸葛亮认为如果孙刘联合,是可以逆转取胜的,并明示战后将有三分天下之势,孙权逐渐被说动了。

  不过,当时曹操来势汹汹,以张昭为代表的一部分僚属主张投降,认

  为曹操托名汉相,是挟天子以征四方,抵抗的话于理不合;又曹操已占长江,江东没有天险可守;曹军水陆俱下,攻势强大,江东没有能力抵抗,所以劝孙权迎接曹操;此时曹操又送来劝降书,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会猎于吴。”恐吓意味极重。所以张昭等人更加坚定要投降曹操,孙权一时难以抉择;鲁肃趁孙权如厕机会,偷偷跟到孙权身边,先指出张昭等不足以采用;又说他自己投降曹操,还可官至州郡长吏,但身为一方之主的孙权如果投降的话,曹操是绝对容不下的。孙权大叹张昭等人“甚失孤望”,于是认同了鲁肃的看法,鲁肃建议召回往驻守鄱阳的周瑜共商对策。

  周瑜回来后,亦坚决主张抗曹,他逐一分析曹军的弱点,与诸葛亮的分析亦大致相同:曹军疲惫不堪,必生疾病;天气盛寒,马无藁草;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中原士卒舍弃骑兵的优势,却不习水战。既而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但已久战疲惫,而新得刘表降卒的七八万人,却心怀猜疑。因此只要有五万精兵就可以战胜。于是孙权终于下定决心,

  并当众拔剑砍下桌角说:“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任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筹划战略,率领黄盖、韩当、吕蒙、凌统、甘宁、周泰、吕范等及三万士卒沿江而上,与刘备共同抗曹。孙权则继续驻守柴桑,作为后援为周瑜运输辎重粮草,且告诉周瑜如果战事不利,“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此时,曹营之中许多人都认为孙权不敢抵抗曹操,会杀掉刘备,然后步刘琮后尘。而从曹操的劝降书中亦透露出这种想法,但程昱却认为众人对孙权缺乏了解,可能错误估计了孙权的胆识,而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又是万人敌,孙权自知独力难支,必会资助刘备 ,与刘备联合来对抗曹操。其后果然如程昱所预测的。

  赤壁鏖战

  考证时间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开始南征,大概在十月占据江陵。那么赤壁之战发生在几月呢?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

  《后汉书》记载:冬十月癸未,日有蚀之。十二月壬午,征前马腾为卫尉。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

  这样看来应该是建安十三年冬十二月发生的赤壁之战。

  但是《资治通鉴》和《后汉书》记载的却是十月(注十二)。

  另有《三国演义》所说的十一月:

  孔明曰:“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乃风息,如何?”……孔明曰:“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后为期,可教子龙驾小舟于南岸边等候”。

  其实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首先,如果按十月说,则赤壁之战其实可以说是场遭遇战,因为曹操十月才占据江陵,而同月战役结束;其次,按十一月说,则看似不早不晚,但遗憾的是,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小说所写,可信度自然无法与正史相比;而根据最俱权威的《三国志》,应该是建安十三年冬爆发的赤壁之战,只不过这种观点有点与其它记载矛盾。

  《三国志·蒋济传》记载:“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明年使于谯”,可见合肥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就已经结束,那么如果赤壁之战发生在十二月,这个时间内曹操还能从荆州跑到合肥,实在太紧张了,时间上根本解释不通。

  但是,《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有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戊子。十二月壬午朔,十五丙申小寒,三十辛亥大寒。闰十二月壬子朔,十五丙寅立春。”

  也就是,建安十三年是闰十二月的,这样一来,一切紧张的时间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十月一说,则与《三国志》其他记载颇矛盾。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

  说明曹操在占据江陵后是有相当一段时间来稳定局势的。(注:稳定局势要用一两个月时间太夸张了,战机稍纵即逝啊。三国志记载贾诩曾建议曹操占领荆州后休养军民、稳定新占领地,但曹操并不赞同他的意见,可见曹操是不愿意在荆州拖太久的,史学家裴松之也认为贾诩这么说等于是犯曹操攻下汉中后没能迅速进攻益州同等错误。)

  而《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又今盛寒,马无藁草。

  “盛寒”应解做隆冬,而十月很难被称为隆冬,而十二月“三十辛亥大寒”。

  另外,十月之说并非是《资治通鉴》和《后汉书》明确表示赤壁之战发生在十二月,而是模糊记载,是有回旋余地的,估计也是两部书的作者对于这个时间存疑,但没有下定论。

  综上所述,十二月应为最俱权威,最为合理的解释。

  建安十三年冬十二月整个月份是:从公元208年12月25日到公元209年1月23日。赤壁之战就是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过程

  十二日,周瑜率领军队在樊口与刘备会合。然后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因此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将黄盖于是建议:“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至战日,黄盖准备了十艘轻利之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旌旗龙幡。当时东南风急,十艘船在中江顺风而前,黄盖手举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刻之间,烟炎张天,曹军人马烧、溺死者无数。在对岸的孙刘联军横渡长江,趁乱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回,当即自焚剩下的战船,引军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曹、刘、孙三家争夺荆州之战揭开序幕。此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没有机会以如此大规模进行南征,但仍旧占据着南阳、南郡二郡(之后从南郡、南阳郡中分置襄阳郡、南乡郡[一说章陵郡]),刘备则开始挥军向长江以南的零陵 、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发起进攻,孙权则命令周瑜围攻南郡治所江陵县。

  绝地反击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孙权亲率大军北攻合肥,张昭率军袭击九江郡的当涂(详见第一次合肥之战)但其后均告失利;周瑜等奉命进攻曹仁留守的江陵,隔江对峙,周瑜另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也分兵围攻。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吕蒙之计,留凌统守后,自己就与吕蒙前往解救,甘宁之围解决后,即引到北岸。吴军先包围前来迎战的曹仁部将牛金,后来反被曹仁两次突入救出自军。后双方克期大战。周瑜亲自跨马擽阵,却被流矢射中右胁,颇为重伤,于是退还。后曹仁知道周瑜卧未起,勒兵到吴阵。周瑜便起来,案行军营,激扬吏士,曹仁于是退回。以后双方处于对峙,吕蒙后来回忆说:“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可见周、程之间的内部矛盾,也是令江陵久攻不下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刘备上表江夏太守刘琦为荆州刺史,自己率军迅速攻取荆南四郡,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今湖南永州),四郡先后投降。刘备委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负责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与此同时,盘踞庐江郡的雷绪、陈兰等地方势力起兵反叛,曹操命行中领军夏侯渊都督诸将进剿雷绪,虎威于禁、威虏臧霸等讨伐梅成,荡寇张辽、平狄张郃讨伐讨陈兰。陈兰、梅成被斩杀,雷绪战败后率领数万部曲逃往荆州投靠刘备。刘备实力得到扩充后,于是进军江陵协助周瑜,将张飞及所部一千人拨给周瑜指挥,另外向周瑜借得二千士卒,派关羽、吴将苏飞等到夏水断绝北道,阻绝襄阳与江陵间的联系,彻底围困曹仁。乐进、徐晃与满宠等率军前来夏水、汉津讨伐关羽,关羽于是撤退。其后汝南太守李通受命率众来援救曹仁,他一路且战且前,亲自下马拔鹿角入围,勇冠诸将,但在途中随即得病而逝。终于,曹仁在被围困一年有余后,粮尽援绝,伤亡甚多,被迫主动撤离,周瑜军进驻江陵。孙权遂据有南郡、江夏,任命周瑜为偏,领南郡太守,任命程普为裨,领江夏太守。后刘备面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鲁肃劝孙权答应,以共拒曹操。孙权于是承认刘备已经占领的长江以南之地的事实,曹操听说此事时正在写字,惊愕之下手中之笔竟掉于地上。刘备表孙权代理车骑,领徐州牧,自领荆州牧,将治所及大本营安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孙权为加深孙刘双方的关系,将其妹嫁予刘备(此属政治联姻)。此间,刘表的不少故吏和将士都叛逃来投靠刘备。曹操遣蒋干游说周瑜归降,未能成功。

  建安十五年,周瑜亡故后,由奋武校尉鲁肃接替周瑜领兵驻守江陵。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荆州领地的南郡“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并移治江陵。孙权又向刘备要求划分长沙郡一部分为其领地,设立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改屯陆口。天下三分的雏型开始形成,问鼎江山的角逐拉开了新的序幕。

  淝水之战编辑

  简介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又任命桓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公元383年10月18日,苻坚之弟苻融率秦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今寿县),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郧县)。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苻融部将梁成率兵5万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淮河交通,阻断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向谢石告急,但送信的晋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少,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起兵,以防晋军逃遁。苻坚得报,把大军留在项城,亲率8千骑兵疾趋寿阳。

  苻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洛水,猛攻秦阵。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战死,官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1.5万余人丧生。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淝水之战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行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逃回至洛阳时仅剩10余万。

  淝水之战的结果,是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这场战争对于前秦政权和苻坚本人来说,则是促使北方地区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慕容垂、姚苌等氏族贵族重新崛起,乘机肢解了前秦的统治,苻坚本人也很快遭到了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所谓“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背景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又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前秦皇帝苻坚因此踌躇满志,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淝水之战。

  过程

  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战前准备

  377年,广陵缺乏良将防守,谢安不顾他人议论,极力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镇守广陵,负责长江下游江北一线的军事防守。谢安则自己都督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五州军事,总管长江下游。谢玄不负叔父重托,在广陵挑选良将,训练精兵,选拔了刘牢之、何谦等人,并训练出一支在当时的整个中国最具有战斗力的精兵——北府兵。

  淮南之战

  时间:378年

  战胜国:东晋

  战败国:前秦

  378年四月,前秦征南大苻丕率步骑7万人进攻襄阳。苻坚又另派10万多人,分三路合围襄阳,总计投入兵力17万。襄阳守将朱序死守近一年后,于太元四年(379年)二月城破被俘。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秦晋淮南之战爆发。谢安在建康布防,又令谢玄率5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应敌。谢玄四战四胜,全歼秦军。战后,谢安因功晋封建昌县公,谢玄晋封东兴县侯。

  淝水之战

  时间:公元383年8月。

  地点: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河畔。

  双方统帅和兵力:前秦皇帝符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

  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结果:东晋获胜。前秦战败后符坚被杀,北方重新分裂。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

  右图为淝水之战到北伐时期的南北形势图,图中黑线为淝水之战之前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红线为北伐胜利到谢安去世时期的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

  原文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五卷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

  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

  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 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

  当初,前秦的军队稍微后撤时,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朱序乘机与张天锡、徐元喜都来投奔东晋。缴获了前秦王苻坚所乘坐的装饰着云母的车乘。又攻取了寿阳,抓获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郭褒。

  意义

  肥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

  晋太元八年(383),秦王苻坚先后消灭了前燕、前凉,统—中国北方后,决定提兵百万,一举荡平江南,统一中国。结果,肥水一战,竟被六万晋军击溃,狼狈北窜。

  淝水之战之后,又经过参合陂之战,逐渐有了南北对峙的南北朝趋势。以后,南朝宋的刘裕于公元417年入长安,但是部队将领在关中发生内讧,得而复失。450年北魏的拓跋焘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推进到长江北岸,但是北人难以适应南方气候,将士染病甚多,不能久驻。南北通吃的侯景反复叛变,先叛北齐而后又投奔南梁,后又叛梁自立为主,也曾于公元548年陷建康,不久即为部下所杀,都去统一全国的目标甚远。直到公元589年才有继承北周的隋文帝杨坚的“天下大同”“区宇一家”。至此已去淝水之战206年。

  历史上统一不是以南北正统为基础,而是以国家政权的政治发展形势为基础。以在淝水之战后中国的统一趋势看,尽管晋朝在道义、民心上处于优势,但是依然没能实现统一,这是由于在晋朝的统治阶级整体上没有把实现国家统一作为基础政策。即使是朱序这样能征善战的将领也不是把北伐作为理想。朝廷任命他担任徐兖刺史,驻防彭城,但是他却要求退驻淮阴。显然是没有北伐的意愿,即使后来司马恬替代他担任徐兖刺史后,让他驻防洛阳,晋朝依然没有能继续实现北伐,司马恬在任职一年多后去世,朱序不久也从洛阳退驻到襄阳,晋朝除了后来由朱序、刘牢之在黄河北岸进行了很小规模的作战,攻打了翟钊外,没有对后燕和后秦进行真正意义的北伐,晋朝当时的统治阶级整体上只有少数人还把实现统一作为理想。

  词条标签:

  现代史 , 战争 , 古代历史事件

  377年,广陵缺乏良将防守,谢安不顾他人议论,极力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镇守广陵,负责长江下游江北一线的军事防守。谢安则自己都督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五州军事,总管长江下游。谢玄不负叔父重托,在广陵挑选良将,训练精兵,选拔了刘牢之、何谦等人,并训练出一支在当时的整个中国最具有战斗力的精兵——北府兵。

  淮南之战

  时间:378年

  战胜国:东晋

  战败国:前秦

  378年四月,前秦征南大苻丕率步骑7万人进攻襄阳。苻坚又另派10万多人,分三路合围襄阳,总计投入兵力17万。襄阳守将朱序死守近一年后,于太元四年(379年)二月城破被俘。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秦晋淮南之战爆发。谢安在建康布防,又令谢玄率5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应敌。谢玄四战四胜,全歼秦军。战后,谢安因功晋封建昌县公,谢玄晋封东兴县侯。

  淝水之战

  时间:公元383年8月。

  地点: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河畔。

  双方统帅和兵力:前秦皇帝符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

  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结果:东晋获胜。前秦战败后符坚被杀,北方重新分裂。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

  右图为淝水之战到北伐时期的南北形势图,图中黑线为淝水之战之前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红线为北伐胜利到谢安去世时期的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

  原文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五卷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

  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

  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 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

  当初,前秦的军队稍微后撤时,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朱序乘机与张天锡、徐元喜都来投奔东晋。缴获了前秦王苻坚所乘坐的装饰着云母的车乘。又攻取了寿阳,抓获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郭褒。

  意义

  肥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

  晋太元八年(383),秦王苻坚先后消灭了前燕、前凉,统—中国北方后,决定提兵百万,一举荡平江南,统一中国。结果,肥水一战,竟被六万晋军击溃,狼狈北窜。

  淝水之战之后,又经过参合陂之战,逐渐有了南北对峙的南北朝趋势。以后,南朝宋的刘裕于公元417年入长安,但是部队将领在关中发生内讧,得而复失。450年北魏的拓跋焘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推进到长江北岸,但是北人难以适应南方气候,将士染病甚多,不能久驻。南北通吃的侯景反复叛变,先叛北齐而后又投奔南梁,后又叛梁自立为主,也曾于公元548年陷建康,不久即为部下所杀,都去统一全国的目标甚远。直到公元589年才有继承北周的隋文帝杨坚的“天下大同”“区宇一家”。至此已去淝水之战206年。

  历史上统一不是以南北正统为基础,而是以国家政权的政治发展形势为基础。以在淝水之战后中国的统一趋势看,尽管晋朝在道义、民心上处于优势,但是依然没能实现统一,这是由于在晋朝的统治阶级整体上没有把实现国家统一作为基础政策。即使是朱序这样能征善战的将领也不是把北伐作为理想。朝廷任命他担任徐兖刺史,驻防彭城,但是他却要求退驻淮阴。显然是没有北伐的意愿,即使后来司马恬替代他担任徐兖刺史后,让他驻防洛阳,晋朝依然没有能继续实现北伐,司马恬在任职一年多后去世,朱序不久也从洛阳退驻到襄阳,晋朝除了后来由朱序、刘牢之在黄河北岸进行了很小规模的作战,攻打了翟钊外,没有对后燕和后秦进行真正意义的北伐,晋朝当时的统治阶级整体上只有少数人还把实现统一作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