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百科知识>

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简介

卫文分享

  刘伯坚,四川平昌人,早年曾就读于成都高等师范学堂。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东方大学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刘伯坚生平简介

  2009年,已故的共产主义战士刘伯坚被全国人大评为“双百”人物共产党员,使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这位在1935年宁都起义中殉难的革命先烈身上,由此,刘伯坚简历渐渐开始为人所熟知。

  1895年,刘伯坚出生在四川巴中县的一个商人家庭,年幼的他曾亲眼目睹了旧中国的苦难深重,因而长大后立志攻读师范专业,希望用教育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然而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科教兴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于是1920年,刘伯坚远赴欧洲,在比利时、巴黎等地一边求学一边做工。在此期间,他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洗礼,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下的中国革命,必然可以挽救危亡的中国。

  回国后,刘伯坚积极投身青年革命运动,先参加了由赵世炎、李立三组织的劳动学会,领导了“二八”运动和“抗拒中法大借款”,后又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共同组建了“少年共产党”,从此,刘伯坚简历中被烙上了“共产主义革命者”的印记。

  1926年春,在冯玉祥将军赴苏联考察之际,刘伯坚受邀成为西北军政治部副部长。就任后,他积极用革命思想改造这支旧军阀部队,使西北军将士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日后,西北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与前期的政治思想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事迹都清晰地记录在刘伯坚的简历中。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刘伯坚多次组织留守部队掩护主力转移。次年3月初,他作战负伤,不幸被捕。数日后,时年四十岁的刘伯坚在江西大余县金莲山英勇就义。

  刘伯坚的后代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同志已故去多年,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刘伯坚的后代近况如何?

  刘伯坚烈士生前曾有三子,长子刘虎生抗战时期曾在延安生活多年,建国后一度留学苏联,1955年从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毕业回国后,积极投身国家基础工业建设,在新中国民用工业、军工产业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6年被授予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光荣称号,他是刘伯坚的后代中,最为全国人民所熟悉的一位。刘伯坚次子刘豹,在红军长征时,被寄养在江西一户贫农家庭,在战争岁月中度过了一段清贫的生活,直到解放后才被接回北京,就读于北京101中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50年代中期,刘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献身国家航天军工事业,直至退休。刘伯坚小儿子刘熊生是刘伯坚后代中唯一一位在山村终老的孩子。当年,四个月不到的熊生被母亲寄养在福建省连城县芷溪村黄家,1965年,刘熊生才得以知晓自己的身世。战争岁月中,为了保护革命志士的遗孤,黄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刘熊生在知道这一切后,为报答救助过他的父老乡亲,再也没有离开过哺育他的土地。此后,刘熊生丝毫没有任何烈士遗孤的特殊待遇,一生勤勉务农,当了一辈子的山村农民,2001年,刘熊生老人安然去世。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

  革命先烈刘伯坚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先驱者,亦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为解放中国劳苦大众所作出的贡献至今被人们所铭记。

  1935年3月,刘伯坚同志在江西仁凤地区作战的过程中受伤被俘,而后就义于在江西省大余县。目前,刘伯坚烈士纪念碑依然矗立在烈士的家乡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城二公里的佛头山腰上,1986年,刘伯坚烈士纪念碑落成之日,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自为纪念碑揭幕,邓小平同志满怀庄严之志,为烈士题写碑名。直至今日,刘伯坚烈士纪念碑已被列为四川省的省级重点文物,为该省主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多年来,不少游人慕名来到这里,在刘伯坚烈士纪念碑前感受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

  巍巍青山环绕,滔滔江水浊流,一缕忠魂长眠在此,凌然正气光耀万世。

  在镇龙佛头山森林公园内,大家怀着追掉烈士的心情参观了刘伯坚同志生前遗留的一千余件遗物。光阴流转近一个世纪,这些物品上依稀可见尘封的岁月。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战争岁月中,刘伯坚同志常随部队辗转各地,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因而能留下这些生前遗物实属不易。为保护这些来之不易的文物,纪念馆工作人员长期以来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作为刘伯坚同志的家乡父老,大家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让后人更清晰地瞻仰烈士的生前遗迹。

  据悉,刘伯坚烈士纪念碑自建成之日起,已在公园广场上矗立了整整三十年,这座烈士的丰碑,将永远与刘伯坚同志的革命忠魂同在!


猜你喜欢:

1.刘伯坚的简介

2.关向应简介及故事

3.工人运动领袖蔡和森简介

4.读《红军英雄传》心得体会感想

5.刘志丹的简介